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术批评的价值之维——一种教育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润洲 《教育学报》2008,4(2):47-51
没有学术批评就没有学术进步。学术批评对创新教育理论、多向度理解教育实践与提升研究者的自我反思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教育学术批评中,这些价值的实现却需要开展实实在在的“真”批评,拒斥言不由衷的“假”批评;注重专题评论,倡导融合批评;培育宽容精神,进行自我批评;进而促进教育学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徐雪莲 《文教资料》2008,(1):165-167
学术批评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其在学术研究和学术进步中担负着特殊的作用:监督功能、评价功能、有利于学术创新、是学术自由的表现、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建立健全的学术评价机制、有利于学术组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术批评与教育学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批评是教育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健康的学术批评不仅能够促使教育学发展“百花齐放”、教育学思想“百家争鸣”。同时也有助于教育学问题的解决。长期以来对于学术批评的错误理解、学术批评形式的不当运用,致使我国教育学领域的学术批评发展缓慢。阻碍了教育学自身的发展。教育学发展需要一种健康的学术批评。健康的学术批评必须是建立在批评基点合理化、批评形式审美化和批评主体宽容化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高校学术规范制度建设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学术规范建设,既需要道德自律,也需要制度他律.加强学术规范制度的建设必须整饬学术道德,规范学术研究,加强学术规范教育与训练,建构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开展学术批评,加强学术反腐败制度建设,在学术工作中推动学风建设,创新科研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学术批评,较多的是对于抄袭、剽窃的批评,而思想性批评较少,即使有一些也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学术批评可分两种,一种是技术性批评,另一种是思想性批评。思想批评可以使学术探讨深入,可以使理论不断地趋于完善,显然思想性批评对推动学术事业的发展有更重要、更深刻性的作用,是需要竭力提倡的。因为社会体制的原因,导致学术泡沫化,这是对学术事业发展的一种极大的危害。事实上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危害,那就是对思想的重复或咀嚼。思想性批评可以对第二种危害起一定的治疗作用,拓宽学术的视野,推动学术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味"网站发表题为《缺乏学术素养的"学术批评"可以休矣》(以下简称《缺乏》)的文章,该文提出,学术批评应具有基本的学术精神和基本的学术素养。对学术批评者的这个要求无疑是正当的;同样的道理,被批评者也必须具有基本的学术精神和学术素养。学术研究者是否具有学术素养,其表现之一是:学术成果的表达是否规范。"语文味"的理论是否合乎学术规范,我  相似文献   

7.
开展学术批评 提高学术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批评是学者的治学之道,是学术进步的催化剂,是追求真理、提高学术水平的必由之路。学术需要批评,批评不繁荣,学术也就无法繁荣。因此应开展学术批评,提高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学术需要经过一个批判性反思阶段,迎来它的思想的时代。这一批判性反思阶段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学术批评的出场与担当。然而,从实践来看,虽然学术批评作为批判性反思的重要表现形式,作为推进学术生产、进行学术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学术发展的作用十分重要,却一直未受重视。学界开展学术批评的呼声日隆,却其力不彰。学术批评以及...  相似文献   

9.
从批评方法与批评策略两个方面 ,评论吴惠娟教授的《唐宋词审美观照》一书 ,指出了该书的主要特征及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学术争议体现学术自由,不构成法律上的名誉侵权;学术评价的高低亦与名誉侵害无关;学术纠纷有别于行政纠纷;学术权力是一个与学术评价相关的制度性现象,它产生于学者享有学术自由的权利以及行使该项权利的民主形式,因其区别于行政权力的特殊性质,不适于行政和司法裁决;学术发展要求有正常、健康的学术批评,司法应谨慎介入。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一篇学术论文,它在批评思维、批评方式、批评视角等结构方面的创新,使其获得了极高的学术地位,而且在促进中国传统文学研究向现代文学研究的转变过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红楼梦评论》结构艺术进行分析,有助人们重新确认和重视它的艺术价值,以及它在推进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现代性转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术批评是学术的保健医生.从统计结果看,我国语言应用研究中的评论、争鸣与反思都很不够.积极展开友好的学术讨论与争鸣,及时客观地反思相关的学术研究,才能更好地推进学科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学术批评一方面显得有声有色,但另一方面却显得有气无力。原因在哪?人们都在反思。其实学术批评界自身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学术批评的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问题等等。特别是在迈入2005年后,学术批评是向体制内转还是继续保持体制外,抑或内外结合的批判?学术批评的效用究竟应该从何体现?通过学术批评如何促进我国学术繁荣?现将社会科学报2005年1月30日刊发的一组文章,择其要推荐给读者(标题编者加),以期对这些问题引起关注和思考,达成共识,携手共进。  相似文献   

14.
促进学术界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学术规范的建设,应该是学术批评在当前的要务。揭露学术著述中的不端行为,履行学术警察的职责只是这一要务的一个方面的工作。以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学术经典或当代著名学人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著述为批评对象,从中总结我们在学术规范上的成功经验与失误教训,从而澄清是非、梳理规则、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合于我们自己的、具有完备的技术细节的、葆有本土文化血脉的当代学术规范,可能是它的另一方面的,也是很值得做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学术共同体”建设:学术规范、学术批评与学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失范、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的猖獗,严重地削弱了知识分子及学术共同体的话语权和公信力.通过学术规范化、加强学术批评、促进学术创新,推进"学术共同体"的建设以重振学术理性,遏制学术混乱与无序,改良学术制度与环境,维护学术尊严与品格,为学术发展提供强力的精神支持和组织保障,为学术创新提供积极的运行机制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鲁迅既是一个学术大家,又是一个知识分子,前者得沉静,后者得激昂,这学术的冷与批评的热的不同心态实质上反应了职业与事业的冲突,“一个人走不了方向不同的两条路”,对鲁迅来说,学术,还是批评?在这两者中,他徘徊,犹豫,反复,难以决断,难以割舍,对自己的人生选择如是,对学生的人生指导亦如是,然而,他终究还是倾向并投身于批评事业,并以此来参与社会,鞭策社会。  相似文献   

17.
《语言和文化评论集》是我国语言学界近年来第一部学术批评论文的汇集 ,它对我国学术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笔者深感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都应该认认真真地读一读这本书。本文从该书的具体文章出发 ,重点分析了学术批评和学术规范的相关问题 ,希望能唤起大家的注意 ,实事求是地治学做人 ,为共同营造中国健康活泼的学术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教育技术研究评论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批评向来是学术研究进步的原动力.教育技术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在新时期显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光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诸如教育技术研究缺乏必要的学术批评、学术争鸣与反思性研究的气氛不浓、教育技术研究还没有形成评论学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承前启后,思考学报,怎样发展,仁见智见,路径多多。倡导学术批评,提升刊物质量,也属多元中的一元。被冷落的学术批评,既要热情呼唤,推波助澜;更要真切爱扩、积极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姚小鸥《洛道五丈渡汲水》一,已背离了正常的学术争鸣与批评。该对赵逵夫先生关于《公莫舞》的研究作了严厉指丽,谓其“抄袭”、“剽窃”杨公骥先生的研究成果,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本从《公莫舞》的研究史,赵、杨研究的比较,以及赵的贡献与其所遵循的学术规范等方面,对该予以反驳,并论及其在学术批评方面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