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事实与价值的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可以定义为"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与活动等多种途径,陶冶儿童性灵,使之形成良好的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与品德及行为能力,成长为完整健康之人的教育过程".这种领域的教育具有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等课程性质,与其他教育领域相辅相成,并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一样,都要求教育者建立整体教育、整合教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情感发展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教师可以选用一些优秀的绘本故事,借助绘本故事和图画内容,作为幼儿情感教育的素材。教师要合理挖掘绘本中的情感元素,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情感目标,设计好教育目标、教学环节,优化情感体验,以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适时的教育,帮助幼儿培养健康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受教育权是学前儿童应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其保障有赖于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是学前儿童受教育权保障的原生性责任主体,应为学前儿童创设适宜的成长环境,并进行教育启蒙。政府是学前儿童受教育权保障的次生性责任主体,应加强制度建设以确保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并提供充分且优质的教育供给。社会是学前儿童受教育权保障的补充性责任主体,应为学前儿童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并为其学习与成长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之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前儿童的绘画是溶入其自身情感及其表象,通过儿童内在自我建构形成的一种自我表现形式。学前儿童绘画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反映,是儿童的发展水平的一种表现。学前儿童绘画教育必须在尊重儿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在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和为儿童绘画提供有效帮助的两极动态变化之间加以调适,使之趋向平衡,使儿童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舒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学前儿童学习英语已经普及,学前儿童的情感和智力发育尚不成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比其他学习者更容易受外语学习焦虑的影响。为及时有效疏导学前儿童的外语学习焦虑,教学前一定要对所教学前儿童的认知和情感有充分了解,教学中要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对待儿童应宽容待错、含蓄反馈,教师行为应有移情效应、威信效应和期望效应。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师具有学前儿童指导意识,掌握科学、合理的学前儿童指导方法,对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学前儿童良好行为的塑造、社会能力的提高和积极情绪情感的形成等都离不开幼儿教师适宜、有效的指导.本文主要从学前儿童行为指导、学前儿童社会能力指导和学前儿童情感教育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学前儿童的汉字认知能力的培养在语言教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其在语言方面有它独特的发展过程,笔者对3——6岁学前儿童的汉字认知能力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旨在更好的提高学前儿童认知汉字的能力,为将来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社会情感学习的校本课程是社会情感学习整校推进中的重要一环,它直接与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提高关联,是推进的重要抓手。社会情感学习校本课程为传统的社会课程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课程形式多样,其中独立的社会情感学习校本课程在知识水平和能力要求上呈现纵向和横向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满足了他们不断变化的成长需求。本文结合具体课例对社会情感学习的螺旋式课程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感官刺激对学前儿童成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生物自然景观欣赏教学中的各类方法可以提高学前儿童智力和情感、美感感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情感教育理论研究者朱小蔓教授指出,情感教育要对儿童身体、智力、道德、审美及精神成长中的情绪与情感品质予以正向指导与培育,其研究成果对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影响深远。她的情感教育思想涉及儿童情感精神关怀、教师情感投入、教学与课堂中的情感关系、学校德育等方面,并深深影响着教育实践行动。在新时代背景下,建议学校德育觉醒情感,在情感教育理论指导下,进一步了解学生情感发展现状及趋势;做好学校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系统支持学生情感与道德发展;做好教师情感人格素养培养,提高教育效能;做好情感性班集体建设,指导学生成长;做好关注儿童心灵成长的家校共育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情感,认识、了解学前儿童这方面的发展,对于我们正确全面理解、把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趋势,更好地与学前儿童在心理上的交往,优化儿童生活精神环境,以及促进儿童心理更加积极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一、情感的涵义情绪情感是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对儿童心理、行为具有重大影响,它起着强烈而明显的动机  相似文献   

12.
社会情感能力是满足个体可持续发展和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小学阶段是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由低向高逐步发展的重要时期。视域重心的重合、特殊规律的补充以及成长价值的相通,使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为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打开理论新视野。其危机也是契机的核心理念对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启示在于,需要关注学生的真实际遇,挖掘、利用非连续性事件教育意义;善用告诫与号召,营造爱与信任的教育环境;注重生命体验,唤醒小学生社会情感学习内源性动力。  相似文献   

13.
幼儿期是一个人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家庭及幼儿园都应重视这一时期的情感教育。而作为"人生第一书"的绘本,对学前儿童的情感教育具有重要价值。拟从四个方面就绘本阅读对学前儿童情感教育的价值进行了分析,试图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及幼儿家长对该问题的高度重视,并鼓励他们在实践摸索中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以来,情感体验问题一直备受教育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现实中学前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心理与行为表现的反思,提出并阐释情感体验缺失这一概念,分析学前儿童情感体验缺失的原因,进而对改善这种现实的应对途径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又常常被忽略。在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道德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情感教育的提倡和实施势在必行。情感教育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情感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有效的学前儿童游戏,对于儿童的成长有显著的辅助作用。在传统幼儿教育中,常规的学前儿童游戏虽然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是其活动的类型、开阔性等对教学内容也有一定的局限,其对于儿童的成长并没有明显的意义。对此,本文详细分析一下学前儿童游戏在幼儿园教育当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形成的学习品质将伴随孩子的终身学习。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学习品质,让学前儿童能够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获得愉悦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前儿童学习品质培养的相关研究从很早以前就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开始重视学习品质问题,并且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这部分儿童到了合适年龄进入学校读书,由于其长期缺少父母的教育和陪伴,心理情感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初中是学生阶段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如果学生在初中时期的心理得不到有效发展,特别是情感教育的缺失,对于留守儿童终身的学习和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需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弥补留守儿童心灵情感的缺失,让其健康地学习和成长。  相似文献   

19.
“社会情感学习”是指个体在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建立社会关系、履行社会义务、完成社会工作而进行的情感领域的学习活动,其主要内容指向从事这些活动所必备的情感行为和情感技能。社会情感学习伴随着一个人的整个成长过程。教育是人的社会情感习得的最主要的途径,环境适应和社会交往是社会情感学习的其他重要途径。在中国基础教育面临深刻变革和转型的今天,加强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的一生之中,音乐是一门不可或缺的教育。音乐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对人们的心情产生影响,同时还可以通过音乐进行情感的交流。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与发展。本篇论文主要介绍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特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作用,以及该如何开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以期实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正常发展,并在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