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通过观察,我发现老师用普通的教学圆规在黑板上画圆时,不好固定圆心,而且不好把握所画圆的半径的大小。因此,我发明了"带刻度尺的吸盘圆规"。一、我的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我的发明要解决现有普通教学圆规的以下4个缺点:1.圆规只能做画圆工具;  相似文献   

2.
多用曲线规     
上几何课时,我看到数学老师用的教学圆规十分笨重,并且携带不方便,那时我就希望有一天能发明一种既操作简便又适合携带的新型圆规。 后来,我从老师上课时用磁铁固定教学挂图中得到了启发。我想,能否也用磁铁来固定圆规的圆心呢?  相似文献   

3.
老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圆时,我发现圆规“脚”上的铁钉总在圆心处打滑,并且画圆时,圆规的半径很容易发生变化。这种教学用的普通圆规不但操作不方便,而且画出来的圆也不标准。于是,我产生了制作多功能教学圆规的想法。1.结构与原理:利用与窗户上的风撑类似的原理,把支撑架固定在  相似文献   

4.
特别的圆规     
马上就要教学"圆"这一单元了.我早早地让学生准备好了圆形的纸片、圆规等学习用具.但我教学演示用的圆规却因教具管理员临时请假而没有着落,真急人!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磁性黑板上出黑板报,想用教学圆规画一个圆,但是怎样也画不好。庞大的圆规使用起来很吃力,而且圆心的铁钉支撑脚总是打滑,长度也不好量。自然老师上课时用教学圆规画一个地球,也费了好大的劲。 我偶然看到爸爸出黑板报,用绳子绑在强力磁铁王上作圆,于是我想:能否用卷尺和强力磁铁王的有机结合制作新一代的教学圆规昵? 我找来一根较坚固的直径约5厘米的尼龙空心管,挖一个长方形的口子,使之正好塞进一把带有刻度固定器的卷尺。尼龙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一个轴承,上下两个轴承  相似文献   

6.
998年第4期《中学语文教学》发表了我的文章《也说“圆规很不平”》之后,从不同途径陆续收到不少同行的反馈意见,从中获益良多。鲁迅作品《故乡》中先后四次出现的“圆规”,即(1)“两手搭在髀间……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2)“我也从...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故乡》一文中“圆规”一词出现了四次 ,即 :1“两手搭在髀间 ,没有系裙 ,张着两脚 ,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2“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3“然而圆规很不平 ,显出鄙夷的神色……”4“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 1994年 5月第 1版 ,1999年 10月第 6次印刷的《教师教学用书》第 6页在 1句之后明确标示此句中的“圆规”比喻杨二嫂 ,下文出现的“圆规”则是借代。那就是说 2句也属于借代 ,这显然是错误的。笔者认为 ,“圆规式的姿势”只能是明喻。那么 ,34两句中的“圆规”是借代吗 ?其实 ,这是一…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6~58页“认识圆”。教学过程:师:今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圆,你已经知道哪些关于圆的知识?生:我知道圆周率是3.1415926。生:我知道圆有半径和直径。生:可以用圆规画圆。师:你们说的的确都和圆有密切的关系。说到画圆的工具圆规,你知道圆规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吗?(大屏幕出示:圆规的发明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夏朝,公元前15世纪的甲骨文中就有“规、矩”两个字,当时所说的“规”即现在的圆规)  相似文献   

9.
上几何课时,我经常看到数学老师因为教学圆规笨重、不方便而不喜欢使用,干脆用手画,但又画不圆,从那时起,我便一直想设计一种既操作简便又便于携带的圆规。后来我从老师上课时用磁铁固定挂图中得到了启发,我想:能否用磁铁来固定圆心呢?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学校负责科技课的吴清凉老师,吴老师很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学设施也越来越轻捷、方便,但现在教学中所用的示教圆规,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如针尖不能在黑板上固定,尺寸太大,不易操作等等,在使用过程中,根据示教圆规的实际使用环境,参照游标卡尺、天平的设计思想,我构思了对示教圆规的改造方案,具体构思如下:  相似文献   

