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对于人物个性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楼梦》中人物众多,许多人物的语言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翻译时不仅要努力做到内容上忠实原文,表达上尽量保持与原文一样流畅,而且要在风格上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对等。在翻译《红楼梦》人物语言时,译者必须考虑相对权势、文化素养、人物个性等多种因素,正确选择词语和句式,再现原作中人物语言的言语风格。  相似文献   

2.
拟从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翻译理论出发,结合戏剧的主要特征、尤其是语言特点对剧本的翻译进行研究。通过对译剧《家》中一些译例的分析得出译者为确保译文的口语化、简练性,展现原作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忠于原文的同时,千方百计地再现文本的演出功能。  相似文献   

3.
如今翻译界已广泛认同异化是文学翻译的发展趋势。张爱玲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在自译小说《金锁记》时集中使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使原作《金锁记》的语言和文化特点在英文译文中得到充分展现。该文综合对比原文和译文,从颜色和声响、成语及俗语、中国文化特色词汇三方面具体分析了异化策略的体现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如今翻译界已广泛认同异化是文学翻译的发展趋势。张爱玲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在自译小说《金锁记》时集中使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使原作《金锁记》的语言和文化特点在英文译文中得到充分展现。该文综合对比原文和译文,从颜色和声响、成语及俗语、中国文化特色词汇三方面具体分析了异化策略的体现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意识流小说《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扛鼎之作,小说的语言呈现出非理性的、不受制于任何逻辑思维秩序的、支离破碎的片段式特点。这些不规范的语言给读者阅读带来了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困难。但是,小说的译者李文俊在翻译该小说却尽力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保留和体现原作的特色,做到了"译照原文",但又不是简单的把原作模糊混乱的语言死译过来,做到了"乱中有序"。文章拟从多元系统理论解释李文俊采取该翻译策略的原因,以及该翻译特点在译文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小说具有不同于诗歌、戏剧的叙事方式。在小说翻译研究中,译者不仅要传达原作的内容,还要反映原文中通过独特叙事方式体现出的美学效果,充分体现原作者在创作时对语言形式的把握,这也是原文风格的具体体现。因此译者在翻译小说时要对原文的叙事特征作全面考察,恰当把握原文叙事技巧,避免仅将注意力集中在小说事实上,仅仅建立内容层面的对等而忽略原作者对表现形式的操纵。本文以《红楼梦》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为例,考察了不可靠叙述作为小说叙事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文中的作用和在译文中的再现,从而成功保持了原文的风格和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7.
历来,风格的传达就是文学翻译中的难题,因此,作为风格传达中最关键的部分语言风格的传达,就成为再现原文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的中心问题。本文通过对《老人与海》三个中译本的分析,从译文与原作者、原作、以及两种文化的关系方面探讨了文学翻译中语言风格的传达,认为只有将原文与译文相融无间,译者才能成功传达原作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8.
早在十八世纪,英国翻译评论家泰特勒在《翻译原理简论》一书中就提出了翻译的三条原则:1、译文应完全表达出原作的思想;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和原作保持一致;3、译文应和原作一样流畅。并指出,优秀的翻译工作者应做到“让原文的长处完全移注于另一种语言里,使得操译文语言的人们也能象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一样,领悟其思想,感悟其神韵。”汉语的叠语历史悠久,是汉语语音结构中特有的因素,它们不仅有音韵之美,而且自然洒脱,绘声绘色。汉语有许多叠语形式,名词、量词、动词、副词和形容词都可以有重叠形式,而英语则没有相应的重…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特征的不同和文化差异的存在决定了翻译的趋同性,为了传达原作的意图,使译文获得最佳关联性,译者要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翻译目的,使译文在意义、形式上趋同于原文。  相似文献   

