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都喜欢笑。无拘无束的。放肆的,忘我的.疯癫的.那种笑。一个人笑不是快乐.三个人笑才是快乐。光有你“天天”不快乐.再有我“逍逍”也不够快乐.还要有他一个“遥遥”,才是快乐。“天天逍逍遥遥”了,便有了真正的快乐。六个字凑齐了,才能够有那种无拘无束的、放肆的、忘我的、疯癫的笑。  相似文献   

2.
笑的语言     
在写作上,李老师经常遇到这种问题:同学们总不会使用表示笑的词语.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要求每个人笑一笑,她要将这些笑用词语表达出来.第一个同学学周瑜豪迈地笑了起来,老师解释道:"此乃纵声大笑."第二个边笑边拍打着肚子,老师注日:"此即笑断肠、捧腹大笑也."第三个同学的笑脸东拉拉西扯扯,却总是笑不好,老师注曰:"此是强颜欢笑、皮笑肉不笑."第四位是个害羞的女孩,她先是嘴唇微微一笑,猛地用手材在了嘴上.老师注道:"完尔一笑,嫣然一笑、掩口而笑兼而有之."第五个正是患有笑疾的人,他笑时五官都能用到,眉毛拧着,眼…  相似文献   

3.
昊老师的笑一直让我难以忘怀。 他的笑确实有点与众不同:一笑,脸上就会出现许多皱纹.就像往平静的水面投去了一颗石子.随即荡起了圈圈涟漪;眼睛则眯成了“一线天”。吴老师笑的时候,也常常引得我们发笑。而就在这混合的笑声中,往往有一种妙不可言的神韵和深意……  相似文献   

4.
《师道》2005,(10):60-60
有人说装修房子的涂料会致癌.那些没装修房子的人笑了,早闻到油漆味不地道;有人说用不粘锅会致癌.那些用大铁锅炒菜的人笑了,早知道还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好;有人说吃辣椒酱会致癌.那些不吃辣的人笑了,本来吃辣就上火.想健康当然要忌口;有人说不按规定冲印的照片上面留有致癌物质.那些天天洗手百遍的人笑了。“痛从口入”的道理小时候没学吗?摸了什么都要洗手啊。  相似文献   

5.
让教师舒心地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我园一直提倡“责任文化”与“三笑品牌”:要求教师做好简单的事,平凡的事,细小的事,对孩子的成长负责,让孩子开心地笑:对家长的信任负责.让家长放心地笑:对自身的发展负责.让自己舒心地笑。作为园长,我的最大责任则是怎样让教师舒心地笑。于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注意收起做领导的威严.要求自己走进每位教师的内心,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2013,(11):21-21
125a初中生66i@qq.com:有一天,好友问我:你怎么总是眉头紧锁?我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好久都难得一笑了。发现这个问题后,想笑,仍然笑不出来。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与笑有关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想法。2.学生能用“六何法”(何时、何人、何地、何事、为何、如何)理解课文内容。3.学生认识“笑”字成语。4.学生能评价不同的笑背后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刘军 《考试周刊》2013,(89):107-108
一节成功的体育课,不论是平时的课堂教学还是教研活动.都应该做到“三笑”:教师笑、学生笑、观者笑。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充分的准备,争取在课堂上做到“三笑”,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今日中学生》2006,(10):48-48
笑可以有很多种,微笑,哈哈大笑,眉开眼笑,吟吟的笑,当然也有讥笑、嘲笑,有人笑得难为情,也有人不屑一顾地笑……不管怎样.都是人们内心的表现。中国自古有“美人笑不露齿”的说法,意思是要人含蓄。我看,现在不仅许多人成了美人,而且比美人更含蓄.因为他们连笑容也不见了。  相似文献   

10.
豁达一生     
王黎冰 《高中生》2009,(10):1-1
提起豁达.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常年大张着嘴笑哈哈的弥勒佛。想起了后人为他的豁达作的总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是在暗示我们:要想笑口常开.就得凡事看开一些。  相似文献   

