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读写结合指导写作○刘常洪(泰和县冠朝中心小学)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仿、补、续、改、扩、套、引”的方法,联系课文指导写作,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好途径。既能使学生有话可写,激起写作兴趣,又能训练学生掌握不同形式的作文技巧,开拓想象力,从而达到...  相似文献   

2.
“课文素材作文”训练,顾名思义,就是指导学生以课文为素材练习写作.当然,作文的要求不是简单地重复课文内容,而是要有所创造地“再现”课文;或改变课文的容量,或转换表现的角度,或别出新意,或驰骋想象.总之,既要依托课文,又要超越课文,写出一番新的境界来.“课文素材作文”是读写结合训练的一种好形式,它将阅读、写作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上更为直接,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3.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仿、补、续、改、扩、套、引”的方法,联系课文指导写作,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好途径。既能使学生有话可写,激起写作兴趣,又能训练学生掌握不同形式的作文技巧,开拓想象力,从而达到提高作文能力的目的。具体作法是: 一、仿。如学了《再寄小读者》和《读书笔记一则》后,把写回信和写读书笔记结合起来训练,指导写  相似文献   

4.
一、实验的起因与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教学投入多,读写能力差”的高耗低效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忽视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基本规律,主要表现在读写结合训练目标不明确、读写结合训练不到位和读写结合训练评价不科学等方面。教学一篇课文有明确的阅读训练目标,指导写作一篇作文也有明确的作文训练目标,而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互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和如何发生着联系,当前研究的力度还不够,因而缺乏较明确的结合训练目标。由于读与写结合的目标不明确,阅读教学往往忽视有关作文方面的基本训练,作文教学则往往忽视与阅读教学的关系和联系,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各吹各的  相似文献   

5.
从课文中挖掘学生作文的因素,符合“读为基础,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原则。既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学生手头的教材,又能借助学习课文的余兴,唤起作文欲望,让学生愉快作文。利用课文中的作文因素进行习作训练具有德育功能、智力功能和读写功能。一、借鉴性作文因素课文都是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很强的范文,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借鉴的主要方式是仿写。仿写是作文的“阶梯”,它包括仿结构、仿写法、仿体裁、仿中心和仿语言等内容。学了《落花生》,便可仿其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写《向日葵》、《松树》等;学习《黄河象》一文通过栎树,鸵鸟、羚羊等事物间接描写闷热天气的手法,便可让学生仿写一个反映“冬天寒冷”  相似文献   

6.
<正>要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就必须把读与写结合起来,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读写训练上,探索出有效的读写结合方法,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读写训练系统。很多学生认为写作难,写作时"无米下锅"或不知如何处理材料,这就需要从课文下工夫,寻找读写结合的联结点。一、"读写结合"在课文中的五个联结点1.拟题的联结一个好的题目是成就一篇好文章的亮点。课文中名篇的题目就是范例。学生在写作时,经常着眼点很大,写得很笼统、不感人,拟题毫无吸引力。对此,我以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借助课本的范文作用,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读带写,读写结合.教学中,指导学生全面熟悉教材内容,分析每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写作指导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作文教学如何进行,学生写作水平如何提高是语文教师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问题.而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绝大多数出自名家之手,文质兼美,其中精彩的写作片段、典型的叙述结构,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最好范例.而三四年级义是学生从句到篇的重要形成阶段,写好起步作文对高年级的作文写作能起到很好的奠基作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以课文为载体,根据每篇课文的写作特色、体裁特点、语言风格来充分挖掘可训练写作的因素,把写的训练和阅读理解有机结合,找准恰当的切入点、结合点.以下就是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9.
小语大纲要求,作文教学要提早起步,从低年级就要开始抓紧训练.我们必须走好这开始的一步.读写结合是作文训练提早起步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认真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及语言文字,并在此基础上,抓住文中有一定特色的词语,句子、句群,进行仿说、仿写等的训练,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及早的发展.可是,从教材的编排上看,课文往往缺乏必要的要求,更很少明确指示训练的内容.这样,如何从课文中寻找突破口,有效地确定训练的着力点,就成了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们既要注意研究教材,以教材为凭借,更要注重研究学生,从低年级学生实际出发,才能选准符合学生作文能力发展需要的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仿写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 ,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提高写作能力 ,发展创造思维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所谓仿写 ,即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 ,仿照一句、一段、一篇的写作方法来练习写作的一种方法。换句话说 ,就是仿写课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观察方法、表现手法 ,在阅读范文时感知、理解的表达方式及时进行迁移运用 ,达到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 ,读写结合之目的。仿写可分为仿篇和仿片断。仿篇 ,亦称全仿。这种方法是从整体上模仿…  相似文献   

