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1):F0002-F0002,F0003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面对席卷全国的严重疫情,扬州职业大学艺术学院师生心系疫区,以笔作枪,创作以抗“疫”为主题的海报、油画、国画、书法等作品400多幅,共同表达了师生对抗击疫情奋战在前线的“逆行者”们由衷的敬意。  相似文献   

2.
~~“发现苏州”主题海报创作赏析——解读“清音”、“雅乐”等作品@张乐$苏州职业大学!215011  相似文献   

3.
海报是文化思想的直接承载者之一,因此一直是文化研究的热门对象.然而,如果缺乏可靠的分析框架,以海报为切入点的文化解读就极易沦为主观臆断.鉴于图像分析框架对此类研究的重要性,开展了对海报图像分析框架的研究,提出可以通过一个以横向聚合关系和锚定法为基础的分析框架来分析海报图像.在此基础上,尝试将该分析框架应用到文化研究中,通过实例说明该框架能用于揭示掩藏在海报图像中的文化同质性,因此可作为文化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摘要:研究采用逻辑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在信息论的视域下以体育与艺术的映照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史之中二者的交织关系。从古代到现代的奥林匹克盛会,是西方竞技运动由萌生到逐步成熟的过程,通过对艺术映照体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逻辑归纳与演绎,得出以下结论:1)从信息论角度,提出艺术映照体育的理论模型,即体育的相关信息,脱离体育本身附着于艺术,并通过艺术的传播到达接收者;2)艺术映照体育的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一是从体育世界到艺术世界,即艺术对体育信息的映射、放大、编码、调制和改造过程,也是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二是从艺术世界到体育世界,即体育对艺术信息的定向破解、转译和逆转录过程,也是体育研究者对艺术的再创作过程。艺术映照体育,体育反馈艺术,对体育与艺术的研究而言,方法和视角的转换不仅是必要,更是必然。  相似文献   

5.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廿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这是继香港回归之后,中华民族的又一大盛事。为了庆祝和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我国《包装与设计》杂志编辑部与澳门平面设计师协会将共同编辑出版《澳门回归祖国》特辑珍藏本,并在全国范围(包括港、澳、台地区)内遴选出99幅优秀海报赴澳门展出,我的二幅海报作品在今年六月苏州市第五届优秀广告作品展上获铜奖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海报设计中的视觉空间在视觉、情感、思维方面的实践意义,即"留白"和"气韵"的理想状态。这种理想状态要求海报设计的视觉空间能让海报受众的心灵得到启迪、产生共鸣,使海报受众的情感得以释放和寄予。文章通过分析海报中的"留白"(虚实空间)与人类认知心理所需求的"气韵"(情感映射),阐述了"动势形质"和"视觉力场"在海报图形设计中的实践应用,从而使海报设计的图形表现和空间安排与观者的直觉、本能、情绪、幻觉等主观情绪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7.
电视艺术的创作由两个过程构成,一个过程是画面创作,我们称之为一度创作;另一个过程是语言艺术创作,我们称之为二度创作。画面创作和语言创作各有特点。本文以体育解说为对象着重讨论了电视艺术中有声语言的艺术特点。电视解说的语言艺术体现在节律、音节、近义词语的运用、不同句式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电视工作者应当充分、熟练运用两种艺术手段以提高电视表达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与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分析、文献资料、录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两届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历史进程和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研究旨在通过两届奥运会表演的对比分析,探究两届奥运会开幕式在创作思路、艺术偏向、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变”与“不变”,总结出两届开幕式生产的有益经验。研究发现,从2008年开幕式到2022年开幕式,奥运会开幕式从历史时间建构走向艺术时间建构、从民族史诗走向浪漫抒情诗、从淡化体育元素走向强化体育元素、从科技加强艺术到科技艺术融合共创的转向历程,这体现了不同时期设计思路,生产语境及创作心境等方面的变化。不变的是对奥运精神及“天下大同”理念的传达。共同留下了诸如:多样的时间建构艺术手法、民族史诗和浪漫情诗的异时空叙事典范、东方艺术语言的发掘创新、体育元素的深化融入、科技人文主义对舞台表现的深度驱动等有益经验,这些为未来我国举行大型体育赛事进行赛事表演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启发。  相似文献   

