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抢椅子》可以说是一个人人皆知的传统游戏,我略对它进行了改编。我让比椅子数多1的小朋友参加游戏,他们围着椅子,并不是简单的走或跑,而是要听琴声进行体态律动,如学小鸭走、学小鱼游等等,这就加深了游戏难度,保持了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同时,又帮幼儿复习了律动动作,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2.
小朋友玩《小熊找家》的音乐游戏,音乐停止的时候,每个“小熊”要找一个椅子坐下来表示找到了家。椅子的数量比参与游戏的幼儿人数少一个,所以.总会有一个孩子找不到“家”。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成为没有家的孤单的小熊。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在教学中尝试着采用做游戏、对话、看图画、唱歌等形式教幼儿学习儿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游戏式:幼儿的学习应当是游戏式的。让幼儿在玩中体会和理解儿歌的内容,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和小朋友一起玩汽车,我拿出大大小小的玩具汽车让小朋友你开过来,我开过去,一边开一边  相似文献   

4.
太阳出来了     
离园时,晚走的几个小朋友在玩积木,而我正和陆续来接孩子的家长进行简单的交流。忽然,只听哗啦一声响,循声望去,只见强强兴奋地把桌子的雪花片积木往空中边抛边说:“下雨啦,下雨啦!”另外几个小朋友也跟着“下起雨”来。我一看,桌上、地上到处都是红红绿绿的雪花片积木,有的掉在椅子上,有的滚到墙角处,还有的落在了小朋友的头上、衣服上,活动室内一片狼藉。这可怎么办?看着孩子们兴奋地沉浸在游戏里,我想:如果硬是让他们停止游戏把积木捡起来,一是挫伤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二是他们很可能不合作,不愿把积木捡起来,而和他们…  相似文献   

5.
有一次我在组织幼儿玩“谁的飞机飞得高”游戏时,开始我只是示范几次,就让幼儿自由玩,我在一旁看。我发现有几个幼儿玩了一会,就不玩了,他们还走到我身边说:“老师 ,我不玩了。”我请他们去和大家一起玩,可他们还是不愿意。这时,我拿起一架纸折飞机,一边向空中丢 ,一边说:“我的飞机飞得好高。”小朋友听见了高兴地围过来,一边玩 ,一边说:“老师,我的飞机也很高。”“我的飞机会转弯。”“我的飞机飞得远 !”那几个说不玩的小朋友也玩起来了,一边玩一边说:“老师,看我的飞到哪里去了 ?”这说明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极易受…  相似文献   

6.
呼啦圈热在我们幼儿园掀起后,我考虑到幼儿年龄还小,关节、骨骼还没有完全发育好的实际情况,对此活动进行因势利导。但由于幼儿热衷于玩呼啦圈,用简单限制幼儿玩的办法并非上策。怎么办呢?我选择了引导幼儿“一圈多玩”的办法来加以引导,带幼儿开展“看谁的呼啦圈玩法多”的活动,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出新的多种不同的玩法。有的幼儿把呼啦圈一个个间隔一定距离竖放着玩钻山洞游戏;有的把圈平放在地上,玩跳圈游戏;有的把呼啦圈当铁环推着玩;有的把圈悬挂起来进行投准练习;  相似文献   

7.
夜里下了雨,校园里低洼的地方湿漉漉的。一些小朋友围在一起,我以为他们在做游戏。这时,一位孩子跑来对我说:“老师,巴冒和一些小朋友在操场上捉蚯蚓,还把蚯蚓抓在手里吓唬人。”“咱们也去看看。”我对身边的小朋友说。孩子们有的拉着我的手,有的扯着我的衣服,跟我来到正在玩蚯蚓的幼儿跟前。  相似文献   

8.
活动来源在一次户外接力赛跑游戏中,我发现有一小组多出一个小朋友,便向幼儿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多一个人怎么办?期望幼儿能通过协商或通过数学活动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但幼儿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所有的建议都是让多出来的这个小朋友从事比赛以外的活动:有的说让这个人去休息,停止游戏;有的说让这个人独自玩一会儿别的玩具,或去跑步;还有的提出让多的这个人去当裁判……我意识到这是一次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的契机,于是设计了这个活动。  相似文献   

