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学校体育社团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让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技能练习的更加熟练,增强学生自信心,锻炼其意志。同时,体育社团是体育课堂的延伸,给学生更大的锻炼空间,对运动技能的习得和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认为,发展学校学生体育社团是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新途径,如何让体育社团的方法更有效,值得去研究,使之更易操作,更好的体现体育社团活动带来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孙亚华 《体育风尚》2023,(12):59-61
在当今社会,中小学体育社团活动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如何实现中小学体育社团之间的有效衔接,保持学生的运动技能递进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螺旋衔接模式为理论基础,探讨其在中小学体育社团之间的运用及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螺旋衔接模式的运用不仅可以维系体育活动的连续性,加强不同年级间的体育教学衔接,优化学生运动技能的递进发展,更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最后,本文还就如何优化中小学体育社团螺旋衔接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许在华 《精武》2012,(21):72-72,74
高校体育社团作为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对于促进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技术以及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丰富在校学生的课外生活和体育文化有重要作用。体育社团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丰富在校学生的课外生活,为学生搭建素质教育的平台,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体育社团特点,大学生体育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体育师友》2015,(5):59-62
<正>前言:体育社团作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进程中的衍生产物,既能保证学生在体育课、课外活动之余继续提高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保证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因此,高中体育社团的开展既是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促进人际交流的有效保证,也是学生从中学时代走向大学乃至成功走向社会的保证。我校体育社团自2009年开始,就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球类为重点开始发展,在"以点带面"全面发展高中体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体育评价体系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群体对参加体育课和增强体育锻炼的集体忽视。高校体育部门需要制定一套符合当代普通大学生运动技能发展水平的等级评价体系。文章通过研究,归纳出达标类项目、比赛名次类项目、比赛名次和达标类相结合类项目,共三类学生运动技能等级评价标准的制定策略,构建出体育教学、课余锻炼、体育社团、体育文化节、结合校内已有赛事和创设新型赛事等多种学生运动技能等级评价体系的实施办法等具体保障措施,将为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提升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体育运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然而目前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运动技能下降,不得不对学校体育的未来担心,本论文针对此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找出问题根源的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相应对策,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运动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7.
王德刚 《体育学刊》2013,20(1):68-70
“体育、艺术2+1项目”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要求高于课程标准对同一水平学段学生技能学习的要求,这决定了学校体育只有调整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才能顺利实现“2+1项目”目标.教师教学任务调整而其他教学要素不变的“专家教学模式”可有效发挥教师专项特长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部分课时学生按所选项目重新组成班级进行学习的“专选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得到系统而高效的运动技能提升.而“专项社团模式”可有效拓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载体,巩固学生的运动技能体系.专家教学模式、专选教学模式、专项社团模式逐阶递进且各有侧重,对稳步推进标准相对较高的“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体育课上所教授的运动技能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时间去练习。除了体育课、社团课、课间外,还需将体育练习延伸至课外,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真正熟练掌握技能。在实践中发现,运动APP能够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提高学生在课后练习的时效性。本文利用调查问卷法、数据分析法等,通过对区域内小学利用运动App进行体育课后练习调查和研究,试阐述在“双减”背景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运动App在小学生课后锻炼中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自学能力,是体育专业技术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学基础,探讨了在技术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运动技能自学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涛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6):721-723
体育社团在高校学生体育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学生群体性组织。社团活动形成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之间的纽带,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水平,推动了校内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也为加速校内体育工作深化改革提供一条新思路。本文以我国高校体育社团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发展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张巧欣 《体育风尚》2024,(1):128-130
研究探讨了中学体育社团建设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对中学体育社团建设现状和特点的分析,揭示了不同类型的体育社团、社团建设目标与原则以及社团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学生综合素质内涵及其重要性被深入探讨,界定了综合素质的要素,探究了其对个人发展和现代社会需求的影响。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中学体育社团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多方面影响。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学体育社团建设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为学校教育的优化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技工院校体育篮球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在全民健身背景下,开展技工院校体育篮球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研究。通过分析技工院校体育篮球课程教学现状,明确全民健身背景下技工院校体育篮球课程教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遵循个性发展,调动学生运动兴趣;搭建校园篮球文化平台;强化篮球社团指导与支持的教学实践策略,以期为培养更多具备篮球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人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以业余运动等级评价促进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内涵和意义进行探索。业余运动等级是全民建设战略下大众参与体育锻炼的一个可量化的锻炼参考指标,应用在体育社团中,可以有效激发广大体育社团乃至高校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具有丰富学校体育建设内容,树立目标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促进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如何以业余运动等级评价促进高校体育社团发展,该文提出了以目标为导向,制定符合实际的学校业余运动等级评价标准;以课程内外一体化为内容,做好课内外实施一体化顶层规划;以体育社团高质量发展为依托,以学校体育赛事为手段做好体育社团建设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张健 《体育风尚》2024,(1):62-64
初中阶段的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关于运动和身体锻炼,它在学生的自我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帮助学生培养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外,体育教育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发展机会。本文将深入探讨体育教学中的体验式学习,这一方法强调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实际体验来构建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和未来前景。通过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学习,初中生不仅能够在体育领域获得益处,还能培养出更全面的素质,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庄宏远 《中华武术》2022,(11):29-31
<正>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是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以学生的运动爱好和运动技能水平为依据,打破班级、年级、性别等局限,主要根据运动项目和运动技能水平来进行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活动。专项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为核心理念,以逐步完善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为目标,使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应用等方面得到质的提升。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奠定了基础,对学生终身体育行为有着积极的意义。带着优化教育的视角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予以理性思考,笔者认为,需要做好如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由兴趣、爱好、特长相同的学生组成的社团活动,对促进学生体能的提高,形成对某项技能的兴趣以及良好的休闲娱乐方式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社团活动更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了解并形成某项体育技能,强健体魄的一种活动形式。然而,学校层面的体育社团一般集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应加强对体育社团的管理,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以及社团民主化建设,实现社团建设和管理“质.  相似文献   

18.
“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效果,关系到国家大政方针,关系到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文章旨在了解大学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状况,扬长避短,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和提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如下:多数学生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涵义,并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口号熟悉;学生体质监测方面,有完备的器材、完善的记录、严格的程序及通报制度,测试人员组织管理有序,操作熟练,但态度一般;课堂教学很好地贯穿体质测试项目,学生能掌握1—2项运动技能,并且多数学生能够每天坚持30分钟体育锻炼;学校及学校体育社团有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及节日,学生活动内容以跑步、篮球和排球为主。建议加强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改善测试人员态度,培训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建立学生锻炼监督、评价机制,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建设,拓宽学生体育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19.
1 育教学的目的有别于竞技训练 众所周知,学校体育由体育教学、课余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三个部分组成。前两个部分面向全体学生,主要培养大众体育人群,促进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后一个部分面向少数具有运动天赋和才能的学生,主要为国家竞技体育运动培养高水平的后备体育人才。就体育教学而言,主要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必须从其健康意识、体育技能、身心素质发展、运动兴趣、体育品德、运动习惯等方面着手,依托于体育课堂教学、学校体育社团、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课、体育节或比赛作为活动载体,发挥体育教师的聪明才智,寻找出有效开展路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