9.
电影海报是包含文字、图像、颜色等模态在内的多模态语篇,构图意义是用来分析多模态语篇的视觉语法中图像三个意义层面中的最后一个,同时也是实现再现意义和互动意义的载体。文章以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以电影《滚蛋吧!肿瘤君》海报为对象,尝试对海报内容的构图意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观赏性是体育纪录片的重要艺术特征与审美特征,媒体融合时代为提升国产体育纪录片的观赏性提供了重要契机。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探讨了国产体育纪录片的观赏性特征演变及问题省思,分析了国产体育纪录片观赏性提升的时代契机,并提出了具体的提升路径。研究认为媒体融合视域下国产体育纪录片观赏性提升的时代契机主要体现在国家政策红利的驱动、公众体育需求的拉动以及媒介交互技术的推动。媒体融合视域下国产体育纪录片观赏性提升的路径选择有:挖掘体育热点信息,以关注度提升内容观赏性;借助体育项目优势,提升纪录片视觉冲击力;引入体育娱乐化元素,实现对体育纪录片观赏性的开掘;重视体育微记录,以创作形式呈现纪录片观赏性;利用技术驱动,丰富体育纪录片观赏性强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论体育文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奥林匹克运动自古以来不仅包括了竞技项目,而且也包涵了其他许多文化现象。其中,体育与文学相辅相成,具有同样价值,体育文学中的诗歌、小说等体裁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在韩国,有好多作家尝试体育文学的创作,在这一新领域内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中国的国歌就是取自于聂耳所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聂耳不仅在音乐艺术中享有盛誉,而且酷爱体育运动,对体育的功能、性质、地位的理论探索也颇有独道的见解。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他十分重视体育的锻炼与实践,这一切对坚定他追求的革命理想、升华其艺术造诣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以说,体育对于聂耳的革命人生与艺术生涯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对于我们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守护民族文化之“根”的艺术,载负着传统文化从民间走向舞台。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简论“第8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之室内表演项目,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创作的发展走向与文化传承进行再思考。透彻分析其发展之道:须遵循突出民族性;尊重传统、再现传统与科学编排;表演性服从于体育性3大原则,才能让发展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展示着时代的风采,从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在2012年5月13—14日北京大学举行的"百年大学,百年体育"高层论坛上,各位官员、校长和专家就体育与社会发展、大学体育与文化建设,以及体育与人才培养展开探讨,其间,"健全人格,首在体育"引起大家的共鸣,诸位专家、学者和官员认同:体育对人格塑造的作用不可忽视,体育文化对大学体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体结合是一条可选择的道路,体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观赏性是体育纪录片的重要艺术特征与审美特征,媒体融合时代为提升国产体育纪录片的观赏性提供了重要契机。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探讨了国产体育纪录片的观赏性特征演变及问题省思,分析了国产体育纪录片观赏性提升的时代契机,并提出了具体的提升路径。研究认为媒体融合视域下国产体育纪录片观赏性提升的时代契机主要体现在国家政策红利的驱动、公众体育需求的拉动以及媒介交互技术的推动。媒体融合视域下国产体育纪录片观赏性提升的路径选择有:挖掘体育热点信息,以关注度提升内容观赏性;借助体育项目优势,提升纪录片视觉冲击力;引入体育娱乐化元素,实现对体育纪录片观赏性的开掘;重视体育微记录,以创作形式呈现纪录片观赏性;利用技术驱动,丰富体育纪录片观赏性强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近代体育电影的变迁及其社会影响做了历史考察和梳理。结论是:由于身处动乱年代,中国近代体育电影经历了艰难的探索之路。在追求电影艺术的同时不得不向商业资本、受众喜好、政府管制、白色恐怖等社会环境妥协,在一定程度上放弃纯净的本质追求。但是,在特殊的时代语境下,体育有振作民心、鼓舞士气的历史使命,加之体育与电影在艺术、表现、个性张扬以及时空变换等方面有着十分相似的诉求。因此,在中国近代电影史上,体育电影占据了一方领地,创作出了多部经典作品,起到了积极的舆论引导和文化宣传作用,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和那个时代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体育和音乐,是人类社会中独特而又极具魅力的文化现象,二者共生共进、相互依托。2019年8月8日,在张家口举办了2019年度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音乐作品征集活动的启动仪式。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明确了奥林匹克会歌、奥运会主题歌、奥运会歌曲的概念;分析和讨论了奥运会主题歌的特点与文化内涵,探讨了北京冬奥会主题曲创作的基本构想和要求,以及对北京冬奥会主题曲做一个展望。期望为正在创作北京冬奥会主题曲和音乐作品的人们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也可以为北京冬奥会主题曲和冬奥会歌曲的遴选提供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8.
针对建国60年来我国村落体育展示出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将新中国60年村落体育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建国初期、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三个阶段,通过对各阶段的国家政策、农民生活、农民体育活动和体育意识等的研究,再现新中国60年村落体育的变迁,指出国家政权是村落体育变迁的主导力量,发展村落体育要走适合村落体育特点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以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与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分析、文献资料、录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两届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历史进程和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 旨在通过两届奥运会表演的对比分析,探究两届奥运会开幕式在叙事艺术方面的“变”与“不变”。研究发现,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到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体现着从宏大叙事向个体叙事的艺术转变,体现在从历史时间建构走向艺术时间建构、从民族史诗走向浪漫抒情诗、从淡化体育元素走向强化体育元素、从科技加强艺术到科技艺术融合共创的转向历程,体现了不同时期设计思路,生产语境及创作心境等方面的变化。不变的是对奥运精神及“天下大同”理念的传达。留下了诸如多样的时间建构艺术手法、异时空叙事典范、东方艺术语言的发掘创新、体育元素的深化融入、科技人文主义对舞台表现的深度驱动等有益经验,为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赛事表演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启发。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在2004年5月对北京市平谷区1995年-2003年农村体育的发展进行了调查与研究,从平谷区农村体育近8年的发展中我们看到了农村体育的三个变化,希望给于农村体育的发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