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陈霞 《新闻窗》2012,(2):122-123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在省级及地市、县级地方媒体中尤其明显,这是新闻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新闻专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所谓的新闻娱乐化,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或尽量使硬新闻软化,……它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新闻娱乐化"现象的研究在中国已有十年,并取得了一批重要学术成果。本文基于现有文献资料,主要从研究内容方面对国内"新闻娱乐化"的相关研究进行全面总结。论文指出,国内的相关研究具有重复性高、水平层次低等特点,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丁晓旭  刘慧 《今传媒》2013,(2):142-143
戏仿新闻是将"戏仿"引入到新闻实践之中,对传统新闻进行"恶搞式"的摹仿,特别是针对社会热点事件与舆论焦点。戏仿新闻最为直接的两个特点是"假"和娱乐性。"假"是建立在一定事实依据之上,并非凭空杜撰,"假"只是呈现给受众的表象,传达的是新闻背后的社会问题及其根源;同样,戏仿新闻以一种娱乐化、戏谑调侃的方式"说新闻",在娱乐大众的同时暗含对社会严肃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娱乐新闻:跳出窠臼 注重包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新闻同质化泛滥的大潮中,娱乐新闻的同质化现象更加突出。娱乐新闻因其独具的不严肃性、趣味性、戏剧性、强烈的感情色彩等因素促成了"炒作"的行为与形式,与其他新闻品种存在的同质化现象不同的是,娱乐新闻可以包含更多的主观倾向和情感寄托,渲染、夸大都能成为娱乐新闻中"八卦"的护身符,娱乐新闻本身的同质化由此反倒具有了可读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娱乐新闻的消费和期待逐渐提高。娱乐新闻不能停止在影视圈事件和人物"有闻必录"上,而应承担起传布知识、彰显价值和提供审美等方面努力。而通过娱乐新闻个性化的语言、观点和组合式报道,从而打造娱乐新闻的特色来。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的话:前一阵子,广电总局限制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得到很多观众赞成。反观报纸,如何做好娱乐新闻,避免俗滥,也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尤其是微博时代的到来,娱乐新闻有了更多蜚短流长的机会。而大众对娱乐新闻将信将疑、质疑优先的态度,也使对娱乐新闻度的拿捏更费思量。娱乐新闻如何既做出精彩,又能hold住?看看几位记者的发言。  相似文献   

7.
娱乐化在媒介的新闻实践中从未停止,"新闻娱乐化"在学者对它的不断批评和指责声中,成了当代新闻实践领域最突出的现象之一,甚至成为了大众传播媒介一种常态化的新闻制作手段。它不仅微观地表现在某个新闻产品中,也催生了新的新闻产品,甚至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突出重围,成为一种新闻处理手段和新闻传播策略,在形式上,丰富娱乐化的新闻表现手法;在内容上,增加娱乐性内容在新闻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张力 《新闻实践》2014,(6):90-91
相比娱乐新闻和社会新闻,科技新闻总显得"阳春白雪"。如中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反应,被列入2013年度国内科技十大新闻……但对此类新闻,普通读者却难以提起阅读的兴趣。这也难怪,阅读科技新闻除了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也不可或缺。这就决定了科技新闻必须从选题、角度、语言上都要体现平民化视角,将抽象难懂的内容生活化、通俗化、形象化。  相似文献   

9.
媒体传真     
《新闻世界》2011,(1):2-2
2010年度安徽"十大新闻""十大新闻人物"揭晓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2010年度安徽"十大新闻"、"十大新闻人物"评选结果揭晓。2010年度安徽"十大新闻"分别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19世纪中期美国"黄色新闻"时期为参照,通过比较"黄色新闻"与我国报纸新闻娱乐化现象,以史为鉴,从而分析我国报纸娱乐化的危害及出路。  相似文献   

11.
一、娱乐化浪潮与新闻立台的理性回归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台,新闻传播是其第一功能,新闻立台应该是始终如一坚守的基本理念。但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近十余年来,随着广播电视产业属性的确认和产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省级卫视在市场化的潮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1月29日,众筹平台"众筹网"正式发布中国首家"新闻众筹"平台,为各类媒体的娱乐、时尚、汽车、体育、房产、互联网等内容题材提供公众预筹资服务。在短短的十余天内,已上线的"新闻众筹"项目整体筹资额度已经超过46000元。其中"中国比特币市场调查"、"成都创业者生存调查"等12个项目已经全部完成预定的筹资目标。这一事件使得"众筹新闻"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吉强在《民生新闻与党报创新》中讲到:"民生新闻源于社会新闻,但它不同于社会新闻,主要体现在它一反社会新闻的泛娱乐化倾向,不以提供娱乐、消遣、迎合人们猎奇心理为目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娱乐在"全息镜像"的烛照与映射之下无孔不入,于无声之中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新闻娱乐化、访谈节目娱乐化、红色经典被改变、历史被戏说以及琳琅满目的真人秀如火如荼。娱乐本没有错,它意味着身体的放松和人的主体性的提高。但是在"消费文化"的利益驱使之下,快乐的"娱乐"发生了变质,成为了感官刺激、虚拟体验以及商业利益相互"胶着"与"内爆"的虚构性产物,并不断地向世界各地蔓延、传播与扩散。"三俗"之风泛滥电视荧屏,物欲膨胀、价值颠覆、无序竞争破坏了电视娱乐文化的生态建构。电视娱乐:渐行渐远的交错泛化的娱乐。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全国各地面频道可谓遍地开花,民生新闻如何提高舆论监督力度,如何在调查性报道方面取得突破?湖南都市频道(《都市1时间》进行了长达10年的有益尝试。其经验是紧抓热点,策划先行,敢于质疑,隐性采访,注重效果。笔者根据工作经验,试对民生新闻调查性报道的实战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闻娱乐脱口秀作为当今流行的脱口秀节目形态,满足了大众获取信息和娱乐休闲的双重需求。中国的新闻娱乐脱口秀可利用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与时事新闻两相对照,制造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幽默效果,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此外,古代民间笑话亦属中国式新闻娱乐脱口秀尚待开掘的宝藏。  相似文献   

17.
朱莉 《当代传播》2004,(6):77-7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娱乐新闻。究竟娱乐新闻是不是新闻,它的发展状况如何?本文试着给娱乐新闻一个界定,并说明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揭露娱乐新闻存在的不良倾向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敏 《新闻世界》2010,(4):101-102
娱乐新闻报道"量"大但"质"精的不多,存在低俗化等现象。本文分析了《南方周末》记者袁蕾的文化娱乐新闻的写作特色:有深度、有内涵、有关怀,并探讨出娱乐新闻写作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新闻娱乐化是新闻在报道方式上的一个转变,即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挖掘出娱乐的价值,吸引受众眼球。新闻娱乐化中的"娱乐",主要是强调一种传播叙事角度的转变,即将新闻材料的发掘朝着娱乐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新闻娱乐化倾向也呈现进一步发展趋势,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闻"三贴近",使得新闻媒体进一步走向市场、走向大众。但在新闻娱乐化发展过程中,新闻传播呈现  相似文献   

20.
张迪 《记者摇篮》2010,(3):76-77
如今,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应该肯定它积极的意义,因为它既是在报道形式上的一种创新和发展,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凸现细节,深化新闻主题。既然娱乐是观众的普遍要求,那么大量制作、播出娱乐性节目甚至将新闻也用娱乐化手段来制作就成为一种选择。因此可以说,电视把一切都变成了娱乐,新闻也变成了娱乐。但是,在娱乐化新闻创造较高收视率的时候,过度娱乐化也会对电视新闻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