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两寡头厂商n元市场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方法分析了实施三度价格歧视情形和统一定价情形的均衡产量,均衡价格和均衡总收益,并研究了这两种情形三个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两个子市场的需求函数为线性需求的条件下,统一定价的市场均衡产量等于歧视定价的市场均衡产量;统一定价的均衡价格是歧视定价时n个子市场均衡价格的加权平均:统一定价的市场均衡总收益小于歧视定价的市场均衡总收益。  相似文献   

2.
对 n个厂商2元市场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方法,分析了实施三度价格歧视情形和统一定价情形的均衡产量,均衡价格和均衡总收益,并研究了这两种情形三个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两个子市场的需求函数为线性需求的条件下,统一定价的市场均衡产量等于歧视定价的市场均衡产量;统一定价的均衡价格是歧视定价时两个子市场均衡价格的加权平均;统一定价的市场均衡总收益小于歧视定价的市场均衡总收益。  相似文献   

3.
在线性需求函数条件下,对m个厂商n段定价实施二度价格歧视,对以最大化各自收益的均衡分段点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个厂商n段定价实施二度价格歧视,收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对需求量进行分段,使各段长度成公比为1/m的等比数列.从最一般的意义上给出了全部四种市场类型在二度价格歧视下的均衡歧视产量、均衡歧视价格和市场均衡歧视总收益的统一计算公式,并详细分析了其性质.  相似文献   

4.
在线性需求函数条件下,对m个厂商n段定价实施二度价格歧视以最大化各自收益的市场均衡总收益、总收益增长率、消费者剩余、厂商占有的消费者剩余率进行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得到了这些衡量价格歧视程度的指标的统一的计算公式,并详细研究了其性质.  相似文献   

5.
对所有四种市场三度与二度价格歧视交互的一般性情形,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方法分析两类价格歧视交互的方法、规律和交互效应,可以得到两类价格歧视交互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收益的统一的计算公式。比之仅实施三度价格歧视、仅实施二度价格歧视和不实施价格歧视,研究发现其均衡产量不变,而均衡利润变大。  相似文献   

6.
三度价格歧视是厂商根据消费者需求价格弹性的不同,把消费者分为不同的子市场,分别定价以赚取更大利润的定价方法或策略。文章分析了三度价格歧视成功实施的条件和价格歧视的方法,与统一定价相比,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论。用三种方法详尽地分析了一个算例,以期商家在市场营销中能够成功地运用三度价格歧视的方法增加利润。  相似文献   

7.
在随机需求——总需求为齐次Poisson过程下,分别研究了垄断厂商二段、三段定价执行二级价格歧视的情形,并给出了需求区间的最优分段点.  相似文献   

8.
1 填空题1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 ,稀缺资源与的科学。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解决的问题是,中心理论是 ,研究方法是。3)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变动 ,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变动。4)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变动 ,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变动。5)供给的减少和需求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6)一般而言 ,市场经济应该具备如下三个特点 :第一 ,;第二 ,;第三 ,。7)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 ,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变动 ;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 ,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变动。8)消费者均衡研究的是在消费者既定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在随机需求-总需求为齐次Poisson过程下,研究了有市场竞争的两寡头厂商二段定价执行二级价格歧视的需求区间分段问题,并将其抽象为一个完全信息静态模型,给出了纳什均衡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非线性条件下,需求曲线可以近似用函数Qd=kP-E表达,价格P取值在(0,e1/E)时,需求弹性Ed的大小决定需求曲线陡峭还是平坦.这时,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奢侈品)需求曲线较平坦,而0<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必需品)需求曲线较陡峭,前者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后者情形刚好相反.在线性条件下,只有两条需求曲线相交时(但不能相交于纵轴),需求弹性Ed的大小决定需求曲线陡峭还是平坦,Ed越大,需求曲线较平坦,Ed越小,需求曲线较陡峭.但价格与总收益的关系要分不同的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就业性别歧视是劳动力市场一个重要现象。通过构建包含就业机会歧视和就业统计歧视两类就业性别歧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本文考察了就业性别歧视对劳动力市场乃至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动态分析的结果显示,就业性别歧视明显削弱了技术进步、政府支出增加以及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实际效果。进一步比较的结果显示,就业机会歧视的消极影响明显大于就业统计歧视的。在此基础上,福利分析的结果表明,相比无就业性别歧视情形,就业性别歧视导致整体社会福利恶化,并且在存在就业机会歧视情形下货币政策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明显大于存在就业统计歧视情形。因此,无论是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还是从降低货币政策的社会福利损失的角度看,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教育对所有学生收取大致相同的学费。根据经济学理论,高校学费也应该在高校、专业与学生之间实行差别定价。通过福利效应比较我们会发现:首先,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成本以及各自的供需曲线实行差别定价,能使各自的价格为其均衡价格,那么无谓净损失将下降直至消失;其次,定价差别化后,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可以实现各自市场出清,这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总剩余达到最大;最后,通过助学金和补贴贷款而实施的不完全基于个人的市场定价,通过给高需求价格弹性的组群定一个较低价格,使这部分消费者进入市场,增加了总剩余。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等教育基于个人差别的定价及补贴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蕾 《教育科学》2006,22(6):73-75
高等教育统一收费将一部分收入禀赋较差的消费者排斥在市场之外,引发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高等教育应该采取各种隔离手段对市场进行分割,并对各细分市场实施价格歧视,即通过强化资助与奖励制度两种补贴手段实现高等教育定价的个人差别,一方面可实现高校学费总额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可兼顾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4.
一、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上一讲讨论的是产品市场均衡和价格与产量的决定,本讲讨论的是生产要素市场均衡和价格与使用量的决定,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说法,二者的共同之处是,都用供给和需求的交互作用说明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不同的是,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和产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具有不同的性质。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将生产要素分为劳  相似文献   

