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个语言片断中特意运用某个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以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思想感情,组成音乐的旋律,给读者、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修辞方式叫“反复”。根据反复各项的字面相同与否来划分,又可分为同字面反复和异字面反复两类。什么叫异字面反复?异字面反复即反复各项的字面不同,但意义却相同的一种反复形式。这种反复形式,就是运用同义词语表示意义上的强调,实际上是语意的反复。最常见的有同义词语反复和注释性反复两种。一、同义词语反复有的反复,并不是字面上的重复,而是运用两个以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强调同一个意思,从而形成了同义词语的反复。这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中有这样一类词语,其本身已经蕴含了某一意思,如果在遣词造句的时候再次出现这一意思,就会形成前后用语重复的毛病。我们将这一类词语称为“兼容式词语”,将由此而产生的重复毛病称为“兼容式重复”。这种用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知道,比较两个或多个分数的大小,如果这些分数的分子相同或者分母相同,比较起来是很容易的。  相似文献   

4.
有些数学题,题中的条件比较多,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前后变化较大,用一般方法解比较繁杂,或容易重复,或容易遗漏.这时如果列一个表格来解,可以把题目的条件所涉及的数量关系一一显示出来,使等量关系明朗化,解题思路条理化.现举例说明如下:例1 用0、3、7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数?[分析]因为最高位不能为0,所以0不能放在百位,百位只能是3和7.当百位是3时,或十位是0个位是7,或十位是7个位是  相似文献   

5.
英语句子中 ,语法或语义关系密切的两个词语一般都紧挨在一起 ,为了某种原因 ,根据英语行文习惯也可以把两个有关成分分开 ,这种语言现象称之为词语的分隔。还有一种情况 ,有些词语在句中紧挨在一起 ,其中一个词语从语法或语义上看 ,有时与它前面的词语相关 ,有时则与它后面的词语相关 ,这种语言现象称之为关联。遇到上述两种情况时 ,应适当处理分析 ,做到词义连贯、清晰 ,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6.
在英汉翻译中如果译者忽视文化差异就很容易造成误译,因为英汉两种语言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本文分析了容易造成误译的两个原因,以此来说明跨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和其在英汉翻译中的影响,最终达到正确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英汉互译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重复词汇的翻译问题,学生为此而困惑,最容易造成中式英语的翻译。虽然词语重复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手段,在英语、汉语中都存在,但汉语重复让句子对称而有力,翻译成英语如果只是简单地重复,则显得多余累赘,这种情况在名词、动词、修辞重复等三方面表现得犹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了古汉语中的虚词的互文,它不同与我们常见的把一个完整的意义拆开、分置;形式上是在连贯的语言里本当连在一起说的两个词语,上下文各出现一个而省去一个,解释时要把两个词语合起来讲的那种“互文”,而是为了避免行文的重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交替使用同义词的另一类“互文”,虽然它们名称相同,但含义、形式、作用却有着根本的不同。本文主要运用了例证法,仅在虚词范围简要的探讨了这种互文的产生原因,虚词互文一般会在那些语言环境中出现、虚词互文的作用、以及如何判断虚词互文。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了古汉语中的虚词的互文,它不同与我们常见的把一个完整的意义拆开、分置;形式上是在连贯的语言里本当连在一起说的两个词语,上下文各出现一个而省去一个,解释时要把两个词语合起来讲的那种”互文”,而是为了避免行文的重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交替使用同义词的另一类”互文”,虽然它们名称相同,但含义、形式、作用却有着根本的不同。本文主要运用了例证法,仅在虚词范围简要的探讨了这种互文的产生原因,虚词互文一般会在那些语言环境中出现、虚词互文的作用、以及如何判断虚词互文。  相似文献   

10.
一、基本资料吕某,女,高二学生,彬彬有礼,言谈举止落落大方。独生女,家庭条件富裕,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成长,从小没有远离过父母,和父母关系良好。主诉:我最近总是无缘无故想到有关死亡的事情。有时候周围同学只要提到有关死的词语或事情.我就会联想到死亡,不由自主地想到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死了。就只剩下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感到非常害怕、孤独和焦虑。这种情绪一直围绕着我,  相似文献   

