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关注怎么教走向关注怎么学,是当前教学认识的重大转变。学情分析是实现这种教学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课例研究以教师合作形式进行,立足于实践,凸显学生学习,指向教学改进和提升,统整了教学和研究,是解决当前学情分析问题的适切载体。结合课例研究可把学情划分为课前学情、课中学情、课后学情,具体实施时可按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开展学情分析。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学情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作出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2.
要解决现今阅读教学的低效问题,就必须要求语文教师具有学情视角,使学情分析与教学过程从割裂状态走向相互融合。通过《故乡》一课的教学案例,从课前、课中、课后来聚焦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等方面的学情,阐述基于学情视角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循环圈的构建,旨在为语文教师提升阅读教学效益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不久前,笔者有幸参加了新疆第二届自治区教学能手比赛,本文是笔者在这次活动中的一次说课,说课的题目是"椭圆及其标准方程".首先,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和学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环节,根据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下面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六个方面来对本节课加以说  相似文献   

4.
“学情”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在传统的教育理念里,我们经常会提到“学情分析”,就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要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预判,也就是常说的“备学生”。“学情”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个体间的特点与能力的差异,它应该不仅只指教师课前的分析,而是应该贯穿在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问题整合诊疗式"教学模式旨在课前紧抓学生预习环节,根据学生学情设立教学重、难点;课上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整合,创造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后及时反馈,了解教学实际效果,制订出下一阶段的教学安排。  相似文献   

6.
学生学习,既需要立足常规,夯实基础,更需要巧妙拓展,适度超越。数学拓展课就是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引领学生不断增强数学学习兴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拓展课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研究学情,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拓展内容,巧妙策划拓展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探究与发现,让拓展课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7.
有效、科学的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建构数学知识并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研究学情既要依赖经验,又要依赖教育教学心理学知识.将自身的教学经验与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才能为知识教学、能力培养以及素养提升夯实学情基础.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预设学习过程,以学习过程决定教学过程,需要根据教学经验判断学生的学习特点,需要结合学习理论预设学生的学习过程.学情分析贵在概括,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需要评价.做好学情分析,不仅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合乎学生的需要,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还能够在新时代背景下奠定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袁志刚 《考试周刊》2014,(47):71-71
说课的基本程序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材分析要说本节教材的地位、作用与特色、设计思想等。学情分析要说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一切因素。教学目标要说在实现知识技能目标的过程中,如何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说教法学法要阐述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怎样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当课堂教学的主体,怎样帮助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思维活动。说教学过程要程序清晰,夹叙夹议,通过"预设"展示教师的机敏性。  相似文献   

9.
李银仙 《广西教育》2014,(42):65-68
以语文课《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为例,从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情境创设、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特色与反思等方面探讨语文课堂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正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与智慧的课程。若要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则需要关注学生,以学生为出发点,灵活选取与整合课程教学资源,优化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组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给孩子们一个自主体验、自我展示的舞台,打造精彩活跃的小学语文课堂。一、分析学情,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学情分析是不可忽视的,这是了解学生年龄特点、学习特点、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的有效渠道。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情绪、情感、兴趣对  相似文献   

11.
陈隆升老师的《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是笔者研究生入学时读的第一本语文教育专著,而今重读,仍有初读时“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受. 本书是“语文教育新论”丛书中的一本,是我国第一部从“学情分析”的视角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系统研究的论著.全书共七章.第一章概述语文课堂“学情视角”缘何需要重构,指出视角匮乏造成的学情难题,提出课堂观察的新形态,界定了学情视角的内涵与外延.第二章以“学情分析”袭用框架为切入点,对其悖论进行批判并重构了“学情视角”的分析框架.第三至第五章采用问卷调查、课例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分别对学情分析的三个阶段——学习起点分析、学习状态分析及学习结果分析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中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于一统化,学情分析是系统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有效性,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课前、课中、课后关注学情、研究学情、分析学情,顺学而导,因材施教,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3.
<正>一、基于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学情分析1.学情分析的基本概念。学情分析简单来说,就是在开展教学设计的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分析,或者是对教学对象、学习者进行分析。学情分析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讲,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分析的主要对象,分析内容还需要包括有学生的已知、需知以及未知等内容。所以学情分析是开展教学设计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说课是连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说课能够帮助教师转变与深化课程理念,把握课标,驾驭教材,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说课主要说学习目标、教材、学情、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学习结果。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趋向》选自川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近代史下第六学习主题第18课。将从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几方面进行说课。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本展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情加以分析研究。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全面的学情分析,才能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做好引领工作,辅助学生积极学习。学情分析是指学生情感、需要、能力、知识、方法等方面的情况。我国学者对学情分析的内容进行了归类,主要从知识储备、能力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班级整体个性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时间段分别展开,这对教师按照学生需要设计教学,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实时监控教学,依据学生反馈情况和对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反思实现对未来教学工作的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指出培智生活适应课程教师可根据目标、内容、条件、资源、学生需要等,因地制宜地选择教学形式。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基于课标,根据学情,利用平台数据、软件等新时代教学形式,侧重生活适应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横向纵向合理整合,并从学习方式、学习流程、平台支持三方面规范教学模式,推动生活适应课程走向多元立体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计,要以大思政课视野整合课程标准、教材、学情等,确定系统、集成、适宜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遵循“明确国家意志—梳理课程标准—分析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的路径,从依于经验走向基于标准。  相似文献   

19.
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三维教学目标,就必须以学生为本构建主体性课堂,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说课的基本功能,结合第四章《环境问题》说课案例,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法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五个方面阐述说课在设计思路和方法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加强教师的引导性。  相似文献   

20.
智慧教室是个性化教学、教学创新应用的基础设施,是现代化管理、基于数据做出决策的有利助手。通过从分析智慧课堂的技术特征入手,针对高校听障大学生课堂教学需要,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前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和学情诊断,课中根据数据推送做到差异化教学,课后进行强化练习和拓展提升。实践结果表明: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优化学习过程,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听障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