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摩擦力”是初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积30年教学体会,倍感做好摩擦力演示实验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摩擦力演示实验的改进方法。1 使弹簧秤静止,以便观察  图1中弹簧秤竖直固定在铁架台(或其它静止的部件上),细绳绕过固定的滑轮一端连着木块A,一端系在弹簧秤下端的弯钩上,木块A放在水平长木板B上。长木板置于水平台面上。图1 使弹簧秤静止的摩擦力实验装置1.1 静摩擦力的演示用F力向右拉长木板,使长木板与木块保持相对静止且一起向右运动了一小段距离X1后停止下来,这时由于细绳的牵拉,弹簧秤中的弹簧也相应伸长相等的长度,故…  相似文献   

2.
《实验教学与仪器》第5期刊登了《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实验的改进》一文,本人认为教材中的实验还存在以下不足:(1)操作不便。该装置要求人工控制两辆小车,使它们同时开始运动和停止运动,操作者稍有不慎,小车就会冲出木板,撞上定滑轮,影响实验效果。(2)阻力影响大。小车与木板的摩擦力、小车后端细绳所受的阻力,都对实验影响很大。(3)误导学生。在处理数据时,该实验将小车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第三节"摩擦力"中的探究实验为"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该实验用到了"摩擦力演示器"。该演示器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增强实验演示效果和可操作性,笔者自制了"摩擦力演示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韩静波 《物理教师》2005,26(11):17-1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人教社2003版)以及相关教学参考用书都沿用“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来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基础一般的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这种方法.本文试图分析运用这一方法的困难以及解决策略.例1.如图1所示,一木块放在粗糙木板之上,用力抽出木板,问木块下表面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分析:木板抽出,木块亦被向右带动了一段距离.但木板快而木块慢,故木块相对木板是向左运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所以木块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右.误解是:木块…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通过实践研究,对初、高中教材中的摩擦力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现将改进后的实验介绍如下:1 结构实验装置由平板测力计、定滑轮、塑料滑块、带有轨道的支架和长木板组成.测力计固定在支架的坚直部分,其下端挂钩用一根细绳通过一个高度可调的定滑轮与放在长木板上的滑块相连接.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6.
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器的改制和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一物理新旧教材都有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演示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由于在该实验中小车运动后用夹子很难使它们同时停下来而不能保证时间t的相同;教师操作也不方便。为此本人对这个实验装置进行了改制。a.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b.使用方法。①将装置放在演示平台上,用水平调节螺丝调节长木板使之水平(用水平尺检验)。②将两小车分别置于长木板两端,右端小车(2甲)受细线向左的拉力,左端小车(2乙)受细线向右的拉力,使它们同时相向运动。③两小车在长木板上某一位置相碰同时停来(尼龙搭扣使它们尽快停止)。从刻度尺上可出…  相似文献   

7.
正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一个"子弹打木块"的模型,即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以速度v0从左端滑上质量为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上,如图1所示,最后小木块与长木板一同向右运动(相当于子弹未穿出木块的情况)此过程由于小物块m滑上长木板受到向左的摩擦力逐渐减速,长木板受到向右的摩擦力逐渐加速最终达到共同速度,这一模型存在如下四个结论.一、无论动摩擦因数u大小如何,最终速度恒为  相似文献   

8.
正一、自制摩擦力演示仪的缘由对于静摩擦力大小的教学,绝大多数教师都采用演示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拉木块、或用现代科技(传感器)演示给学生看。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拉木块可操作性不强,实验结果可信度、准确性不高;用传感器研究摩擦力大小,效果很好,但操作相对复杂,同时价格比较贵。二、实验装置的制作1.制作材料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木块、细线、粗铁丝、钳子、螺丝刀、钉子2.制作原理:放大法3.制作过程图1是实验室常见的带滑轮的长木板、木块。  相似文献   

9.
由于静摩擦力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的第三节《摩擦力》中新增加一个演示静摩擦力的实验,演示方法如图1所示。尽管该实验非常普及,但还存在一些缺陷,具体表现在:该实验由于是在平面上演  相似文献   

10.
在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教材3—1第一章第七节“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的演示实验中,如果按照教材的装置进行该实验,则静电计和平行电容板的不动板带电常常容易漏电,导致实验很难演示成功。对此,笔者将该实验稍作改进后能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  相似文献   

