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上海地处东海之滨,是长江门户,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下辖黄浦、南市、卢湾、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闵行、宝山12区,上海、嘉定、川沙、南汇、奉贤、松江、金山、青浦、崇明9县。1988年全市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人口1262.42万,其中市区面积748.71平方公里,人口732.65万。上海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先后属越、楚。秦为娄县之南境,汉时属吴。南朝梁时为昆山县地。唐天宝十年(751年)置华亭县,隶苏州府。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始设上海镇,人烟浩(?),商贩积聚,  相似文献   

2.
(一) 镇海在宁波之东,东濒东海。自秦至隋,均属句章县辖。唐武德年间属鄮县,代宗时设望海镇。后梁时置望海县,是为镇海建县之始。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78年)又易名定海县。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因昌国(今舟山)改称定海,遂改原定海为镇海,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3.
镇江是我国江南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周时候,这一带地区名宜。1954年镇江迤东丹徒县烟墩山出士西周青铜器“宜侯矢簋”,有铭文一百二十多字,表明当时中原周族人的势力巳经到达江南。春秋时这里属于吴国,为吴的封邑朱方。战国时一度属越,后属楚,朱方改称谷阳。秦始皇东巡时,听术士说谷阳京岘山有王气,遂派三千赭衣囚徒凿断京岘山,改谷阳为丹徒县,丹徒之名沿用最久,至今丹徒仍为镇江市属县。镇江之名,始于北宋,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成为长江下游一大重镇。  相似文献   

4.
"涪县"于西汉高帝时始设,自设立起,其所属州郡历代多有变迁。经过考证,涪县西汉初设时应属蜀郡,至汉武开边才属广汉郡,东汉因之。三国蜀汉时属梓潼郡。魏晋南北朝时废置改隶频繁,出现双头州郡,涪县属巴西梓潼双头郡,且为双头郡治。西魏改巴西梓潼郡为"潼州",改"涪县"为"巴西县",巴西县为潼州州治,下辖巴西、梓潼二郡。隋改"潼州"为"绵州",此时涪县名称已为巴西县取代,且已为绵州的核心部分,历代相沿。"涪县县域"也曾分置巴西县、魏城县、涪城县等县,其如同涪县之"残影",实质属绵州。元代以后,涪县的"影子"彻底消失,已经完全为绵州区域。至清雍正时绵州升为直隶州,绵州即今绵阳市的前身。  相似文献   

5.
资阳县墨池坝,有大、小二泉池.其水墨绿晶滢,甘甜幽香,终年不竭.相传为西汉著名辞赋家、音乐家王褒读书作文时洗涤笔砚之处,故名大、小墨池.其地名亦由西汉坝改称墨池坝.为王褒故里.王褒墓冢至今犹存.在墨池东北200米左右.明代成化丁未(1487)年,提督学校四川按察司佥市潘璋为其书立“西汉谏议大夫王褒之墓”石碑已断为两截,现存资阳县文化馆.资中宁国寺侧有王褒墓,是其衣冠冢.  相似文献   

6.
台州远古为扬州之域,荒服之地;秦属闽中郡;汉初属东海王国,嗣后置回浦乡,属会稽郡鄞县,汉昭帝始元二年置回浦县,为台州设县之始;东汉章帝章和元年改名章安县。三国吴会稽王太平二年分会稽郡东部设临海郡,为台州设郡之始。晋明帝太宁元年分临海郡南部置永嘉郡。隋文帝开皇九年撤并为临海县,开皇十一年徙治今临海城关,从此临海成为台州政治中心。唐高祖武德四年置台州,以境内天台山而得名。1994年8月国务院批准台州撤地建市,行政中心移驻椒江。  相似文献   

7.
《辞源》(修订本)《五方元音》条: ……腾凤是河北唐山人(0144页右)。唐山条: 市名。属河北省。本汉柏人县。唐天宝元年改尧山。因相传尧封于此,故名。金避睿宗讳,改唐山。明清属顺德府。……(0514页中)  相似文献   

8.
<正>【背景材料】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或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是中国内地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区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试验区面积28.78平方公里,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为核心,辅之以机场保税区和洋山港临港新城,成为中  相似文献   

9.
西汉置观县,属东郡,上溯至夏启王子武观所封观国,下延至东汉改置为卫县,并设卫公国,北魏改置为卫国县,隋代改置为观城县,北宋徙治所于今山东莘县观城镇,直至公元1956年撤销观城县。期间四千年,既一脉相承,又变化频仍。至于观国遗址、西汉以降所置县之名称、治所、版图的变更,仍缺乏系统研究,实有必要予以探索和廓清。  相似文献   

10.
甘罗是战国时著名的少年政治家,现今安徽、山东、河南、河北以及江苏、江西等地皆有甘氏遗迹和事状的流传。而以"甘罗城"名之者,全国有三处,一处属讹传。其中知名度最高、相传最早的就是江苏省淮安市运河边上的甘罗城。甘罗时为楚人,淮阴或为其封地,"甘罗城"的来历当与此相关联。与"甘罗城"相毗邻的"韩信城",并非"兴汉三杰"韩信所筑,而源于其出生此地和其母冢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上海开埠以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的成为我国最大的都市,经济、文化的中心。由于上海是一个华洋杂居,八方汇聚之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根据各自不同信仰,纷纷在上海设立寺庙堂观的宗教建筑,进行宗教活动。如天主教的徐家汇天主堂、基督教的圣三一教堂;还有相传在三国时代传入上海的佛教寺庙龙华寺,元代传入上海的伊斯兰教松江清真寺,以及我国土生土长的进教白云观等。各种宗教、各个教派,都在上海建立具有不同风格的建筑,今把上海地区的宗教建筑,寺庙堂观,择其要者,简介于下:龙华专。座落在徐汇区龙华路2853号。属怫教…  相似文献   

