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资料表明,运动员的2·3—DPG含量均高于常人。实验证明,经8周训练后的个体RBC2·3—DPG浓度升高5%,游泳运动员经6周训练后,2·3—DPG含量均明显上升。2·3—DPG的升高与训练前的体能状态有关,训练前2·3—DPG水平趋低,最大摄氧量的个体越低,经过训练后,2·3—DPG的升高幅度越大。长期的运动训练使体内雄性激素水平显著升高,这类激素水平的升高可能与RBC2·3—DPG的升高有关,长期运动训练引起血浆无机磷浓度高于常人,这些也是长期运动训练使2·3—DPG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运动时乳酸代谢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运动时血乳酸浓度变化的模式人安静时,血及肌肉内含有少量的乳酸,大约为1 mmol/L(或kg湿重肌肉)。因为红细胞、视网膜、皮肤、肾髓质等随时都产生一定数量乳酸。人在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开始5—10分钟时(50—85%(?)O_2max),动脉血乳酸浓度慢慢增加,然后变得平坦或恢复到安静时水平;剧烈运动时(>90%(?)O_2max),血乳酸浓度持续升高直至受试者力竭。血乳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对老年人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观察习练太级拳对老年人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浓度的影响。实验选择城镇老年妇女(55—65岁)16人,随机分为运动组(10人)和对照组(6人)。运动组受试每天进行太极拳运动;对照组正常日常活动,不进行有目的的体育锻炼。结果发现:运动组经过6个月的太极拳练习,血清IL—2浓度和血液中NK细胞数量明显升高,一次性太极拳练习,明显提高血液IL—2的浓度,表明太极拳运动可提高机能的免疫机能,增强老年人抗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低强度运动对肥胖女性TNF-α及Leptin的影响,本研究让10名肥胖女性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强度为40%HRR,持续1小时的运动,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安静状态下,肥胖者的TNF-α浓度比非肥胖者有所增加,Leptin水平显著增加,运动后TNF—α、Leptin均比安静时有所增加,并在运动后3h达到最高,且TNF-α的变化与Leptin显著相关,提示,一次急性运动对肥胖相关因子TNF-α、Leptin有影响,TNF—α、Leptin在肥胖调节中可能有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动医学 运动引起的氧化应激 在自由基产生过程中运动的作用尚不清楚,但是现有的证据说明,增加氧的消耗可提高自由基的活性。虽然精确的水平还不知道,但是当一个人在运动时,运动的方式、时间和强度会影响到自由基活性。有锻炼的人以中等强度运动似乎对伴随着运动导致自由基活性增强的氧化应激有较好的耐受力。Med Sci Sportes Exe(USA),1993,vol.25,No.2:218—224  相似文献   

6.
人体的主要能源之一是脂肪酸。曾有多人研究过脂肪酸在运动时,在血液中的浓度这样的课题。这类研究表明,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FFA)随着运动而变化,哈勒尔在研究中发现,改变食谱后进行运动对血液中脂肪酸浓度有一定影响。苛林还发  相似文献   

7.
1976年法国一位科学家,在训练中采用血乳酸来控制训练强度,他采用中等强度和高强度负荷后2—5分钟抽取运动的耳血测出血乳酸浓度与速度的关系。实验中还发现运动后2—5分钟血乳酸浓度达到最高。在运动训练中,乳酸浓度迅速上升有两个点,即称有氧点和无氧点,我们主要分析无氧点以后乳酸情况。当血乳酸达4毫克分子时,乳酸迅速上升,在此之后(约5毫克分子),  相似文献   

8.
早先的研究表明,代谢性碱中毒时,在自行车上以95%VO_2max运动的持续时间增加;反之,代谢性酸中毒时,同样负荷的运动持续时间缩短。当亚极量稳定状态运动中,与对照值相比较,碱中毒时血浆乳酸浓度最高,而酸中毒时血浆乳酸浓度最低。这  相似文献   

9.
—项新的研究表明,经常嚼口香糖的人比从来不嚼口香糖的人记忆力要强。什么原因呢?英国科学家发现,嚼口香糖时不断的咀嚼动作加快了心脏的运动,增加心脏向头部供应的血液量,从而促进了大脑活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同时,咀嚼会促使人分泌唾液,而大脑中负责分泌唾液的区域与记忆力和学习有密切的关系。日本科学家也发现,脑部的  相似文献   

10.
心肌摄取乳酸的多少与动脉乳酸浓度呈正相关。运动时,动脉乳酸浓度增加,心肌血流量增加,因而心肌摄取氧化乳酸增加;剧烈运动时,当血乳酸浓度大于3-4mM时,乳酸就可能成为心肌有氧代谢的重要产物。  相似文献   