11.
卢正丽 《湖北教育》2009,(12):42-42
曾经,在我教艾青的《黎明的通知》这一课时,当一个女生朗读到“请年轻的情人也起来和那些贪睡的少女……”这个地方时。她的声调明显降低。继而脸也红了,一副羞涩状。其他同学也窃窃私语.个别胆子大的男生甚至笑出声来。当时,我立刻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厉声道:“笑什么笑.有什么可笑的?”于是。我遏止了学生纯朴的天性。  相似文献   

12.
我要笑遍世界。只有人类才会笑。树木受伤时也会流“血”.禽兽也会因痛苦和饥饿而痛哭哀鸣,然而,只有我才具备笑的天赋,可以随时开怀大笑。从今往后,我要培养笑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赵婷婷 《文教资料》2012,(33):40-42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婴宁和小翠都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特征“笑”。然而两者笑的性质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两者又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笑的变质——笑的终结”,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场彻彻底底的“世俗悲剧”。  相似文献   

14.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女儿的故事》,在书中.作者梅子涵用轻松风趣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女儿梅思繁成长的点滴故事.其中有欢乐.有忧伤,有苦恼,也有淡淡的无奈。语言朴素,情节并不复杂.就像一位非常相熟的朋友娓娓道来。故事幽默,读来让人开心,忍不住就想笑.但笑过之后就有一点淡淡的忧伤和无奈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15.
老师,我们需要你的照片。 或许你刚刚走上讲台.唇上只有稚嫩的浅髭:或许你擦下的粉笔灰已经淹没了无数岁月.却抹不去你脸上的印痕:或许你笑起来很好看,像阳光下的一朵风铃;或许你笑起来不好看.你的抑郁和忧愁才代表我们.和我们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16.
无意间看到这样的电视画面:一组组微笑的画面在不断地切换,有老年人历经沧桑后的欣慰之笑:有年轻人坦荡无羁的笑;有孩子天真无邪的笑……一个个笑脸,是那样生动,那样温暖!沐浴着微笑,我的心充满了阳光!微笑感染着我,让我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我想,生活中如果每一个人都能送人以微笑.世界会更和谐.更美好!  相似文献   

17.
犤习作内容犦以“笑”为写作范围,写出自己或他人高兴的事,题目自拟。犤训练目的犦这篇习作训练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感悟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美,培养创新能力。犤训练要求犦1.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找真实的材料,也可展开合理的想象。2.习作内容必须和“笑”有关,能具体写出生动的故事情节。犤教学过程犦一、以“笑”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笑是热爱生活的表现,笑使人感到愉快,笑使人感到亲切,但是笑有多种多样,你们能说出一些来吗?生:有大笑、微笑、窃笑、傻笑。生:有哄笑、冷笑、嘲笑、苦笑。2.师:笑大多跟高兴的事…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阐释巴赫金的狂欢节笑文化理论及其重要意义为切入点,揭示了民间笑文化的重要价值。在巴赫金看来,民间笑文化的精髓在于狂欢式的笑的深刻的双重性,它是正反同体的笑,是狂喜的,又是冷嘲热讽的笑,既肯定又否定、既埋葬又再生的笑。由此巴赫金将喜剧精神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文章赞同巴赫金的观点.进而从整个人类发展进程、单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对个人的生理、心理效果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喜剧高于悲剧说”。  相似文献   

19.
无意间看到这样的电视画面:一组组微笑的画面在不断地切换,有老年人历经沧桑后的欣慰之笑:有年轻人坦荡无羁的笑;有孩子天真无邪的笑……一个个笑脸,是那样生动,那样温暖!沐浴着微笑,我的心充满了阳光!微笑感染着我,让我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我想,生活中如果每一个人都能送人以微笑.世界会更和谐.更美好!  相似文献   

20.
苏轼能在中国历史上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与他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追求密不可分。其天真的秉性,率真的情怀,求真毅力,和他一心向善,与人为善,时时积善的风格。铸就了他那唯美的、充满人性光辉的人生。他用率真的本质.善意的目光,搜寻美.描写笑.刻画美.创造笑.同时也创造了美丽的生活.美好的人生.闪耀着中国人向往和追求的人性化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