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德育是通过人与自然之间建立道德关系,从而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与矛盾。选择人类中心论还是非人类中心论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理念,则需要看其是否符合形成道德关系的两个条件——目的性与独立性。在非人类中心视域下,人与自然各自具有目的性与独立性,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道德关系,因此生态德育的价值观需要转向非人类中心。在非人类中心视域下,生态德育通过静态载体——教材和动态载体——课堂来落实"敬"、"诚"、"仁"、"俭"的生态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2.
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起源和目的,可以是为了增进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但道德的终极的起源和目的,则只能是为了增进人类的利益。道德目的是衡量一切行为善恶的标准:道德特殊的直接的目的是善恶的特殊的直接的标准;道德终极目的是善恶的终极标准。所以,“为了增进动植物的利益”等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目的便是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标准;而道德的终极标准则只能是道德的终极目的:“增进人类的利益”。这样,一方面,当人类与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一致时,便应该遵循道德的特殊的、具体的和直接的标准,便应该既增进人类利益又增进动植物的利益,甚至应该为了增进动植物的利益而增进动植物的利益。但是,另一方面,当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与人类的利益发生冲突不可两全时,便应该诉诸道德终极标准“增进人类的利益”,从而应该牺牲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而保全人类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道德已相伴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现代社会的法治化过程中,道德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法治下的道德建设是指向“第三类道德”的,并具有“相适应”性、“相协调”性、“相承接”性以及普遍适用性和职业差异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建立的基础是"生命同根",作为道德共同体成员的人类与非人类存在物,道德所要保障的是所有成员的利益,但道德的终极目标只能是增进人类利益。发展中的生态伦理学需要在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冲突、争论中吸收与包容,在保障"人类利益"与"非人类存在物利益"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与方式,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  相似文献   

5.
非人类中心主义主要包括动物中心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人类中心主义主要包括宇宙人类中心主义、神学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忽视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并且认为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人类中心主义所引起的,对此,笔者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自古以来一直存在“次道德”和“亚道德”,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直利用“次道德”和“亚道德”教育和帮助犯有罪错的人。在当代中国,肯定“次道德”和“亚道德”的合理性及其道德价值.是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表现,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和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7.
道家弱化的人类中心论克服了强人类中心主义式的妄自尊大的偏狭,拓宽了人类道德的关怀视野,也弥补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的主体性的贬损,强调人在维护生态平衡中的责无旁贷的义务。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不同的是,它认为人对自然不仅不是负价值,而且还能使自然生命成为自觉的高级生命形态,给人赋予了重大的环境责任。  相似文献   

8.
农民生态道德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农民生态道德培育涉及到参与生态治理的政府、村级组织及企业等人类行动者以及生态制度规范、传统村庄生态智慧等非人类行动者。在政府作为主导行动者的推动下,行动者网络进行了“转译”,但单向度行政力量使“转译”行为陷入僵化,企业的市场化行为使“转译”行为陷入封闭,集体公共性的缺失使“转译”行为陷入悬浮。为了推动农民生态道德的培育,应进一步加强政府与村庄协同效应,强化政府与企业的精细合作,增强以农民为本位的生态道德公共性。  相似文献   

9.
“非人类中心主义”是近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主流,主要包括以辛格、雷根为代表的动物解放/权利论;以施韦策、泰勒为代表的生物中心论;以利奥波德、纳斯、罗尔斯顿等为代表的生态中心论。本文旨在分析这些流派的主要理论及其缺陷。  相似文献   

10.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解读,不可简单、泛化地诉诸“人类”,而应紧密结合二元论思维来把握人类中心主义的特定内涵,并立足于把握特定历史阶段社会文化的深层逻辑,立足于透视特定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制度的固有局限。人类中心主义与环境问题的关系是解读的关键所在,紧紧抓住这个关键点,有助于准确把握人类中心主义问题的根源和实质。非人类中心论把人类中心主义理解为“物种利己主义”,人类中心论把人类中心主义界定为“人类整体主义”,都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误读。  相似文献   

11.
“依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治国方略。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是实现“以德治国”的基础性、综合性、全局性的伟大工程。必须强化青少年道德建设的思想理念,构建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共同目标,探索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基本方法,使“以德治国”方略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执政党的执政道德是道德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搞好执政党的执政道德建设,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政权的长治久安,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非常重视执政党的道德建设,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思想。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在执政党的成员道德,组织道德和决策道德上提出了新的思想和要求,是新时期党的道德建设的指南。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的由来》中,达尔文试图对人类良心的起源作彻底自然主义的解释,于是,他必然会追溯到“动物道德”的起源。达尔文虽然强调了只有人才是真正的道德动物,但又指出人和动物一样都具有一些社会性本能,它们会随着理智能力的高度发展而发展出良心或类似于良心的东西。在“动物道德”的形成过程中,群体自然选择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原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原则.道德不是追求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善者的善行常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是道德作用“软弱”的根本原因.人具有双重生命、双重需要,所以道德具有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这双重基础.道德建设既要加强道德教育,又要遵从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道德行为也是一种利益创造,所以善者的善行得到的回报应高于其投入.  相似文献   

15.
“环境进入伦理”必然涉及环境伦理学史的基本论争,即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之争。作为两种相互对立的道德哲学方案,其论争是从根本上处理哲学问题和文明问题的尝试。它作为“环境进入伦理”的基本问题之争,实际上指向了文明之演进、哲学之转变、实践哲学与哲学实践之突破、人之类型的转变以及建立在生态基础上的实践方式之确立。从这一意义上看,  相似文献   

16.
时代性“道德裂变”及其道德哲学拯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物质财富的进步与人类道德的退步的直接后果,而新科技革命及随之而来的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更加剧了“物质进步”与“道德退步”的“大分裂”,使“道德裂变”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世界性话题。人类的道德生活越来越远离了作为意义和价值之源泉的日常生活世界,远离了道德理论的哲学本性,价值观本性和世界观本性,远离了道德的“内在价值”和“创造价值的价值”本性,是“道德裂变”发生的根本原由,重建道德哲学,回答人的生活意义问题,并且重视道德教育,依靠法制重建道德,是时代重建道德的根本之途。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核心与标准应当符合社会主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公平”、“合理利己”等不能成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核心。道德建设必须强调价值导向上的一元化而不是多元化更不是责产阶级自由化。一切不有利于道德建设的理论主张和思潮都应摒弃;一切有利于道德建设的理论与主张都应旗帜鲜明地予以彰显。道德建设不能割断传统,好的道德传统(如整体主义)必须予以弘扬。  相似文献   

18.
环境问题的出现,引发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诘难。但是,“非人类中心主义”所主张的“自然的内在价值”和“自然的权利”是无法证成的命题。环境法应彰显理性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在立法理念层面上,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立法技术层面上,厚筑环境义务之堤,以保障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从语境、语义的角度对传统文化中的“诚”进行客观的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在内涵上包涵四个层面,即作为道德状态的“诚”、作为道德目标的“诚”、作为道德手段的“诚”和作为道德实体的“诚”。  相似文献   

20.
人类中心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中心主义是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哲学例题,随着现代西方环境伦理研究的开展,有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焦点在于人以外自然存在物是否具有内在价值,是否应该接受道德关性。本文认为应该在认识和生物学层面上肯定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在价值层面上扩大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视野,通过扬弃,树立新的人类中心主义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