11.
高中物理教材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一册第 1 2 8面图 7- 2 1所示的反冲演示实验在教学中很难做成功 ,演示效果难以保证 .笔者设计制作了一个反冲演示小车 ,效果很好 ,现介绍如下 .实验装备 :取一根长为 1 0~ 2 0 cm、直径为1 cm的试管 ,两端分别用一根铁丝绕几圈后 ,将两根铁丝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块长 2 0~ 3 0 cm宽度适当的小木板上 .在小木板后端打一个蜡烛粗细的小孔 ,试管相对木板平面略微有点向上倾斜 ,并把木板固定在一个实验小车上 ,如图 1所示 .1 .演示低速平缓的反冲运动 .在试管中装少量的水或酒精 ,用中间插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教材“研究滑动摩擦”学生实验,其目的是“研究摩擦力跟哪些因素有关系”.这个实验的器材有刨光的长木板,刨光的小木块、弹簧秤、砝码、砂皮、毛巾.在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时,需分别将毛巾、砂皮等铺在长木板上,然后让小木块在上面滑动.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棉布、毛巾等本身会发生移动或打皱,因而实验效果不太理想,为此我们建议作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3.
在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教材3-1第一章第七节“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的演示实验中,如果按照教材的装置进行该实验,则静电计和平行电容板的不动板带电常常容易漏电,导致实验很难演示成功.对此,笔者将该实验稍作改进后能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  相似文献   

14.
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测定比较困难,许多老师在摩擦力一课的教学中都避开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测定,往往采用课件或是通过直接讲授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和动摩擦因素的关系,笔者认为这样做不妥。我对于该内容的采用的实验教学方式,供老师们参考。1实验器材测力计(弹簧秤)1个,方座铁架台1套,钩码1组,白纸,铁板等。2实验方法在水平桌上放好长木板,板上放摩擦块,用长线与测力计连接,测力计固定在支架上不动,如图1所示,当以适当的速度向右拉木板,使木板不动并且测力计有稳定的读数F时,则板与摩擦木块间的摩擦力f=F。向摩擦块上面的凹槽中放入…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课本的第三章中的第三节的"牛顿第二定律"是这一单元的重点知识,做好牛顿第二定律的演示实验非常重要.实验装置看似简单,但要做得成功还有一定的难度,要用人工控制两个小车同时停止运动,确实不易,稍有不慎,小车就会冲出长木板撞向定滑轮,影响实验效果.由于实验中的两个小车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也影响了学生观察实验的可视效果.两块木板与小车之间的摩擦阻力对实验的影响也很大.教材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很好,为定性分析的演示实验.但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做演示实验的定量分析,而由于实验装置结构上的不完善,造成很大的实验误差.要想在实验中获得精确的实验数据来验证其定律,减小摩擦是关键.为此,我对教材中的装置进行了再次改进,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对摩擦力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做了一个组合式的实验演示器,并能在投影器上演示,效果很好。 1 实验演示器的制作 如图所示,它是由底座、滑块、有机玻璃平板测力计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物理》(人教版第一册)中,“摩擦力”一节教材中没有设计演示实验,直接给出了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和大小:滑动摩擦力f=μN;静摩擦力0相似文献   

18.
初二物理教材中二力平衡的条件是通过演示实验得出的,但按课本上的器材实验,效果不很理想.演示该实验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有摩擦,特别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一条件没有反证,造成学生在进行力的分析时,常误把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当成平衡力.因为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之间的重要区别就是二力是否在同一物体上.如果能把该条件强调并加以演示.对该实验稍作改进,能方便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小学自然第九册《摩擦力的秘密》一课中,有关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设计存在不足:因为用测力计直接拉动滑块,测力计是跟着滑块一起运动的,这样测力计不能稳定,摩擦力的数据不易读取。为此,我对这个实验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实验器材:自制摩擦力实验仪1个,备用板两块,1块木板(一面光滑,一面粗糙),1块玻璃板,钩码(50g)4个,滑块1个,滑轮1个。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进中学物理摩擦力实验的演示效果,笔者自制了"摩擦力演示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