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查健 《四川教育》2023,(18):16-18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不可避免地会就儿童教育问题发生一致或不一致的冲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家庭教育一致性冲突的主体关系,以功能冲突理论为基础探讨家庭教育一致性冲突的正功能和负功能,并从观念转变、依托结构、素养提升、契约精神、沟通交融、社会支持几个方面为家庭走向积极的教育冲突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适度的批评惩戒是推动教育的另一个轮子。教育部以文件形式确认适当的批评教育是班主任的一项合法权利,其在引发社会热议的同时.更是暴露了当下德育工作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包括家庭教育重智轻德、学校德育与智育错位以及教育处罚制度的不完善等.  相似文献   

3.
教师惩戒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组成部分,与社会各环节密切联系。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常出现惩戒方式随意、惩戒态度谨慎、惩戒效果堪忧等消极惩戒的问题,基于嵌入性理论视角分析,教师惩戒“脱嵌”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嵌入缺失、关系嵌入失衡、认识嵌入片面。改变教师消极惩戒的困境,应在制度嵌入上完善教育政策,在关系嵌入中实现平等共生对话,在认知嵌入中提升教育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有助于推进现代法治社会建设。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以立法明确法治教育目标,设立专业指导机构,提供经费支持,为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提供制度保障,完善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主要途径,积极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注重实践养成,优化育人环境,加强育人载体建设,构建环境载体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5.
与正面教育一样,惩戒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多维困境中的教育惩戒,需要坚持"法-理-情"立法逻辑与"情-理-法"实践诉求相统一,做到情理法三尽,确保教育惩戒合情、合理、合法,以回应社会的道德期待与公众的伦理要求,实现有温度、有精度、有力度的教育惩戒.  相似文献   

6.
张宏炜 《林区教学》2020,(3):112-114
国家已明确要制定教育惩戒权的实施细则,这在法律方面为教师惩戒权提供了保障。但是,教师惩戒学生面临的困境来源于自身、家长及社会等多方面。解决教育惩戒的实施困境,离不开教师对教育惩戒的正确认识、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与支持。  相似文献   

7.
教育惩戒有自己的边界和向度,教育者必须全方位认知教育惩戒,才能在实践中合理作为.精神向度是教育惩戒的重要认知视角,培育学生精神是教育惩戒的重要目的,现实教育惩戒的很多问题与其精神向度方面的关注不足有关系.从精神维度出发,教师在行使教育惩戒权时,需要从多方面关照学生的精神世界,既要让学生在惩戒中感受到温暖,也要用惩戒照亮...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遭受不法侵害的形式多样,遭受不法侵害的风险增加。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大学生契约精神具有紧迫性。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有利于保障大学生权益,有利于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有利于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需要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法治教育的实效以及多部门的联动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学生面临极大的学习困境,主要表现为学习准备不足、学习过程自觉性不强、学习结果的自我意识薄弱等.造成农村学生学习困境的原因,主要源于教学教育资源存在问题、家庭教育力量配合不足、学校管理评价机制僵化、农村教师教育面临困境、教师固有观念难以改变等.解决农村学生学习困境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突破农村社会资源、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教师教学等各方面限制,完善农村新课程改革实现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家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呈现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更多地是由于国家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缺乏正确有力地指导,笔者认为要想解决家庭教育中现存的众多问题,必须要建立起国家、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对家庭教育进行有效指导,以保证家庭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奠基作用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教师惩戒是当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我国教师惩戒却逐渐步入不敢管、不愿管与不会管、不当管的双重困境中.造成教师惩戒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立法层面的缺失、社会层面的非理性认识、家长理解的偏差、教师自我定位不准等多重因素,而要突破这一困境,也需要多维助力:加强立法工作、社会和家长观念转变、提高教师自身...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面临着教育空间的阻隔、时间的错位、主体的缺失、文化内涵的缺失以及过分依赖于学校教育等问题与挑战。面对家庭教育的这些问题,家长需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文化,重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维护,逐步改变家庭教育的观念,注重家庭教育的学习,同时社会提升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育惩戒的依据是合法社会化、教育公正和教育权力.其历史演进经历了古代教育惩戒、近代教育惩戒和现代教育惩戒三种形态,逻辑是从自然权利演进为社会权利再演化为法定权利,不同历史时期的形态特征与儿童身份地位、师生权力关系和教育价值文化密切关联.未来教师教育惩戒的主体形态将以柔性的象征性惩戒为主,而面向需要特殊指导的学生以及严重行为问题的惩戒,将由专职教师和包括学校在内的专门机构来实施.  相似文献   

