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成都科技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合作编写的《高校理工科科技情报检索课程教材(初稿)第二篇:科技文献检索》一书,已经出版.该书是去年六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全国高校图书馆科技文献检索讲习班"所用教材中的重点部分,全书十八章,五十余万字.内容具体详细,结合实例,注重实用,学员反映较好;可作理工科院校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科技人员、图书情报人员的参考读物."情报爆炸与述评文献"一文是该书十八章中的一节,摘登于此,以飨读者,欢迎读者提出意见,供作者进一步修改.  相似文献   

2.
<正> 1.出纳员署名法.高校图书馆图书多,流通量大,出纳员也多,免不了有些差错.实行署名法,即出纳员在书卡上签上自己姓氏(借书时用拼音字母,还书时用汉字),加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并能自觉地做到书、卡、号三对照.这样,避免出现差错,控制超借数字,由过去的"一有差错,人人有份",变为"责任落实,赏罚分明".2.建立图书拒借登记簿.此簿的建立,体现了图书馆工作的服务性和协作性.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行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自己的理想,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巨大的挑战。1931年阮冈纳赞提出图书馆学五定律,指出“书有其用”“人有其书”“书有其人”“节省时间”,以及“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这充满理想主义的五条原则,是博尔赫斯“图书馆是天堂模样”的最好诠释,然而它其实一直是一个梦想,直到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在我小的时候最幸运的一件事儿就是我家与抚顺市图书馆为邻,彼此间仅隔一条马路,这让我受益匪浅.虽然如今已经年近半百,可每每回忆旧事,总要忆起图书馆,尤其是图书馆里那"静". 无论街面上如何车水马龙或人声鼎沸,走进图书馆你就会立刻感受到那里的"静".一进图书馆的大门是贯通的大厅和借书处,即使这里总是有人在走动,可也是井然有序地"静".人们所能听到的也就是那细微的翻检目录卡片的声音.如果有人不小心把那装有卡片的抽屉推拉得发出了声音,肯定会引起他人的注意,原本算不上动静的动静,在这种"静"地就算得上"震动"了!当年吸引我悄悄溜进那里的并不是书,就是儿时对那"静"的好奇.  相似文献   

5.
阎燕子 《图书馆杂志》2007,26(10):93-94
"旧图书馆采文库式,取书的手续非常麻烦.阅书的人不能亲自拿来.只能在目录里查出书名填在单子上叫管理员拿来.若是拿来的不合用,又要按以前的手续去换."这段话让我不禁想起在陕西家乡读初中时借书的一段经历.  相似文献   

6.
由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成都科技大学图书馆合作编写的《高校理工科科技情报检索课程教材(初稿)》是为今年五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全国高校图书馆科技文献检索讲习班"编写的教材,共分三编:情报检索基础知识;科技文献检索;数据与事实检索.本教材在编写时力求结合实例、注重实用,具体详细,可作理工科院校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参考书,也可作为理工科院校教师、科技工作者、图书情报人员的参考读物.本书的发行征订工作由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进行.这里先摘登其中的两节,以飨读者,欢迎读者提出意见,供作者进一步修改.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工作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文献的搜集和管理;二是馆藏文献的利用.前者是图书馆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后者是图书馆的工作目的.图书馆工作兼有科学性与服务性.科学性体现在藏书体系的建设、馆藏文献的组织管理及开发利用等方面;服务性体现在"为人找书"和"为书找人"的过程中.二者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图书馆怎样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呢?  相似文献   

8.
李华阁 《图书馆学刊》2002,24(Z1):70-71
印度图书馆学之父--S.R.阮冈纳赞在1931年出版的<图书馆学五定理>中指出:"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9.
在实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过程中,不可忽视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作用.用图书馆构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无论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信息社会人才的素质养成,还是在高校扩招背景下的矛盾舒解等方面,意义重大."形成合力-引导激励-搞好服务"是发挥其重要作用的途径.测定效果的假设性指标可能是:图书馆利用率;专业文献的利用率;新旧文献利用率比较以及学生在毕业论文中"鸣谢图书馆"的比例.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0.
预约书服务是图书馆在新时期开展的一项业务.其优点在于节省读者的时间、提高图书的使用效率、有利于图书数据库的管理及采购人员对热门书的了解和补充.通过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预约书管理工作,发现其存在如下问题:不方便读者取预约书;预约书容易放错地方;预约期限过长而影响热门书的借阅.对于以上问题进行改进的预约书管理工作大大方便了读者、杜绝了预约书放错地方的现象、便于预约书的统一管理、提高了热门书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图书馆日常工作中,读者丢书时有发生,丢书赔偿约定俗成.丢书赔偿有两种方式:一是赔书,即读者用相同图书偿还图书馆;再就是赔款,即根据图书馆有关遗失图书赔偿规定,赔付一定金额补偿馆藏损失.  相似文献   