11.
<正>1.写作教学要注重读写结合,构建高中作文训练序列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未能很好地融会贯通,形成了阅读与写作"两张皮"现象。有研究者建议从写作角度切入教学,将"阅读——写作"的学习顺序调整为"写作一阅读"的学习顺序,从"以写促读"的角度引导学生研究文本,设计与课文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达到以写促读、以写带读、读写双赢的教学目的。有的教师针对读写如何结合的问题,提出了"高中作文序列训练"的框架,横向上,以写作知识能力、思  相似文献   

12.
柳咏梅 《考试周刊》2014,(52):54-56
阅读与写作是彼此"介入"的"合作"关系。写作表达,本质上取决于阅读积累。读写结合,是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一种方式。阅读教学中,要对课文有深入的解读,尤其是对课文中有关写作手法的解读,挖掘可资利用的写作元素,引导学生借鉴和使用,利用课文进行概括文意、仿写结构、学用手法、化用语言的训练,实现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作文表达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一学大纲规定,三年级作文的基本要求是能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而落实这~要求,主要通过单元作文的训练过程具体实施.作文的基础离不开阅读.教师如何紧密结合阅读教学扎实地完成单元作文的教学呢?我的做法是:首先以单元作文整个训练要求为出发点,进行读写安排,以讲读课文为范例,分散落实训练要求,再以完成单元为归宿,形成“整体人手——分散训练——回归整体”的作文教学训练程序.具体地说,教学时,首先要明确单元作文训练都有哪些要求,然后根据要求进行读写安排,做到读写结合,力求使阅读教学与单元作文训练要求相适应,最后,结合课文的特点,把训练要求分为几个训练点,分散落实到阅读教学中去.教学一课,有一个训练重点,每课根据训练点进行单项写作基本功训练,分散训练到位后,再集中指导学生把从课文中获得的有关写作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单元作文训练中去,使读写紧密结合,“小练笔”与“大作文”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4.
读写结合式阅读教学设计例谈(上)—————湖北/余映潮所谓读写结合,也叫“亦读亦写”、“课文作文”,就是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从而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带写的教学目的,其关键还是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行教材的编写特点,从课堂实践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仿写的实践。通过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三仿"(即仿内容、仿结构、仿体裁)"三新"(即立意新、内容新、结构新)的训练,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读写结合和更好地完成单元写作目标,笔者根据每个单元的写作教学目标,从单元课文中筛选出相应的篇章段落来进行仿写训练。这些仿写练习能够起到或铺垫,或提升,或完善单元写作目标的作用,成为作文教学有力的助推力。  相似文献   

17.
以课文为例,读写结合,教学生进行仿写,能够解决目前初中作文教学无本可依、指导无法等诸多问题,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写作技能,是教学生学习写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寻求作文教学创新的基本途径,对培养学生语文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机结合点,加强训练 读和写的训练都属于小学的基本功训练,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读的训练过程是:理解——思维——吸收,写的训练过程是:观察——思维——表达.读写之间的共同点是思维训练.因此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训练的核心.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初步形成了理解能力,我便把读写教学的着力点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我指导学生学习《白杨》这篇课文的时候,先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理解教材的内容,弄清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分析归纳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特点,理解以物喻理(人)的描写手法,着重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其他课文,分析作者如何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抓住不同事物的特点,安排写作重.  相似文献   

19.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阅读和写作间的紧密关系。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学了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积累了那么多好词佳句,写起作文来却干巴巴,空洞洞。我们的读写结合主张读为前提,以读带写,写中促读,整合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营养,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通过仿写、续写、写读后感等形式个性化地处理教材,融入写作训练,使课堂教学既能强化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又能使学生的习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相似文献   

20.
王笑施  刘丽 《考试周刊》2011,(25):102-103
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课文体裁丰富、内容经典。在精读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作为范文,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语篇能力的提高,使写作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读写结合的具体方法,并从学生作文词汇衔接角度讨论了这些方法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