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能集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准确、新颖、深刻三位一体的立意成为学生加强思维品质训练和培养的首要目标.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尤其要在立意新颖上多下力气.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作文出彩首先取决于立意的新颖、中心的鲜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在品悟生活中产生智慧火花,在阅读报刊时尽情畅想多彩未来,在激情辩论中激发动笔写作的兴趣。所以说思维训练是作文教学的根本,强化思维训练对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起着关键重用。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宽松环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人而异,根据教学环境运用思维方法;坚持不懈,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就一定会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薛云平 《考试周刊》2014,(76):53-54
"意",文之先也。"意"是"文心",是"灵魂",也是作者内心意愿、精神的需求。作文质量之高低,价值之大小,衡量的关键就在立意的优劣,但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不注重立意。因此,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在作文写作时三思而行,确保文章立意正确、集中、新颖、深刻。  相似文献   

4.
作文贵在创新,创新贵在立意高远、深刻独特。然而,在高考应试的压力下,在学生为了达到分数最大化的诉求下,教师在作文立意教学过程中往往追求立意的平稳性、快捷性,而忽视了立意的深刻性、独特性。针对当前学生作文立意过于肤浅、缺乏个性、模式化等问题,教师在作文立意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发散思维的教学方式,通过发散思维流畅性的训练、变通性的训练、独特性的训练,从而使学生作文立意更深刻,更具个性。  相似文献   

5.
徐建勇 《考试周刊》2013,(94):41-42
学生作文一定要追求思想的深刻性,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深度的培养。在作文立意方面,教师应加强思想的深度训练。学生作文应体现时代的特征与风貌,内容和结构应讲究"深度"。学生写作语言的运用与表达应力求深刻。  相似文献   

6.
作文立意,即写文章确立主题.我国明末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十分重视文章立意,因为文章的优劣成败主要取决于它.今天,占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立意是其难点,更是重点,这是大家的共识.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紧紧抓住"立意"这个重点不放,在整个作文教学的系列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写作时动笔先立意、立意要"三思"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正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作文写作最忌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目前,初中生的作文学习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学生、教师。思维训练模式在这方面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一、作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1.传统的作文教学呆板,毫无新意。如今,大多数学  相似文献   

8.
话题作文不设置审题障碍,其思维特点是全方位开放。于是不少教师忽略了话题作文的立意训练,以为审题立意已无关紧要,殊不知这正是训练学生写作思维的良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契机。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由此可见立意是多么的重要。那么,什么是立意呢?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立意有哪些要求呢?鲜明,准确,深刻,而且要新颖。其中准确、鲜明是基本要求,深刻、新颖是较高要求。现在我们进行较高层次的立意训练——话题作文多角度立意训练。“条条道路通罗马”,让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  相似文献   

9.
<正>创新是写作的力量源泉,是文章永葆生机的根源所在,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亦是如此。学生们总在作文题目中读到"立意新颖"的要求,优秀作文的评语也经常出现"构思新颖巧妙"的话。学生不禁会问:如何做到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呢?我认为,这些都无外乎两个字:创新。只有进行创新写作,才能让学生在作文时独占鳌头。教师教学生进行创新写作,我认为应该从如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园丁笔会     
审美能力是影响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写作能力专门训练,又要重视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把审美教育贯穿于写作教学的方方面面。立意是文章的核心、灵魂和统帅。要使立意正确、深刻、鲜明、新颖,作者就必须有对生活美的感受生活本身所蕴含的本质。实践证明,学生的审美能力越强,辨别美丑的能力就越强,正确的是非观念和人  相似文献   

11.
文以"意"为主,可是某些中学生作文时往往不注意立意。因此,有必要指导学生立意要正确、新颖、深刻、有创意。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习作立意是关键。要使作文的描写细致、中心突出、内容具体、选材新颖、构思巧妙就必须在作文训练中加强学生作文立意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正"意在笔先",写作文,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在写作上,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等。写作中对立意的一般要求为"思想健康""新颖""深刻"。然而,正是对于这三组关键词的狭隘或过度理解,导致很多学生作文沦为"假大空"。通俗地讲,所谓立意深刻,是写作时不就事论事,浮于表面,而应该在作文中表现为能揭示事件或事物所包含的深刻  相似文献   