10.
王佐良先生翻译的《雷雨》英译本紧扣原作情节,语言灵活自然、准确把握人物内心和性格的丰富性,有效"还原"原作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原著中大量反问句既有丰富内涵又有特色的语言,王先生娴熟地运用他精湛的三大翻译思想:文化意识、神似和读者至上,从而在英译本中尽显原作精髓和魅力。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新闻的翻译中,目标受众的语言、文化、心理以及现实的社会事件等因素对信息的有效传递有重要影响。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强调根据预期功能或目的灵活地选择翻译方法,使翻译不再局限在语言层次上。因此,在不改变译文原意的前提下,译者可对原文信息进行适当的添加、删减或调整,甚至可根据翻译目的改译原文,以实现译文在新语境中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2.
梁实秋和朱生豪的汉译莎剧风格迥异,主要体现在音美效果、语体风格以及雅俗倾向等方面。梁实秋的译文在节奏、韵律方面欠佳,书面语味道浓重,但是他如实翻译了原文中的粗言俗语;朱生豪的译文诗意感较强,音调悦耳,口语化的表达通俗流畅,他对原文中的不雅语言进行了"净化"处理。梁实秋译莎更加注重戏剧的文学功能,而朱生豪译莎更加注重戏剧的表演功能。  相似文献   

13.
译文是理解原作的一面镜子。译文能否如实地反映原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原文的修辞手法能否在译文中再现。由于英语修辞历史悠久,而汉语修辞源远流长,各自都具有十分丰富的表达方式,故对修辞手法的翻译一直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译文若不能正确表现原文的修辞手法,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思想和风格,即使大意差不多,也会削弱原文的语言感染力。为此,本文在分析英语修辞手法可译性的基础上,仅就鲁迅作品中所使用的一些主要修辞格进行分析,旨在说明由于各民族间思想上的共性,所以修辞具有可译性,又由于中西文化间存在差异,所以修辞的翻译存在各种障碍。  相似文献   

14.
从鲁迅《药》的英译本看修辞手法的可译性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文是理解原作的一面镜子。译文能否如实地反映原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原文的修辞手法能否在译文中再现。由于英语修辞历史悠久,而汉语修辞源远流长,各自都具有十分丰富的表达方式,故对修辞手法的翻译一直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译文若不能正确表现原文的修辞手法,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思想和风格,即使大意差不多,也会削弱原文的语言感染力。为此,本文在分析英语修辞手法可译性的基础上,仅就鲁迅作品中所使用的一些主要修辞格进行分析,旨在说明由于各民族间思想上的共性,所以修辞具有可译性,又由于中西文化间存在差异,所以修辞的翻译存在各种障碍。  相似文献   

15.
人物个性化语言的翻译是文学作品风格翻译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原作人物语言的个性, 不妨可以从人物语言与人物的身份相吻合、与人物的性格相吻合、与特定的环境相吻合、与人物的内心世界相吻合这四个方面的恰当处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翻译难,难就难在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与翻译上。翻译问题不单单是个语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着重大关系,受着它们的影响和制约。往往有这种情况:从语言角度看,似乎原文不难理解,但原文所谈及的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情况或环境却不了解,翻译起来感到心里没底,甚至造成很大错误。因此,积累文化知识,了解背景知识对翻译者来说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它对保证译文质量,促使译者准确、忠实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起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双语交际过程,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实践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译者翻译时关注的焦点始终应是原作意图和译文读者。翻译目标是真正达到译文与原文语用或功能上的对等,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语言表层意义上的等值。  相似文献   

18.
朱明胜 《英语辅导》2008,(1):103-107
剧本中的台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语言,具有自己的特点。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戏剧翻译,也有自己的特点,这些都决定了戏剧翻译的标准不能完全套用其它文学题材的翻译标准。由于戏剧翻译是要将某部戏剧作品从一国舞台搬到另一国舞台上,其目的就是让移入语的观众得到与原文观众同等的反应,所以怎样在翻译中既要保留原作的某些风格又要领略到异域的风味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若诚先生对于戏剧的翻译可谓是独树一帜,他的译文口语化、简练和性格化,使得译文非常适合演出,同时也达到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译者的任务》中沃尔特·本雅明的翻译理论尤为独特,他认为译作不可能绝对忠实于原作,译作和原作具有同等的地位;译文不是对原文的传达,而是原文后来的生命,而且还提出了“纯语言”、“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等诸多的翻译思想。文章就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和原作与译作的关系两方面探究本雅明的翻译思想,认为他的翻译现是反传统的,和谐的翻译观,对翻译理论和实践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要想使译文文情并茂,译者不应在原作前无所作为,也不能甩开原作随意挥洒,而是在两种语言交汇的有限空间里自由驰骋。四字格词语是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如果我们能在翻译中恰如其分地译出四字格词语,那么就能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大大增加译文的流畅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