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高语第四册中的《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课文写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和内心感受,介绍了贾府的一些重要人物,包括贾母、王熙凤、贾宝玉、三春姐妹及贾政、贾赦、邢夫人、王夫人等一大批贾府亲眷。  相似文献   

2.
【导学说明】 1.本专题由《林黛玉进贾府》《祝福》《十八岁出门远行》《老人与海》四篇课文组成。  相似文献   

3.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通过黛玉的眼睛展现贾府的繁华,刻画了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三个主要人物。本文对《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刻画的特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形成社会环境,它是小说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林黛玉别父离家,走进贾府,就进入了一个特写的环境。她在贾府所过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日子,与贾府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比较充分地展示了贾府社会环境的几个  相似文献   

5.
李琳琳 《语文天地》2014,(10):22-23
小说节选课文是学生接触经典、品读经典的重要途径。课文由于选自章回体小说,其故事情节既可独立成章,又与整部小说具有密切联系。要使学生深刻了解文本内容,则需适当引人原著中的关联情节,便于学生从整部小说来了解课文,由此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名著《红楼梦》第三回,原著中第三回借由林黛玉的耳闻目睹描写了贾府概况,教师可以“林黛玉”的视角作为文本解读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教材里的文本,有不少是节选的篇目,这些篇目主要是叙事性的,如必修一至必修五有《鸿门宴》、《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边城》、《老人与海》、《林黛玉进贾府》,选修教材这类课文则更多,  相似文献   

7.
开学第一次集体备课就是——《林黛玉进贾府》。几位年轻教师分别发言,向老教师请教:教师A:我不知道,是否需要将课文的情节给学生梳理一下?  相似文献   

8.
<正>《林黛玉进贾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选自长篇小说《红楼梦》的第三回。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事件,以她当天的行踪为线索,第一次介绍了贾府的一批主要人物,第一次展现了全书的典型环境贾府的大致情况。课文中主要人物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等的性格特征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尤其是对王熙凤的塑造我认为更是技高一筹、最为成功。王熙凤的性格历来被人们视为是一个精明能干,专权显胜,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阴险毒  相似文献   

9.
潘红娟 《现代语文》2010,(6):140-141
《林黛玉进贾府》是中学语文课本上的经典篇目,因为它全方位地向我们展示了《红楼梦》的所有精华:文学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建筑的,医学的——可以说《林黛玉进贾府》是解读《红楼梦》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0.
《林黛玉进贾府》,为高中语文传统经典课文。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大家都非常重视。但多数做法都是从小说三要素入手,按小说阅读套路从环境到情节、由人物到性格进行分析,其中又有对贾府布局的描绘,林黛玉行踪的归纳,甚至吃饭时人物座位的分析等,显得繁琐,从而使教学陷入一种封闭性和模式化之中,丢失了对作品艺术魅力的感悟,同时也使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缺乏兴趣。  相似文献   

11.
王冰雪 《现代语文》2013,(11):107-108
依照常理,名著阅读教学课堂中,诸如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节选《林黛玉进贾府》等应该备受高中同学的青睐。因为《林黛玉进贾府》片段中塑造的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人物形象早已通过电视或者电影等多种媒体在高中同学们的心目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12.
<正>《林黛玉进贾府》是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一篇传统课文。课文通过林黛玉的眼光,对贾府的环境和主要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课文篇幅较长,涉及内容较多,老师面面俱到的处理收效也不会大。下面我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角度谈谈对这篇文章的解读。一、工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作为外孙女的林黛玉第一次到外祖母家——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是因为在家时常听母亲讲"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好奇心强烈,少女的矜持又  相似文献   

13.
陈琼 《学语文》2013,(2):52-53
《林黛玉进贾府》(苏教版必修二教材)是《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的主要部分,它在《红楼梦》全书的艺术构思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文章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展示贾府的尊贵豪华以及与皇家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在上《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对《红楼梦》早已如雷贯耳,对书中的人名也很熟悉。课前,我布置预习任务,要求细读课文并将《红楼梦》的前五回通读一遍。这时。就有学生提出来:老师,课文这么长,你告诉我们上课要讲些什么,我们可以省点时间,而且上课也跟得上你的思路,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林黛玉进贾府》是节选《红楼梦》中的第三回,也是拉开了林黛玉生于斯死于斯的贾府生活的序幕。曹雪芹主要是通过林黛玉来介绍贾府的繁华与富贵以及贾府的主要人物的性格。表面看来这似乎和一般小说序幕没什么两样,但纽楼梦》毕竟不是一般小说,习惯于“一石多鸟,  相似文献   

16.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然而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并没有多少兴趣。有的同学说,小说离我们的生活毕竟太远,很难引起我们情感的共鸣;有的年轻教师也感慨,课文不好教,也没有多少讲头。  相似文献   

17.
《林黛玉进贾府》为《红楼梦》的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是介绍小说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在这一回,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的性格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学用书》高中语文第四册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时指出:“‘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存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林黛玉时时处处持这种谨慎态度,是她寄人篱下的思想反映这是课文反映的黛玉性格中的重要的一面。”笔者认为,这种分析,甚为不妥。教师用书用“寄人篱下”来概括林黛玉在贾府的生活情感,来理解和探讨林黛玉的性格特征,也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9.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以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耳闻、目睹、心感,为我们展示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介绍了一大批主要人物。这些内容在《红楼梦》全书中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以为,抓住文中的一“笑”一“哭”,以此作为学习的切入口,我们便能很好地把握这些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设想: 作为语文新课标必读篇目之一的《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不朽的古典作品.在课本必修三中,有教读课文《林黛玉进贾府》和名著导读《红楼梦》.为此,我在精讲《林黛玉进贾府》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性学习,采用课堂点拨和课下泛读的方式,让学生有计划、有选择地学习《红楼梦》,并逐步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