14.
所谓"最佳立意",是指文章所立之意与文章内容达到高度和谐统一,取得深刻、新颖效果的立意。从近年高、中考学生作文看,无立意或立意错误的学生并不多,较为普遍的是立意一般化,达不到深刻、新颖的高度,使其作文缺乏竞争力。究其因,是这些学生没有切实掌握作文立意的审美标准和基本方法,缺乏立出深刻、新颖之意的能力。怎样才能立出"最佳之意"呢?  相似文献   

15.
周永刚 《现代语文》2014,(10):138-139
立意就是要为作文明确一个正确、深刻、新颖的主题思想,是评价作文的基础要素。有些学生的作文文采不错,语言华丽,段落安排合理恰当,甚至还有不少亮点,但是最后的分数却较低,而导致这些学生作文分数低的因素在于作文立意的失误。学生作文立意的偏失有三种情况:一是作文主题负面消极,比如崇洋媚外、轻视我国传统节日、崇尚奢侈品,批判勤俭节约等;二是作文立意“老生常谈”,比如写“我的妈妈”还是写自己生病了,妈妈是如何不辞劳苦、丢下工作精心照顾自己的,依然采用别人写烂了的话题,人云亦云,肯定得不到高分;三是立意分散,找不到主题。学生以为作文字数写的越多越好,洋洋洒洒写了许多,却没有深入地把一个主题剖析清楚,立意不明确,再多的语言表达也算不上一篇优秀作文。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帮助学生找准作文立意的切入口,教师要把作文立意的学习和指导作为高中作文课的重点内容,学习中要注意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重视作文立意技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侯守斌 《学子》2014,(2):67-69
<正>"意在笔先",写作文,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在写作上,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等。写作中对立意的一般要求为"思想健康""新颖""深刻"。然而,正是对于这三组关键词的狭隘或过度理解,导致很多学生作文沦为"假大空"。通俗地讲,所谓立意深刻,是写作时不就事论事,浮于表面,而应该在作文中表现为能揭示事件或事物所包含的深刻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想说的话",强调作文的真实性.学生的生活是真实的,情感是真实的,那么写出来的文章理所当然是真实的.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发现充满真情的作文素材,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精彩的生活,抒发真情实感? 一、从课堂入手,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 我们的语文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是学生写作的典范.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光要让学生读懂文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写作方法,哪怕在一篇文章中只学到一点,对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收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有利契机,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看到立意新颖的篇章段落,指导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训练;遇到构思巧妙的课文,指导学生进行谋篇布局的训练;碰到独特的构段方式,可穿插进行仿写训练;看到语言优美的段落,可引导学生品味赏析,进行迁移训练,让其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
作文既是一种语言训练,又是一种思维训练。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并举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审题立意则是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审题思路顺、方法对,是立意新颖的前提,立意是审题的必然结果。要想立意新,必须审题清。怎样才能把审题与立意有机地融为一体呢?1.抓关键词语审题立意。抓关键词语审题立意可以培养学生驾驭题目(驾驭材料)的能力,可使学生学会概括问题、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开拓思路,发展智力;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提高作文的意境。以1991年高考作文试题“近,墨者未必黑”、“近墨者黑”为…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中,教师常为学生作文水平难以提高而着急。而让学生对原有的作文进行一些升格训练,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作文升格,就是从作文的立意、选材、文体、结构等方面,全面提升作文价值的一种训练方法。这已经引起了广大老师的深入探究和学生的重视。一、立意准确深刻1、立意准确显豁立意准确一直是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学生平时写作不能不在这方面下功夫。作文的立意不仅要准确,而且还应该在行文时将其显豁地展现出来,也就是说你要让阅卷人快速清晰地“看到”你的立意,尤其是考场作文,意旨与其含蓄朦胧,不如直接鲜明。2、善于把文意写透优…  相似文献   

20.
正作文教学乃系统工程,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全局观,做好初中三年作文统筹安排,同时教学中体现一点辩证法,走好作文教学"放收放"三部曲,在"放收放"的过程中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螺旋式上升。第一部曲:孩子,你大胆地往前走——去掉锁链,自由的舞蹈,写放胆文。初一学生就像刚走路的婴儿,父母不必教孩子走路的技巧和规矩,父母要做的就是激发孩子迈步走路、不用人扶的勇气。教师不要给孩子设定框框,不要讲什么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