11.
书面表达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正日益受到普遍的重视。然而,不少学生由于缺乏英语的某些语言知识和表达技巧,在表达时往往会不必要地重复使用一些词语或句式。这种词语和句式的重复使句子结构繁冗,给人以啰嗦、不简练之感,故在表达时应尽量加以避免。本文就如何避免这种重复,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词汇替代法 1.用人称代词、不定代词、指示代词或名词性物主代词替代某些名词。 I threw the ball to Tom and hethrew it to Kate.  相似文献   

12.
英汉两种语言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具有各自的民族性,因此在英汉翻译中如果译者忽略了他们的文化上的差异就很容易造成误译。本文分析了最容易早策划能够误译的两个原因,以此来说明跨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重要性,最终达到跨文化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何雯丽 《双语学习》2007,(6M):148-149
英汉两种语言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具有各自的民族性,因此在英汉翻译中如果译者忽略了他们的文化上的差异就很容易造成误译。本文分析了最容易早策划能够误译的两个原因,以此来说明跨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重要性,最终达到跨文化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青年人阅读文言文最大的困难是词语障碍。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时,不只要讲解清楚一个个词语的含义,更重要的是应该教给他们一些解释词语的方法。利用词语的对应关系释词,是理解词义的重要方法之一。古人行文,常用一些字数相等(或大体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句与句之间在相互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有相关、相对和相反、相同的几种情况。这类情形,可以称之为对应词语,前人有的称之为之“互文”。这种词语的对应关系,一般是属于修辞中的对偶或排比。但是对应性词语中的意义相同和相反的,相当于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关系,这两  相似文献   

15.
钱永树 《中学生电脑》2006,(10):I0015-I0017
在处理分式有关问题时,常常需要进行通分或去分母的变形,这时一般先要找出所有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但在处理某些具体问题时,如果运用一定的技巧.就能化繁为简,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6.
为了表达的需要,语法上或逻辑上两个不能组合的词语却异常的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种修饰与被修饰关系,这种语言现象,称为词语的超常修饰。超常修饰也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经常出现的语言现象。词语的超常修饰与辞格有关,我们在运用不同的辞格的时候,常常会形成词语的超常修饰。中学语文课本里,形成超常修饰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感式超常修饰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威尼斯》)“酽酽”本是形容茶等味道很浓,这里却用来修饰歌声,歌喉只有听觉才能感知,有大小之别,而无浓淡之分,由于通感的作用,两个不能搭…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词汇的重复出现是语篇衔接的一个常见手段。通过《围城》中英文本对比分析后,发现英译本的译者在对此现象进行翻译时,主要使用了以下三种处理方式。首先,在词汇重复不多的情况下使用与原文相同的词汇衔接方法,或直接重复,或用指称照应代替重复的词语。其次,运用了语法衔接的手段处理了一些词汇重复的情况,这些手段包括替代、省略。最后,对于重复频率较高的词汇,将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相结合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8.
Mr.And:Mr.But、Miss Or和我(and)来自于同一个家庭——并列连词。我们都可以连接相同成份的词、短语或句子。如果我们连接的两个主语相同,或主语和谓语都相同时,后面一般不再重复前面的主语和谓语动词。我们仨又有许多不同之处,我(and)连接两个并列或对称的词、短语或分句,如:  相似文献   

19.
三、如何避免繁复语言简明,是我们说话或写作追求的目标之一。简明,不但是为自己珍惜笔墨,为读者节省时间,重要的是多余的话会妨碍别人对语言的理解,影响交际效果。但是,在具体语言运用中,实际上存在着许多用语繁复的现象。避免繁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避免词语重复重复是说话或写作中常见的毛病,它使语言啰嗦、繁复,甚至意思表达不清,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这种重复,有时是相同词语的重复,有  相似文献   

20.
张传枝 《考试周刊》2010,(52):36-38
电视广告是商家与消费者交际的手段,大部分广告持续时间短暂,语言精练,力求瞬间引起人们的注意,留给人们深刻印象。广告语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是指广告中所使用的一切手段与方法;狭义的广告语言是指广告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本文讨论狭义的广告语言,通过观察发现广告语篇中存在着普遍的重复现象。词语重复和句式重复可以在语篇中找到另一组相同的语音、词组或者排比结构,一语双关体现的重复是同一组词语通过词性的定位和结构的划分得出两组语音相同但是意义不同的语法形式,这种重复是利用人们的认知、已熟知的事物和语言,在人们头脑中产生词语叠加,并不在广告语篇中以字面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