15.
新产品定价策略的微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时代,新产品层出不穷,给新产品定合适的价格成为厂商的一项重要任务。新产品的定价有撇脂定价、满意定价和渗透定价三种方法。新产品的市场可以看作是一个寡头市场,从微观角度分析,利用寡头市场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来确定新产品的价格,对厂商的新产品定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艺术品定价及价格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品定价的复杂性源于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最基本的还是供给、需求因素。艺术品各个不同的价格实现途径的区分着眼于供给、需求哪方对价格的把握能力更大。在艺术品定价过程中,需要有国家财税政策的调控和成熟的资本市场的运作来使艺术品价格更趋于均衡,能更好地体现艺术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问题中,设P为商品价格,Q为需求量(视为销售量),R_T为总收益,则称Q=Q(P)为需求函数; 为需求价格弹性; R_T=PQ为总收益函数: 为总收益对价格的弹性。 若需求函数Q=Q(P)用反函数形式表示,即P=Q~(-1)(Q),则总收益函数可表为 于是 下面分别讨论三类商品的价格变化将怎样引起总收益的变化,设价格、需求量、总收益的改变量分别为ΔP,ΔQ,ΔR_T,由微分知,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对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市场的投资者情绪、市场总收益以及特征公司横截面收益进行建模,通过选择微观市场结构变量来构造市场情绪指数,并发现市场总收益,特征公司横截面收益可以由投资者情绪合理解释。同时,文章构造全新的投资者情绪指数,以其作为一个新的定价变量引入到经典的CAPM模型和Fama三因子定价模型中,并发现小盘股和成长型股票更容易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双寡头市场条件下,基于不完美定向的定向广告竞争模型.通过两阶段博弈来描述新产品或升级产品引入时不完美定向对企业广告及定价决策带来的影响.第一阶段通过价格竞争辨识消费者,第二阶段广告作为传递产品信息和价格歧视的工具.比较分析不完美定向与完美定向情况下企业的广告和定价策略,均衡结果显示:在不完美定向条件下,当广告成本足够低时,会出现在完美定向情境下不可能出现的均衡,即两企业均会选择向对方的优势市场投入广告.这一均衡的存在会导致2种相反的结果:当广告成本较高时,不完美定向能缓和价格竞争并增加企业利润;但当广告成本足够低时,随着不完美定向程度的增加,反而会加剧市场竞争并导致企业利润损失,因此,企业有动机降低定向误差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陈彦斌 《教学与研究》2005,112(2):62-68
资产定价理论是金融学的核心。投资者参与资产市场依据所感受的风险,决定最优消费水平和资产持有数量,进而影响资产的价格和风险,从而实现一般均衡。本文提出从投资者行为和风险的角度来认识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并据此将50年来资产定价理论分为投资组合理论、传统资产定价理论和行为资产定价理论三个主要阶段。本文还具体分析了资产定价理论三个阶段中的投资者行为和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