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慧苑音义》时距初本《说文解字》相近,其释义引《说文解字》122条,与今本《说文解字》比较,有31处异文、误引现象。以金藏《慧苑音义》为底本,参以今本《说文解字》及其他字书,考校因古今字、正字俗字、音近形混等原因致讹现象,了解慧苑时语音文字面貌及传抄篡改致讹现象,同时为今本《说文解字》提以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兰 《教育教学论坛》2012,(33):196-197
《说文解字》中的古文是什么文字,来源如何,具体数目有多少,这些问题历经几代学者研究讨论,众说纷纭。本文在综述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说文解字》中的古文是一种简帛文字,是先秦以前简册文字的转抄材料,来源于以孔子壁中书为主的一类古文经。  相似文献   

3.
《说文》古文"甲"释义献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文解字》古文“甲”的释义有两种传承体系。两种体系的共通之处在于都赞成“成于木”,都出现“始”、“见”、“成”三个标示事物发展阶段的动词,以这一共通之处和“十”乃“甲”之假借的既有论断为前提,从汉字实际书写的角度出发,论证对《说文解字》古文“甲”的解释中“千”字为“屮”字之讹误,从而得出《说文解字》中古文“甲”的释义实为“始于十(甲),见于屮,成于木之象”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尔雅》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训诂专著,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而是杂采几代多家训诂材料汇编起来的。在《尔雅》文本传抄、文献征引、后世字书储存的过程中,《尔雅》用字会发生各种变异。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同形字。新产生的《尔雅》用字可能与其他字书或文献用字同形,也可能与《尔雅》其他名物词用字同形。本文仅就后一种现象进行讨论,同时指出《汉语大字典》在义项收录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康熙字典》对:占文的搜罗可谓宏博。全书十二集,列有古文的字头近一千三百个,所收录的古文异体更多达二千二百字。经过梳理,发现它们与字头之间不只是异体字的关系,还有假借、同义换读等关系。在利用《康熙字典》古文材料时,一定要细加甄辨,查明真伪,区别对待这些材料,发挥其在古文字研究中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也是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和反映,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共收录了115个马部字,折射出我国古代相马文化和马政文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说文解字注》中的“汉人”一词收集关于汉代词汇用例,并予以整理、分析,将所收集的汉代词汇从文字的角度分为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双音节词、古文今文等几类,为了进一步研究汉代词汇的全貌提供一些可靠材料。  相似文献   

8.
《春秋毂梁传》在先秦时代即有古文文本流传。现存诸书所引许慎《五经异义》称《春秋毂梁传》无一以“今”字冠于其上者。可证在东汉许慎、郑玄所见之《春秋毂梁传》为古文文本或源于古文文本的今文本。也就是说,在东汉存在古文书写的《春秋毂梁传》文本或源于古文文本的今文本。该文本的来历现已无从考证,但东汉存在古文书写的《春秋毂梁传》文本或源于古文文本的今文本,作为一条旁证可以证明在先秦时期《春秋毂梁传》很可能已有古文书写的文本,否则,东汉存在的古文书写的《春秋毂梁传》文本或源于古文文本的今文本从何而来?在没有汉代作伪的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东汉存在的古文书写的《春秋毂梁传》文本或源于古文文本的今文本,只能是源于先秦的古文文本。  相似文献   

9.
《说文解字》系东汉许慎撰,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书.”《说文解字》的研究对文字、音韵、训诂,考古、科学技术史等学科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至于把《说文解字》和方言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还不多,前人有马宗霍著  相似文献   

10.
《字汇》以前字书改进《说文》部首的努力中国编纂字书的历史始自东汉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说文》以前的字书,《苍颉》残篇和《急就篇》均按照意义类别编排。《说文》在编排上大有突破,创立了“分别部居,不相杂厕”,“建类一首,据形系联”的编排原则。这些原则给后代字书的影响非常之大,成为历代编纂字书的楷模。  相似文献   