12.
小小图书馆藏书章似乎是一隅被人遗忘的"角落":一些新建图书馆富丽堂皇,美观诱人,可其藏书章的样式,却还停止在过去的老面孔上,使用着公章式"巴巴饼"的圆形藏书章,分不清究竟是行政用章,还是馆藏业务用章,再加上某些同志忽视印章艺术,弄得书脊、书脑、书口、书根处斑斑点点,花里胡哨,把应有的美感破坏殆尽.那么,什么样式的印章适合图书馆藏书呢?笔者认为方形篆刻印章好.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较理想的大家公认的书次号,有的馆用财产登录号,有的用种次号或著者号等。登录号,有不需查重,永远不发生重号,取号时不必动任何脑筋,照抄登录号无讹的优点。但它不能把同类同著者的各种著作集中在一起,就是同一种书的复本也不能集中,因此图书馆一般不采用它。种次号是按自然顺序编号,取号简单,容易掌握,并且号码简短(一般只有二位数),有利于取书和归架,并能集中同一种书的复本。但同类同一著  相似文献   

14.
人的一部分,是由他所读的书构成的.书是一个人成长与进步的阶梯.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当今社会甚至患上了"成功焦虑症",以至"成功学"大行其道.曾有一条微博调侃道:"今天早上十岁的儿子在早餐时问我,‘我想读一些大人的书,教人成功的书,我要比爸爸还成功.’"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提出职场忠告,"其实成功都是偶然,不可复制,所以没有什么经验真的可以总结,不要相信所谓成功学,失败的教训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不怕犯错,但是只有不断总结才能避免同样的错误,学习其他人的失败案例对于创业者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当然更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 从平凡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真正值得借鉴的经验正是"不要相信所谓的成功学",善于学习、提升能力才是职场成功的王道.  相似文献   

15.
好像并不是很久之前,明儿还常要我开车带他去市立图书馆,找些比较冷僻的书查资料;现在他交报告只须坐在电脑前一"上"一"下"--上网、下载,就大功告成了.至于我的丈夫,更是早就免去了进图书馆的麻烦(当然,找不到人的时候,他也就不能用"上图书馆查资料去了"作为藉口).自从有了"网路"这样东西,在我还没来得及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之前,电脑似乎就成了他们父子俩的虚拟图书馆.  相似文献   

16.
诗境的隐约迷茫伍立杨古诗中,我们常能看两字同义,但用此字则稳,而用彼字则不稳的情况,譬如“庭臬木叶下”可作“庭臬树叶下”,而“云中辨烟树”,可作“云中辨烟木”。这二条诗句,显然以每一条的第一句为稳当妥帖,何也?细品其中细微差别,则第一条以近取远,前一...  相似文献   

17.
种次号与其它书次号相比,由于它在取号时不变字形变化或读音不一的限制,而且编号方法简便,分编人员容易掌握,加之符号单纯、简短、准确、比较适合分类排架的要求,因而它是我国图书馆界特别是中小型图书馆使用得较多的一种书次号。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同类中同著者的不同著作不能集中;取号既无规律可循,又无助记性,不仅给号不易(给号时必须查目录或种次号记录卡),读者检索  相似文献   

18.
<正> 在所谓"知识爆炸"的今天,各种形式的文献越来越丰富.但象我们这样的图书馆,目前还是以收藏图书、期刊一类印刷的资料为主,服务的主要手段还是图书馆和期刊.一个好的图书馆不仅要求有一定数量的藏书,而且主要看其藏书的质量.然而更重要的是看其图书资料的利用率,也就是说,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是要努力做到"书尽其用".过去,我们馆由于馆舍紧张,业务基础差,规章制度不健全,使图书资料利用率不高.1984年春开始,我们采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员的基本价值观--为人找书为书找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论述了"为人找书,为书找人"是图书馆职业最简明的表述,是图书馆员的基本价值观.分析了"人"、"书"、"找"的地位和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 (四)让我们以"环链"——图书馆学系(T_3)→图书馆学(T_2)→图书馆(T_1)为例以折:在上述"链环"中,T_3、T_2、T_1各自的深度、广度呈现递次性的包容系联.于是,我们可作如下理解.即图书馆学研究的对象不宜纯为图书馆这一文化机构的现有活动所限.抹去旧有的观念划痕,图书馆学也不再单纯是"与通过图书馆及图书馆的管理去收集、存贮和分发书写记录或印刷记录有关的知识分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76年版《文献与情报工作辞典》(Terminology of documentation)].自然,以文献信息交流为宏观领域,图书馆学系的教学及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