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诗词教学如何调整,方能提升学生阅读诗词的质量与数量?关于诗词的阅读指导,可由诵读切入,先展示诗词韵律美;再基于感知诗意的方法,让学生看到诗词形象美;然后以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诗词意境美;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诗词群组阅读",让学生畅享诗词之美。引领小小学童开展古诗词阅读,首先应注重诗词审美教学。  相似文献   

2.
大凡优秀古诗词都有自己独特的意象,其含蓄之美也借助于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依靠想象走进作品的意境,身临其境去感受、触摸作者的心灵,让心灵得以陶醉,不经意中就背会了诗词。诗词的主旨,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让学生们分析和体会,从灵魂上受到洗涤、沐浴和净化,达到学诗的至高境界进而教书育人,才是我们的教育之本。  相似文献   

3.
大凡优秀古诗词都有自己独特的意象,其含蓄之美也借助于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依靠想象走进作品的意境,身临其境去感受、触摸作者的心灵,让心灵得以陶醉,不经意中就背会了诗词.诗词的主旨,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让学生们分析和体会,从灵魂上受到洗涤、沐浴和净化,达到学诗的至高境界进而教书育人,才是我们的教育之本.  相似文献   

4.
李媛 《教师》2010,(10):78-79
中国是诗的国度,天地精华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每一首古诗词都蕴涵着诗人们对家乡、对友情、对山水、对生活的深厚情感。而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就是在引领学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古诗词的意义。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引导他们从朗读开始,体会诗词的韵律美,品读鉴赏,领悟诗作的艺术风格.品读意象,感悟诗词的意象美、意境美。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诗的国度,天地精华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每一首古诗词都蕴涵着诗人们对家乡、对友情、对山水、对生活的深厚情感.而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就是在引领学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古诗词的意义.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引导他们从朗读开始,体会诗词的韵律美,品读鉴赏,领悟诗作的艺术风格,品读意象,感悟诗词的意象美、意境美.  相似文献   

6.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能够从小开始培养孩子学习我国的古典文化精粹,让孩子们感受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学习古诗词的前提是需要对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从本质上体会作者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古诗词一般篇幅较短,但是蕴意却颇深,因此在朗读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节奏和语感,包括诗词中的每个字、每个发音,这样才能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诗意。同时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采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7.
中华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何引导学生鉴赏品味古诗词之美,已是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全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展开论述:1.整体感知,探究诗词的情感美;2.捕捉意象,体悟诗词的意境美;3.反复诵读,揣摩诗词音韵美;4.斟字酌句,咀嚼诗词语言美;5.激发想象,欣赏诗词的画面美。实践证明,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逐渐学会自己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从而在诵读中感悟其中的美。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的语言美,提升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赏析能力。在探究作者炼字之美和辞格运用的过程中感受修辞美;在创设情境和追溯背景的过程中开展陌生化教学,体会古诗词的结构美;在比较分析和延伸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古诗词语言的象征性;这些都能使学生关注古诗词的语言,有助于构筑古诗词本真课堂。  相似文献   

9.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的语言简练生动,描绘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创设了明丽怡人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丰富的情感,流传千古,为人称颂。诗中的画面美、意象美、音乐美等与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审美的艺术价值很高。如果能在语文课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体验古诗词中本有的美感、诗意、情趣和思想,让学生学会去细细体味,那么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打下基础,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如何把美育渗透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组织教学活动,把美育巧妙渗透,让学生融入诗词,感悟诗词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一、理解诗词大意1.了解作者及其背景。古诗词是"诗人生活在情绪的流波中的影子"。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要注意让学生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还要了解诗词的语言、相应的表现手法以及与之有关的典故、成语等。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这方面的信息。课上采用学生汇报信息和教师补充介绍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对作者的身世、写作风格及时代背景等有总体的了解,为理解古诗词内容作好铺垫。  相似文献   

11.
一、了解背景,感受人文情怀一般而言,古诗词涉及内容比较丰富,如创作背景、作者心境、相关评价等。介绍和讲解创作背景,可以让学生了解诗词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好地领悟和把握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古诗词其实是作者人生感悟、情感变化的具体体现。优秀的诗词作品能够生动地体现作者的人生观和思想境界。因此,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内心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充分了解他们创作时的心情状态。如,教学《泊船瓜洲》,教师可以事先介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一个娱乐至上、网络无极、母语式微的时代,如何唤醒植根于学生血脉之中的母语文化?如何让学生去发现母语之美?如何开掘学生的母语习得本能?如何让学生找到回"家"之路?笔者认为,以古诗词为载体,开发"古诗词课程群",能让学生了解中华五千年灿烂历史,解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拥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吟诵是传承下来的一种中国传统读书方式,古代的私塾都是通过吟诵进行古诗词学习的,通过吟诵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诗词的内涵,熟读诗词,感受古诗词所具有的独特韵味,运用抑扬顿挫的吟诵节奏,营造一个美妙的诗词意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投入丰富的情感。本文主要探讨了吟诵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希望能够为我国教育制度改革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4.
古诗词鉴赏能力是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语文能力,近年来高考都很青睐她。高考古诗词测试的重点,是借试题来考测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感悟能力。所以,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领悟能力,已成为众多教师寻求语文突破的一个切入点。具体说,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加以强化:①感受诗人的情感美;②捕捉作品的哲理美;③领悟诗词的技巧美。  相似文献   

15.
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古诗词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有效载体。结合教学实例,从激发想象、诵读为本、整体感知三方面探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画面美、韵律美和意境美,以期能帮助学生在品味诗词的深远意境中汲取古典诗词的精华。  相似文献   

16.
正古诗词是一种重在抒情表志、体现意境的文体。在诗词品读的过程中,人们会注意诗歌的情境,"情"指的是诗歌能表达作者的情感,体现作者的志向,而"境"指的是诗歌的文字所展现出一种别样的意境,它能促使阅读者产生共鸣。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古诗词时要注重从情和境入手,在感受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感受诗歌中的情感。一、图,激发情感体验唐代诗人白居易认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古诗词时要注意这一点。可以  相似文献   

17.
李春红 《考试周刊》2012,(64):26-26
为使中学生更好地鉴赏古诗词.提高其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增进中学生对祖国浩瀚历史文化的了解.提升文学素养.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古诗词诵读的训练,感受诗词的音韵美;注重对诗词写作背景的了解,从而感受其情感美;注重诗文的拓展教学,进一步体会诗词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8.
古诗词鉴赏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会感悟诗词的蕴,其次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鉴赏知识,再其次要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正古诗词有其独特的魅力,然而初中学生的赏析能力不够,因此很难品味出诗词的优劣。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这些文化瑰宝。一、了解创作背景,把握情感情感是诗词的灵魂,然而不少学生在阅读诗词时却不知道该如何把握诗词的情感,部分学生会用一些套路去辅助欣赏,如歌颂祖国、歌颂大好河山、表现忧国忧民之情等。然而这样的套路化分析并不是真正理解诗歌的情感。教师在教学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选入课本中的古代诗词,大都是大家名篇,流传数十载甚至于数百载。这些诗词意境优美,感情丰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进行诗词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呢?一、增加学生的古诗词积累"据今人所作的统计,存世的唐古诗就有55000首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