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随机抽样抽取非民族地区的《北京日报》近三十年来关于少数民族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旨在考察非民族地区的媒体如何再现少数民族形象。主要发现有:少数民族报道总体数量偏少;报道侧重于告知信息;政治和文化是有关少数民族报道的重点;报道态度总体上呈现“中立”为主的立场;少数民族报道多采用事实叙述的方式,采用“文化吸引”和“帮助扶持”作为主要的叙事策略;少数民族在报道中总体呈现出受到帮助扶持以及具有丰富多彩文化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裕固族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它在漫长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但外界对这个民族知之甚少,如何利用地方媒体宣传推广裕固族的文化资源,对外讲好裕固族的故事,这不仅可助推裕固文化的有效传承,还能让外界更好了解这个民族。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统计了张掖地方主流媒体"甘肃张掖网"对裕固族的媒介呈现议题,总结其规律与特点,发现报道不足,进而为地方网站优化裕固文化传播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概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既是连接、凝聚族群成员的无形纽带,也是体现民族身份的最重要特征.对少数民族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语言及社会组织的内容、发展及背景所进行的报道,称之为少数民族文化报道.  相似文献   

4.
刘眷歌  金林 《新闻世界》2009,(12):103-104
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风俗或习惯,媒体在报道过程中总会存在着若干的刻板印象或者框架设置。本文选取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作为研究样本,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试图掌握主流媒体对少数民族报道的特征,从中发现媒体在报道中的缺失元素。  相似文献   

5.
我国各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经现代媒体传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电视媒体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渊源的追溯,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演变的描述,以及对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的报道,使不同地域少数民族文化的轮廓和内涵为更多受众所了解。但电视媒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误读,以简单化、奇观化、模式化、标签化的镜头传播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王婷婷 《传媒》2016,(23):68-69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形式,然而如今人们对民族歌曲日渐生疏,因此,利用媒体对民族歌曲进行推广,做好少数民族歌曲的传承与发展是重要的文化任务.央视《争奇斗艳》节目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通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使全国人民对少数民族歌曲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民族民俗、歌曲服饰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大众传媒与新时期民族文化心理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在伟大中华文化复兴之时,理所应当抓住一切时机为建构民族文化心理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具体媒体实践中,媒体在对民族文化心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需要在采访和报道中,在切入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上采用多角度多视野的"渐进式"方法,在新时期提升和建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8.
友言在先     
胡莹 《兰台世界》2019,(8):10-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近1/3。各具特色的民族生活创造了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档案、少数民族古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9.
浙江景宁县广播电视台于2006年初推出了一档民族针对性极强、完全使用畲语播音的《畲语新闻》,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畲族群众对为他们"量身定做"的新闻节目存在"既欢迎又无奈"的现象。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民族语言新闻节目应保护和继承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闻源与节目表现形式的开拓与创新上做好做足文章,使其在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尤其是当地的文化、经济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民族文化新闻报道创新的核心就是对其民族文化的传承人的深入发掘和报道。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媒体的支持,新媒体时代,更要积极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拓展传播形式与渠道,全方位、多维度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播,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些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充分利用片头的"风头"优势和结尾因强制性终止观众的角色参与而致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特点,展现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以吸引观众对异域文化的兴趣或是强调突出某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标志,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表现民族特色文化的一种有效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传输速度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人们接触信息的内容和渠道都变得十分丰富,这就对传统的报纸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全国人口中占据着极大的比例,这样的多民族、多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财富,因此,如何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下将民族地区报纸办得更加具有自身的特色,树立"文化民生"的理念已经成为当前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民族地区报纸的"文化民生"理念与实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下,优秀民族文化以网站为载体,结合微博等新兴社会化媒体进行不定向大众传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呈现出新的趋势。本文结合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网站发展的现状认为网站在传播优秀民族文化过程中呈现后喻文化、消费文化、技术文化、个人文化等特点,作者试图通过此研究,为今后网站能够更好地传播与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出版业应该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弘扬与传播民族优秀文化,服务特定的目标读者群,利用现代新技术,积极开拓创新,走集约化道路,向"专、特、精、新"方向发展,创造少数民族出版业与众不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程晓玲  刘星池 《今传媒》2012,(1):129-130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信息爆炸及传播的无国界,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人们距离越来越小,主流文化、语言、文字的同化可能会使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文字消亡。网络的普及使新疆与全国平均信息化水平的距离也在缩小,但是新疆就居住着47个民族,这其中,也不乏部分民族人口少、文字语言面临着新的冲击的问题。网络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及交流方式。如何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促进各民族均衡发展,尽力满足各民族不同的信息需求,对新疆中文新闻网站少数民族报道中的倾向性研究也能够对媒体工作者提供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16.
当前民族新闻报道偏重于平铺直叙的单纯介绍,缺乏对深层次问题的探究;偏重于简单重复报道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内容,缺乏对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文化的涉及;偏重于对少数民族文化、风俗、历史地理的介绍,缺乏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经验及问题的报道.挖掘民族新闻报道的深度,要强调民族新闻的民族性、时代性和政治性.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新闻报道,尤其是图文并茂的电视新闻报道,不仅少数民族同胞愿意看,广大汉族同胞也愿意看,特别是体现少数民族民俗、民风的新闻,其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奇特艳丽的服装配饰、欢快雀跃的民族歌舞、真情实意的民族情感令人赏心悦目。但一谈到少数民族新闻采访,一些新闻单位及一些新闻工作者总是不大愿意涉猎,唯恐由于那个文字不妥引来不快。其实大可不必那样。笔者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曾经近二十年来的回族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与鹤峰县的实地调查显示,民族地区的媒体使用率与信息化程度偏低,网络化程度与城市居民差异较大。但手机媒体的上网功能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并在当地的政治传播与文化传播方面显现出功能拓展空间。管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手机媒体的应用趋势,并通过其新兴功能的实现,有效功能的强化,以及媒介观念的引导,实现手机媒体对少数民族受众生活方式与价值认同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民族语文媒体是民族媒体的一个重要的构成元素,它依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来实现信息的传播,包含报纸、电视、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本篇研究对民族语文媒体在少数民族宏观和微观两个语言生活层面以及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面等主要作用进行具体阐述,希望对民族语文媒体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梅  范田丽 《青年记者》2016,(36):98-99
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是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民族形象的重要媒介产品.近几年,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类型和数量逐渐增多,并在主流媒体上播放,增进了全国受众对少数民族群体的了解.这类题材电视剧塑造的少数民族形象,对非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受众认识和了解少数民族群体能够起到积极作用,进而促进各民族交往和促进各民族团结.如何真实有效地塑造少数民族人物形象是这类题材电视剧创作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