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拨通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手机的时候,他正在开会。我连忙说:“明天,中国载人航天科普展开展,我想去中国科技馆采访一下。”“好,你来吧。”王渝生爽快地答应了。王渝生,中国科技馆的掌门人,1978年考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著名科学家严敦杰教授研习数学史、科学史,相继获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数学史研究奠基人之一、中国数学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数学史分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数学史家严敦杰先生,因患脑血栓,医治无效,不幸于1988年12月23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1岁。严敦杰先生字季勇,浙江嘉兴人。生于1917年11月1日。严敦杰先生学术根基深厚,治学态度严谨,研究工作首重资料,言必有据,文必有引,独具特色,半个多世纪以来,发表科学史学术论著一百余篇(部),内容涉及数学史、天文历法史、  相似文献   

3.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246个问题的解法.在许多方面:如解联立方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都属于当时世界先进之列,但因解法比较原始,缺乏必要的证明,而刘徽则对此均作了补充证明.在这些证明中,显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创造性的贡献.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相似文献   

4.
《福建中学数学》2016年第2期中,刊载了陈玉蝉同志“如何让数学文化在中学课堂中绽放魅力”一文.在该文中,作者认为应“通过数学史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他说:“数学家、数学史家M·克莱因认为:‘历史上大数学家所遇到的困难,正是学生也会遇到的学习障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借助数学史帮助学生克服(或消除)困难,更好接受数学知识.”[1]  相似文献   

5.
《家教世界》2015,(9):49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贾宪,中国古代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曾撰写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九卷)和《算法斆古集》(二卷),均已失传。他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贾宪三角‘和增乘开方法,增  相似文献   

6.
创办前言     
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的联姻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大数学家F.克莱因写过《19世纪数学史》,也是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的第一任主席.第二任主席、美国数学教育家D.E.史密斯曾关注日本和中国的数学史,他和我国著名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按“理念-方式”的整体框架对比解析了《拼图与勾股定理》和《函数的多项式逼近:历史视角和新工具》这两个课例中信息技术使教育取向的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成功做法,探讨了信息技术在解构、重构内蕴于教育取向的数学史深处的数学之精神、思想和方法,并使之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路径.笔者认为,适切的课程理念、有序的融合层次、深入学科的信息技术平台,使信息技术与教育取向的数学史以适切的着眼点进入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人物介绍     
柳诒征( 1880-1956)字翼谋,亦字希兆,号知非,晚年号劬堂.江苏省镇江丹徒人.学者,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图书馆学家、书法家.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现代儒学宗师.学术成就他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的先驱、开创人.他编写的《历代史略》,是最早的一部近代新式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国商业史》是最早的中国商业史专著.《中国教育史》是第一部中国教育史著作.1923年完成的《中国文化史》,为中国文化史的开山之作.他是现代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国学导师.他创办《学衡》、《国风》、《史地学报》等学刊,致力于中华文化的昌明、发扬.他是现代儒学宗师.他认为:儒家经典《诗》、《书》、《礼》、《乐》,皆史也,皆载前人之经验而表示其得失以为未经验者之先导也;另一面,中国史学通贯儒学,儒学精神是中国古代史学的核心.他发表论著,对孔教正本清源,指出了儒学之于现代社会的意义,“以儒家之根本精神,为解决今世人生问题之要义”,“在现代科学昌明的物质状态下”,以孔教拯救现代社会,“不至以物质生活问题之纠纷,妨害精神生活之向上”,“此吾侪对於全人类之一大责任也”.  相似文献   

9.
“数学史国际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邀请国际数学史界两个重要刊物Historia Mathematica(《国际数学史杂志》)和Revue d'Histoire des Mathématiques(《法国数学史》)的主编来到中国,与国内活跃在各高校的数学史工作者开展研讨,使国内学者了解数学史研究前沿,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怎样选题,怎样选择研究方法,怎样从数学史的角度提问题,如何查找原始文献和二手文献.并筛选出一些有学术价值的具体选题,可供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钱宝琮先生主编的《中国数学史》列举了《墨经》中的数学概念共计20条(见该书16—18页).其中第三条是:[经]同长,以正相尽也.[说]同,捷与狂之同长也.编者对这条墨经解释说:第三条说二物相比,恰巧相尽必定是“同长”.[经说]“捷与狂”三字很难解释,似有误文,但难以校正.  相似文献   