12.
南城县是北宋著名音韵学家陈彭年的故乡。它位于赣东东南,约东经116度40分,北纬27度34分处,东毗资溪、黎川,西接宜黄,南邻南丰,北连金溪、临川。抚河水系之盱江自南向北贯穿全境,武夷余脉环抱周回。由赣入闽,不管是古代的大道还是今天的昌黎公路干线都是从南昌出发经过本县越相关而达福建。历史上的南城政治经济文化较为发达,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0年)即已建县,南北朝时成为郡治所在地,后又改为建武军、建昌府,直到清朝崩溃。城西麻姑山,相传在唐代为全国道教中心,当时有唐玄宗的道师邓紫阳真人在此习道修炼,道士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北岳区,在1940年辖五个专署三十二个县。第一专署辖五台、孟县、定襄、代县、寿阳、崞县、忻县、阳曲、山阴九个县,属第二军分区。第二专署辖灵邱、繁峙、广灵、恽源、应山五个县,属第一军分区。第三专署辖涞源、满城、徐水、定兴、龙华五个县,属第一军分区,第四专署辖唐县、阜平、曲阳、望都、定北五个县,属第三军分区。第五专署辖平山、灵寿、行唐、井陉、建屏、平定六个县,属第四军分区(据《边区财政科长联席会议文件》内所载之1941年的调查表)。另,平西区设第六专署,在行政上也由北岳区管辖。北岳区地处晋东北、冀西、察南的山区、半山区及接近山区的一些平原地区。这些地区,抗战前,日本侵略者为解决他的棉花需求,引诱一些农户种植棉花,使粮食生产不能自给自足。抗战后,边区政府扭转了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这是一个敬辞。“足下”一词由来,始于春秋时晋文公称介之推。刘敬叔在《异苑》卷十中日:‘价之推逃禄隐迹,抱树烧死。文公树木袁嗟,伐而制展。每怀割胶之功,俯视其展日:‘悲乎足下!’‘足下’之称将起于此。”介之推,一作介子推,为春秋时晋国贵族。相传他跟随晋献公之于雪耳,为躲避后母拥姬陷害,逃亡国外达19年,患难与共,忠贞不二。最困难时,重耳饥饿难忍,介之推割股肉让重耳充叽。重耳知道后,含泪对臣属说:“即位之后,定不忘前情,重加封赏。”重耳回国即位后,赏赐跟随流亡的臣…  相似文献   

15.
<正>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上海历史短浅,沿海一渔村,因渔务、酒务而成村落,建县不过七、八百年,即便到清乾隆朝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实际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县邑。至1843年开埠,上海方始起了最大的变化,以港兴商,以商兴市,以市而盛,最终成长为国际大都会。开埠百年的巨变,  相似文献   

16.
敦煌县唐宋时代属沙州,州治、县治皆驻沙州城,即今敦煌城,故址在今敦煌市沙州镇西党河西岸。县境居州境之西北部。归义军时期(晚唐至北宋)敦煌县境以沙州城为中心,南跨鸣沙山50里,北紫亭县为界;东至阶亭驿(今安西县芦墩)170里,与瓜州常乐县为界;北至碱泉戌336里,与伊州为界;西北至西盐池117里,与寿昌县为界,西盐池之西70余里即古玉门关,属寿昌县;西南至破羌亭(今俄博店)55里,亦与寿昌县为界,破羌亭西南65里即寿昌县城(今属敦煌市南湖乡)。总计东西112.5公里,南  相似文献   

17.
<正> 赣州地区禹贡为扬州之域。春秋属吴,战国属楚。秦灭楚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地属九江郡。 西汉属豫章郡。豫章郡领十八县,其中赣县(今赣县、兴国地)、于都(今于都、会昌、安远、寻乌、瑞金、石城、宁都地),南野(今大余、南康、上犹、崇义、信丰、龙南、定南、全南地)三县为今赣州地区属地。西汉末新莽改豫章郡为九江郡,后汉复改名豫  相似文献   

18.
据奉贤沿革资料载,奉贤县地,即原华亭之东南境。明洪武初置青村所,设守御千户,属金山卫。洪武十九年汤和筑城抵倭。清雍正四年析华亭之北,置华亭县,即以青村堡为治所。查青村堡地,即今之奉城。奉贤设县建治于此,辛亥以后,移治于南桥镇。据史载,青村一地建置颇早,宋代已建青村南北盐场,置监官,隶华亭县,每年盐税收入为一县财赋之  相似文献   

19.
六、三龟与武风城 明代,在修建武冈城的时候,相传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民间故事。 相传,在修建武冈新城的时,武冈知州决定挑选一名技术精湛,且有相当的组织能力的工匠来担任工程总指挥,他挑来挑去,金称市(现属邵阳县,原属武冈)一名姓舒的石匠被选中担当此项重任。  相似文献   

20.
陈英士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的革命活动,很多是在上海进行的。因而,解放前,上海就有不少关于陈英士的史迹。陈英士,又名其美,生于1878年,卒于1916年。为了纪念陈英士领导上海光复之功,国民党上海市政府决定建造陈英士纪念塔。于1935年5月18日,陈英士遇难日动工,到11月3日,辛亥革命上海光复日落成。当时上海市的中心区,是英法美等帝国主义租界,只有南市和闸北属中国政府管辖,上海市政府的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