11.
前段时间,区里举办赛课活动,赛课内容是"圆的认识"。我翻阅与聆听了有关的教学设计和展示课,发觉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学生不知道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圆学生在学习"圆的认识"之前已能用圆规在纸上熟练地画圆,因此圆规的使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本节课对学生画圆的指导应该放在如何画出指定大小的圆上,而这正是基于学生对圆规画圆原理掌握的基础之上,在了解"为什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1956年第四期孙泽瀛先生发表的“圆规作图”一文中谈到了圆规作图的基本方法,这里,我来补充几个圆规作图中常用到的基本问题,以供同志们参考。下面几个问题中,常用到圆周之四等分,为便于清楚起见,先把它的作法介绍一下。圆周之四等分乃上海第一届数学竞赛复赛之试题,其作法已有人介绍过;这里我介绍另一种作法,不过,这些作  相似文献   

13.
最近阅读北京市西城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编的《青年文科知识问答》的"语文篇",关于"什么是借代?"有这样的举例:"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从这段还可以看出,借代不同于借喻,借喻是比喻,它的本体和喻体是类似关系,如前者用圆规作比喻,而后者则是用圆规作替代,因为‘杨二嫂'具有‘圆规'的外部特征."这种说法,我觉得很值得商榷.因为它混淆了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如何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首先应关注的问题。下面是甲、乙两位教师执教《圆的认识》时的教学片断,在学生自学画圆的方法和画圆的基础上,教师在黑板上用圆规示范画圆时,圆规笔脚上的粉笔突然折断,形成右图时,处理这一意外事件的过程分别如下:犤甲犦师:“同学们,对不起,我刚才画圆失误了,请大家给我一个机会,再画一次,好吗?”生:齐说:“好!”师:装好粉笔,定好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在原图上试画,结果粉笔又断了…  相似文献   

15.
[教学片断]在学生认识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后,课堂教学进入到第二阶段——画圆。1.圆规画圆法。师:如果让你画个圆,你会怎么画呢?(很多学生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圆规。)师:嗯,圆规是我们画圆的工具。那么你会用圆规画圆吗?(全体学生尝试画圆,在画  相似文献   

16.
新型圆规     
众所周知,画一定半径的圆,要先度量出圆规两脚尖的距离,如果手头一时没有尺子,画圆就麻烦了。于是我设计了一种新型圆规。  相似文献   

17.
我身为班上的学习委员,不凶可不行,所以经过几次“实验”,终于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同学们都打趣地称我是“惹不起”。有一次,我气冲冲地走进教室,还没来得及把书包放下,就冲着同学们大声嚷嚷:“谁拿了我的圆规,识相的快交出来,否则后果自负!”全班鸦雀无声。我怒气冲冲地来到座位上,可是抽屉搜遍了,眼睛看穿了,连圆规的影儿都没见着。此时的我比热锅上的蚂蚁还要急。你可不知道,这圆规可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用具,恰巧今天数学课就是上“怎样画圆”,没有圆规可怎么办啊!  相似文献   

18.
快期中考试了,我和备课组长一起研究考试命题。在讨论一道题的答案时,我俩发生了争执———“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这里的“圆规”是借代还是借喻?我认为应该是借喻,因为前面已经说杨二嫂瘦骨伶仃像圆规,这里便只用喻体“圆规”来指代杨二嫂。可是,备课组长却说是借代。争论了很久,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本来,作为年轻教师应该尊重老教师,尤其是自己的指导老师。可是我这个人从来就认真,也很天真,总觉得即使我的答案不对,与老师争论也属于“学术问题”,与“礼貌”无关。然而这位老教师恰恰不这样看,他认为我不…  相似文献   

19.
李长华 《山东教育》2013,(Z2):93-94
在近两年的教学中,我陆续在教材中发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值得大家一起来探究。下面仅举几例:例1《故乡》中的"圆规"是借代还是借喻?在学习鲁迅的《故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时,很多学习资料和网络上将"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一句的修辞手法分析为借代。我感到纳闷,这明明是借喻吗?借代和借喻虽然有相似点,都是以  相似文献   

20.
那是一节"圆的认识"数学课.上课的前一天,我就向仪器室借好了圆规等教具放在了教室.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该示范画圆了,我拿起木制的大圆规,利索地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