11.
古文漫步     
本次"古文漫步"我们从《世说新语》中选了三个片段。《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所写的志人笔记。刘义庆是个贵族,雅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世说新语》分三十六门,记载汉代到东晋士族文人的言谈举止和种种轶事。语言简练,描写生动。  相似文献   

12.
《康熙字典》与《说文解字》在部首归并上的差异反映出《康熙字典》在部首归并上不以揭示汉字结构的学理性为主,而以检文索字的便捷为重,从而扩大了字书的影响,丰富了字书的使用,是我国辞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3.
《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是我国第一部按照六书理论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本文从类别分类和编排体例两个方面对《说文解字》的“酉”部字进行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4.
怡然《古文浅释(临江之麋)》,原刊《自修》1938年第22期。作者另有《古文浅释(说虎)》、《古文浅释》、《古文浅释(乌鲗)》、《古文浅释(蜂与蟹)》、《古文浅释(滕王阁序续)》、《古文浅释(滕王阁序续完)》、《古文浅释(工之侨献琴)》、《古文浅释(弄猴)》、《古文浅释(赠赵良冶序)》、《古文浅释(卖油翁)》、《古文浅释(观渔)》、《古文浅释(祭鳄鱼文)》诸文刊于《自修》。生平事迹不详。  相似文献   

15.
怡然《古文浅释(临江之麋)》,原刊《自修》1938年第22期。作者另有《古文浅释(说虎)》、《古文浅释》、《古文浅释(乌鲗)》、《古文浅释(蜂与蟹)》、《古文浅释(滕王阁序续)》、《古文浅释(滕王阁序续完)》、《古文浅释(工之侨献琴)》、《古文浅释(弄猴)》、《古文浅释(赠赵良冶序)》、《古文浅释(卖油翁)》、《古文浅释(观渔)》、《古文浅释(祭鳄鱼文)》诸文刊于《自修》。生平事迹不详。  相似文献   

16.
古文经学     
《现代语文》2007,(9):110-110
古文是指战国时的六国文字,与汉代通行的隶书不同。古文经是指躲过秦火焚书大劫的私藏或秘藏的典籍。一说据《汉书·景十三王传》:河间王刘德在民间搜集古籍,得到“古文先秦旧书”;另一说据《汉书·艺文志》: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刘馀扩建宫室,拆除孔子故宅时,从鲁壁得到《古文尚书》、《论语》等数十篇,“皆古字也”。刘歆(约前46年-23年)校理秘籍,发现古文经传,建议朝廷设置《古文尚书》、《毛诗》、《逸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位伟大的学者专家,一部传世不朽的学术巨著,都是时代的产物,无不浸润着时代的思想,佩覆着时代的色彩,打上时代的烙印。因此,我国东汉伟大的语言文字学家许慎及其《说文解字》亦是时代的产物;尽管这部在我国语言文字学史上居于显赫地位的专著,是以因形解义为主的,训释形、音、义的字书,也照样浸透着汉代的思想,佩覆着汉代的色彩,打上汉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18.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探求字的本义的字书,首创部首分类法,不仅阐释汉字源流,也反映当时的文化和思想。《说文解字·雨部》字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关注。从雨的含义和字形演变入手,归纳整理字形构造、意义分类,进而窥探《说文解字·雨部》46个字的基本面貌和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怡然《古文浅释(临江之麋)》,原刊《自修》1938年第22期。作者另有《古文浅释(说虎)》、《古文浅释》、《古文浅释(乌鲗)》、《古文浅释(蜂与蟹)》、《古文浅释(滕王阁序续)》等文刊于《自修》。生平事迹不详。  相似文献   

20.
怡然《古文浅释(临江之麋)》,原刊《自修》1938年第22期。作者另有《古文浅释(说虎)》、《古文浅释》、《古文浅释(乌鲗)》、《古文浅释(蜂与蟹)》、《古文浅释(滕王阁序续)》等文刊于《自修》。生平事迹不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