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离骚》是战国末期的一篇重要韵文,是研究上古汉语词汇的重要语料。我们可从语义、词性角度对《离骚》中的复音词作全面、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2.
动词研究是汉语词汇研究重要组成部分。《史记》不乏表示军事行动的动词,考察其军事动词,不但可以了解上古时期的军事文化,也可初步了解上古军事动词的特点。文章以《史记》征战类动词为讨论对象,对其进行初步分类浅析,以为研究上古军事动词提供一些参证。  相似文献   

3.
《九歌》共有11篇,既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研究上古时期汉语词汇的重要材料。以《九歌》为语料,从词性、语义等角度对其中的复音词作系统、全面的定量、定性分析,找出其中的特征和规律,从而管窥上古时期汉语复音词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孟子)同义词研究》以作所建《孟子》数据库为基本语料,采用“双重印证法”考释和辨析同义词,归纳出《孟子》同义词的七种格式,并从语言内部、语言外部详细探讨了同义词形成的原理。从同义词这一侧面描写了上古汉语词汇史的面貌,探讨了上古汉语专书词汇研究的方法与理论。  相似文献   

5.
《说文解字》是一部分析字形、解释字义、辨识音读的字书。汉字是汉语的载体,从上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这一特点来说,它又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全面收录东汉许慎前上古汉语词汇的集大成著作。那么,关于饮食词汇,《说文解字》也系统地反映了周秦及两汉期间的饮食词汇面貌。本文以"饮食"义为纽带,贯通《说文解字》始终,以整体认知的角度去审识《说文解字》饮食词汇的特点。其特点表现为三方面:时代性、广义性、形体结构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对湘语8个方言点进行词汇调查的基础上,提取出区内四点一致且意义完全相同的方言词逐个进行历史文献检索,有文献可证的方言词,我们称之为承传词,并考察这部分词的历史年代。湘语词汇的承传主要来自近代汉语,其次是上古汉语,再次是中古汉语。  相似文献   

7.
林海云 《武陵学刊》2022,47(1):91-96
上古汉语状态变化事件词汇化模式主要表现出两方面的特征:语义要素体现出的隐含性特点和综合性特点.从上古到现代,汉语状态变化事件的词汇化模式主要经历了两种变化:从隐含到呈现以及从综合到分析.状态变化事件理论运用到汉语史的研究中,能够使一些表面看起来差异很大的问题获得统一的解释,也可以使一些老问题获得新解释,给我们提供新的看待问题、解释问题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荀子》是一部富有语言特色的先秦传世典籍,为研究上古汉语词汇提供了难得的重要语料。我们可以从语义、词性和语序三方面,对《荀子》中的联合式复音词作全面系统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单音节词汇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规律之一。基于《楚辞·离骚》的复音词特点,探索上古汉语在楚地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白话词汇既是上古汉语词汇的延续,又是现代汉语词汇的源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白话词汇外译的相关研究却寥寥无几。本研究主要以吉川幸次郎、清水茂的《水浒传》日译版本为例,结合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全面分析《水浒传》中白话词汇"端的"的日译情况,从而发现身兼多种词性的白话词汇"端的"在不同语气、...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古汉语词汇的理解,而其中,对古汉语常用词的掌握程度又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关键所在。在此希望通过对古汉语中同义词的分析,找出它们的部分特点,从而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对同义词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毛诗故训传》(以下简称《毛传》)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传注体训诂专著。毛亨注解词语,也串讲文意,涉及到许多语法现象,反映 出西汉初年人们的语法意识和语法观念。本文拟从句法的角度入手分析研究《毛传》,描述汉代初年汉族句式的某些面貌,评说《毛传》对句法的认识所达到的水平,为汉语语法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语源释义法在古代汉语语汇教学中有重要作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有助于学生了解古汉语语汇的系统性,有利于学生理解古汉语中的方言语词意义,亦可借今方言语词解释古雅言语词。  相似文献   

14.
近年古白话词语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古白话词汇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由文言演变为白话的发展过程,在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华商报》2 0 0 1年 1月 1 8日发表题为《夜郎古国“沉睡”沅陵》的文章 ,认为湖南沅陵县城南古城址西山墓区中的大型西汉墓为古夜郎国 ,值得商榷。实事是 ,楚之黔中郡城非秦代同郡之城 ,更非古夜郎国王城。上述沅陵西汉墓当为汉景帝之子、长沙国王刘发之后裔墓。  相似文献   

16.
西汉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古代农业文明经济全球化的体现,它促成了今天的东盟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今天,工业文明经济全球化再一次把中国与东盟紧密地结成一个整体.探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海陆对接线——贺州海上丝绸之路古道的形成发展历史可知,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过程中所形成的地区文化传统,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中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汉译佛典语言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它的通俗性,随着佛教的弘传而直接影响中古汉语词汇系统。此时的汉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俗语词剧增。本以中古汉译佛典《六度集经》为对象,从中爬梳中古俗语语汇,以大量实证材料,进一步印证汉译佛典是中古语汇发生剧变的重要媒体。  相似文献   

18.
《论语》是古代汉语的典范, 它的词汇对后代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同义词的丰富是语言丰富的一种反映,《论语》中的同义词不仅数量多而且基本上具备了当代同义词的类别, 对这些同义词进行分析可以加深对古汉语同义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黎锦熙先生是上个世纪最为杰出的语言学家之一,他的研究工作在许多领域都是具有开创性的,对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黎先生汉语释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注意示范性,重视近代"国语文学"中的词汇,注重词义的系统性。在探求词义的方法上,以声音为枢纽,纯熟地运用一声之转;充分考虑古人的属辞之例,同时广泛地联系古今方言俗语。  相似文献   

20.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正确认识它,对我们阅读古籍,特别是理解汉语语法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