14.
教育惩戒是教育领域长期关注和备受争议的问题,教育惩戒“惧用”与“滥用”现象频发。教育部对此作出立法保障,但教育惩戒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法律支持,更要确保实施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关怀教育理论构建了充满关怀和爱的教育新模式:重视学生情感历程,提倡建立师生间的关怀关系。为解决教育惩戒难题,可从关怀教育理论视角出发,把握教育惩戒“以双向互动为形式、以关心为情感纽带、以育人为最终目的”的关怀性内涵;明确教育惩戒互动性、连续性、情境性、情理交融性的特征;探索实施关怀型教育惩戒的路径:教师应树立关怀型教育惩戒理念,师生需共建关怀型师生关系,社会、学校、家庭要协同共助教育惩戒落实。  相似文献   

15.
推进幼儿家庭教育革新,需要家长走出传统家庭教育的误区,转变教育观念、与孩子的关系以及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6.
作为对学生越轨行为的规治手段,“教育惩戒”源于学界对体罚、惩罚现象的批判。伴随教育惩戒的权力失落与呼吁回归,其发展经历了戒尺文化阶段、人道主义阶段、全面抵制阶段,到目前的立德树人阶段。这一历程不仅受制于社会进步和先进教育思潮的作用,历史发展和社会结构变迁也成为教育惩戒权失落与回归的浓厚底色。如今,教育部已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纲要并正式施行,学界也从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教育惩戒的价值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证,但教育惩戒仍缺乏实践土壤,面临惩戒手段失当、惩戒程度失准、惩戒对象失变和惩戒干预失重等多重困境。而要促使“惩戒”向“教育惩戒”转变,真正实现为教育而惩戒,使惩戒遵守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需要促进教育惩戒的合法化、加强教育惩戒的合目的性、规制教育惩戒的合伦理性、追求教育惩戒的艺术性。这些或将成为教育惩戒落地生根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国家干预家庭教育的重要手段,家庭教育令签发的目的在于促进家庭教育、保护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法律规范的实施需要、司法社会化的客观趋势和对法律实施成本的控制共同构成家庭教育令的司法动因。家庭教育令的程序属性包括适用上的依附性、审理上的非讼性和权利保障上的可救济性。在个案层面家庭教育令具有恢复功能与惩戒功能,在社会层面家庭教育令具有指引功能与预防功能。基于此,应当以法院为家庭教育令的唯一签发机关,以概括式立法模式扩大家庭教育令的司法适用场域,以修复家庭教育法律关系为目标重塑家庭教育令的审判机制,规范家庭教育令的执行主体与内容,并构建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要取得成功,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但人们往往忽视不当家庭教育给素质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前家庭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给素质教育带来的影响表现为片面发展和缺乏生存能力,这些都是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等教育和管理主体以法定的教育惩戒权为依据,以法定限度内的惩罚为手段,依法对损害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作出否定性、不利性和制裁性的评价,在制止其错误行为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引导。教育惩戒是教育生态的客观要求,是惩戒性教育评价的实践形式。在我国,教育惩戒还反映了特殊的国情需要和教育现实需要。实施教育惩戒,应遵循教育性、合法性、多样性、伦理性等原则,在实践上推进教育惩戒法治化建设,正确定位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角色,规范学校的惩戒方案制定以及引导家长理性参与学校监督。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需要爱和关怀,诺丁斯的关怀伦理为教育惩戒提供了新的视域.基于关怀伦理的视角,教育惩戒需以尊重和接纳学生为前提,以追寻幸福作为根本出发点,以自由作为理性范畴,以责任作为人本之基.关怀视域下的教育惩戒具有关系性、延续性、关怀性等特征,在实施教育惩戒时,需要遵守以人为本、适度比例、因材施教、因时制宜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