11.
前言: 糖元作为运动时的重要能源物质已发现多年,糖元的分解过程也是颇为清楚的,糖元在磷酸化酶的催化下造成1—磷酸葡萄糖,继而生成6—磷酸葡萄糖,进一步参与酵介、有氧氯化、及维持血糖(肝)等过程,但糖元分解的调节机制,尤其是运动时的调节机制仍不清楚。一般认为运动时肌血糖元分解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刺激因素:(一)、肌肉收缩、肌浆网释放出Ca~(++),使肌细胞内游离Ca~(++),浓度增加,Ca~(++)可激活磷酸化酶b激酶而提  相似文献   

12.
爬楼梯是一种对健康颇有益处的运动,对于无暇经常锻炼身体的人更是如此.当你上楼梯时,心脏负担超过平地走路时,表现为心率加强加快,心脏每次输血量增加,血液循环速度加快.根据推算,如果用中等速度一口气登上6层楼,大约需要跨上90—100级高16—20厘米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于心脏病人进行医疗体育的危险似有一些担忧。作者综述了正常人和心脏病人进行运动的危险性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简述了运动中易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病人特征,并为降低心脏病康复中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出具体建议。运动是否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有人报告剧烈运动增加急死的发生,运动中病死率比冠心病人安静时病死率高7倍。有人报告在运动中与在其它时间相比较,急死的发生对于有小活动量运动习惯的人高56倍,而对于有大运动量运动习惯的人只高5倍。然而,经常参加剧烈运动的人急死的发生率只是坐位工作者的40%。说明剧烈运动可以预防也可以引起急死。运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揭示有氧运动力竭过程中大鼠血清内皮素浓度时相性变化的规律,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有氧运动力竭及恢复过程中大鼠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运动1h和运动2h内皮素含量下降;运动3h、力竭即刻和力竭后恢复2h内皮素表达增加;力竭恢复12h,内皮素恢复至安静水平。研究认为大鼠有氧运动力竭过程中,血清中ET浓度会随着运动时间而改变,因此,在不同运动时相ET对于心血管调节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15.
体育活动需要提供最大的能量,例如短跑和游泳时工作肌消耗能量比休息时高120倍,强度略低,时间较长的运动,如马拉松跑能量需要比休息时大约增加20—30倍。运动时的能量消耗取决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在各种运动中,人体能最转换的各种方式是有显著差别的。  相似文献   

16.
有关运动引起动物和人体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增加已有不少报导,很多实验结果说明,剧烈运动使自由基浓度增加,加速了疲劳的形成,限制了运动能力,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中医补益中药具食补调节机能,有助于加速激素和免疫调节,有抗疲劳作用,因此通过补充外源性的抗氧化剂,尤其是中草药就可以减少大强度运动时氧自由基损伤,防止或延缓疲劳的产生,从面提高运动能力。 《清宫丹》原方“长春益寿丹”,为清  相似文献   

17.
长跑锻炼对老年人唾液睾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体衰老过程中,内分泌系统发生一系列退化。一般认方,男性50岁以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开始减退,血浆总睾酮(T)及游离T水平下降,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有文献报道,一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血浆T安静值与成年人相似。本文试图了解经长期长跑锻炼的老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唾液T浓度以及在一次定量负荷运动时唾液T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你知道吗?     
<正> 运动的人比不运动的人肺活量增大1000毫升左右。呼吸深度加深,一般人安静时每分钟呼吸为12—18次,运动的人每分钟呼吸为8—12次。而气体的交换量相差甚远,一般人换气量是4800毫升,运动员换气量为7200毫升。在运动中心血管系统得到了锻炼,心脏的  相似文献   

19.
对普通初中学生进行了渐增极限负荷运动实验,观察负荷运动后尿中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运动后,男少年有6种氨基酸呈不同幅度增加,有5种氨基酸呈不同幅度下降;女少年有10种氨基酸呈不同幅度增加,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等呈不同幅度下降。负荷运动后尿中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苏氨酸同向增长;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比值增长  相似文献   

20.
陈健波 《游泳》2012,(1):76-76
1、增强心肺功能 人在水中运动时,各器官都参与其中,耗能多,血液循环也随之加快,以供给运动器官更多的营养物质。血液速度的加快,会增加心脏的负荷,使其跳动频率加快,收缩强而有力。经常游泳的人心脏功能较好,一般人的心率为70—80次/分,每搏输出量为60—80毫升,而经常游泳的人心率可达50-55次/分,很多优秀的游泳运动员心率可达38—46次/分,每搏输出量高达90-120毫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