11.
数学的魅力     
许莼舫(1906~1965),数学教育家,曾任中学教师20多年,从事数学通俗读物写作近40年,出版数学读物30余种,在中学数学教育及中国数学史的研究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许莼舫的父亲一生从医,从小就培养许莼舫学中医,希望他继承父业.可是,许莼舫最后并没有遵从父命,他酷爱数学,终以数学教育和宣传数学科普作品为自己终身的事业.其中原因,他在《古算法之新研究》中作过说明:“舫幼时,受初等教育,即喜数学……以为数学一科,非惟能施诸实用而已也.其立法谨严,说理有据,丝毫不容苟且,久思之令人心思归于缜密,行事合于正轨.且一题在手恒石乞石乞然必得其解…  相似文献   

12.
刘徽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数学家,生于公元250年左右,他最重要的著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宝贵的数学遗产。  相似文献   

13.
波利亚(George Polya)1881年12月13日出生于布达佩斯,后移居美国,1985年9月7日去逝.上世纪杰出的数学家和伟大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一生著有数学教育论文和专著约300篇(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怎样解题《》数学与合情推理》《数学的发现》等,这些著作是他数学研究、数学史研究及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结晶,影响之深远,为20世纪所罕见.为此,他被誉为上世纪最伟大的数学教育思想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在两晋到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大批的数学著作 ,其中有不少一直流传到现在 .中国数学史上的一些名题就出自这些古算书中 .例如“百鸡问题” ,“鸡兔同笼”等问题 ,其中影响较大的问题是“物不知数”问题 ,该题是《孙子算经》中的问题之一 .该书作者孙子 ,是中国古代著名数学家之一 ,具体生卒年代不可考 ,只知生活于公元 3~ 4世纪 (晋朝中期 ) ,其生平事迹亦不详 ,但与《孙子兵法》的作者———春秋末期军事家孙武并非一人 .《孙子算经》是一部启蒙性的数学专著 ,其中“物不知数”问题原文如下 :“今有物 ,不知其数 .三三数之剩二 ,五五…  相似文献   

15.
《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是中国最重要的数学经典著作.《九章算术》集先秦到西汉数学知识之大成,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整体框架和思想方法.其中,《九章算术》第四卷"少广章"给出了完整的开平方、开立方程序,这在世界数学史上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数学的算法机械化特  相似文献   

16.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中也强调“如何将数学史融入到数学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1].基于此现状,笔者对2000-2021年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育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整理,并以“等差数列前n项和”这一节课为例,进行融入数学史的教学设计.针对只有少部分一线教师会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加强数学史与历史、现实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为职前教师开展数学史课程,高校数学史研究人员与高中一线教师进行合作,将学术形态的数学史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教学材料,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中国数学史上最先完成勾股定理证明的数学家,是公元3世纪三国时期的赵爽.赵爽为《周髀算经》作注,给出弦图和一名为“勾股圆方图说”的短文.该文第一段对其弦图说明如下:“勾股各自乘,并之为弦实,开方除之即弦.案:弦图又可以勾股相乘为朱实二,倍之为朱实四,以勾股之差为中黄实,加差实亦成弦实.”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给出他的证明:“勾自乘为朱方,股自乘为青方,令出入相补,各从其类,因就其余不动也.合成弦方之幂.”他们两人的证明,都使用了出入相补原理,即:一个平面图形从一处移置他处,面积不变;如把图形分割成几…  相似文献   

18.
留学日本,对于李大钊思想的发展和学业的造就有着重大作用,在李大钊的一生中占有重要地位.诚如1927年4月他在《狱中自述》中所说:“留东三年,益感再造中国之不可缓.”李大钊在遇难的第三天,《晨报》上发表悼念的文章,把东渡日本称为他“立世之始”.留学日本在李大钊一生中  相似文献   

19.
<正>李文林教授在《数学史概论》中指出:"数学史无论对于深刻认识作为科学的数学本身,还是全面了解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数学史并不是单纯的将历朝历代的数学成就一一记录在其中,它并不是一部普通的编年史.数学史可以让我们了解数学创造的真实过程,向学生讲授相关的内容,借此发挥数学史知识所内在的育人价值,汲取数学家探索真理的力量.不了解数学史就不可能全面的了解数学科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材编写建议部分中也提到,  相似文献   

20.
郭守敬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多方面的、杰出的成就,创造了10多个当时的“世界第一”.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水利史、数学史、仪器仪表制造史上,都庄严地铭刻着他的名字.郭守敬的同时代人,尊敬他,赞扬他.元代大理学家许衡,在朝野威望很高,“言论为当代法”.因语及公(守敬),以手加额日:“天佑我元,似此人,世岂易得.呜呼!其可谓度越千古矣.”(《元文类》卷50、齐履谦:《知太史院事郭公行状》.以下引文凡不另注出处者,均引见此文).时间度过了六七百年,现代人仍然景仰他、纪念他.国际天文学会等组织曾作出决定,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一颗国际编号为2012的小行星均以郭守敬的名字命名.本文,仅试就郭守敬能够在科学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予以初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