9.
照镜子     
有的幼儿午睡起床时,只顾了动作迅速,衣服、鞋子常穿得不符合要求。我就想了个照“镜子”的方法,对他们说:“我是一面大镜子,要来照照小朋友,看看谁的衣裤穿得最整齐。”我有意走到那些未整理好的小朋友面前:“我来照照永林小朋友,你的衣领不见了,我来帮你找一找。”“我来照照张伟小朋友,你的鞋带未系好,请你自己系系牢。”小朋友见状也争做起小镜子,照照别人,或请别人照照自己。以后我还和小朋友一起编了几则顺口溜,如“小镜子,照一照,  相似文献   

10.
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我经常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绘画的机会,日积月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游戏活动中 游戏是幼儿特别喜爱的活动,常常是游戏结束了,孩子们还兴味无穷。我就趁机让幼儿把游戏活动的内容和场面画下来,讲给教师和其他小朋友听。比如“揪尾巴”这个游戏,幼儿都喜欢玩。在玩之  相似文献   

11.
今天下午我带小朋友进行户外活动,教幼儿玩“贴人”的游戏。可孩子们到了场地上后,有两个小朋友在墙角边发现了两条蚯蚓,并一下子喊了起来,接着许多小朋友也都围了过去,有的叫,有的喊,有的直拍手,还有的要用脚去踩,吵了起来。我忽了,连忙大声说:“小朋友,我们要玩游戏了,快来排好队。”可是他们理也不理,我去拉他们,可谁也不听我的。我急得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时,指导老师陈老师来了,她了解情况后,到办公室里拿来了一个小盒子,把两条蚯蚓装进了小盒子,并对小朋友说:“这是蚯蚓,等玩过游戏后,老师再给你们看,还要告诉小朋友,蚯蚓有什么本领。”这下小朋友可高兴了,很快排好队,玩“贴人”的游戏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Case熙熙是一个乖巧的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很好,平常从不会和小伙伴发生矛盾。一次接力赛活动的时候,全班幼儿都积极参加,可她怎么也不愿意,还说她脚痛不能跑。后来我就找几个孩子准备和她一起玩接球的游戏,可她又推脱去找来琦琦,让琦琦代替她的位置和其它幼儿玩,她则在旁边看。我问她:"你为什么不玩我怕我接不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会选择场所、玩具,与同伴共同游戏。时间及活动:8∶45①入园。②以户外活动为中心,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玩大型组合玩具,玩单杠,骑三轮车、两轮车,玩沙,玩水,找小虫等。幼儿可以与教师一起玩,也可以与本班小朋友或大班小朋友一起玩。10∶50  相似文献   

14.
有些人认为幼儿还小,对成人的语言理解能力不强。因此,无论什么话都在孩子面前说,甚至随便谈论别家是非,道他人长短。事实上,幼儿虽小,但已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什么话都让他们听,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没有好处。因此,要做到幼儿面前六不论。1.不论“亲家”。有的家长之间好开玩笑。甲有个女儿,乙有个儿子,往往说:“咱俩做亲家吧,我女儿给你儿子做媳妇……。”从此两家就论起亲家来,甚至这两个小朋友到一起玩,别人用“对象”来耍弄小朋友。  相似文献   

15.
正当孩子在游戏中遭遇挫折,不愿意继续尝试时,如何跟孩子沟通,鼓励他继续探索呢?幼儿园老师通过具体的案例为爸爸妈妈提供了和孩子沟通的实操方法。叶子向我提议:"老师,咱们好久没玩抢椅子游戏啦,今天玩这个游戏吧!"其他小朋友也说:"我也想玩。"于是几个孩子把椅子搬到了中间,抢椅子游戏开始啦!  相似文献   

16.
暑假里的一天,我在家闲得无聊,便跑到院子里去玩,发现一队蚂蚁在搬运东西,有的东西较大,几个蚂蚁就齐心协力一起搬。我看得入了迷,连妈妈喊我吃晚饭了我还不愿离开。后来我找了一只盒子,捉了几只蚂蚁装进去带回家玩。到家后我把装蚂蚁的盒子放到  相似文献   

17.
<正>情景描述一:"叮叮叮"小铃铛不停地"唱歌",孩子们也不停地走进走出。有的幼儿在互相聊天,有的幼儿在椅子上玩跷跷板游戏,有的幼儿站在墙角玩口袋里的玩具,有的幼儿呆呆地坐在椅子上。这是吃完点心后的某班的一幕,这时候的幼儿是松散的,那老师在哪里呢?老师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不停敲小铃催促孩子们快  相似文献   

18.
滚铁环     
在我的家乡,我们最喜欢玩滚铁环的游戏。我们村子里几乎每个小朋友都有铁环、铁钩。节假日,小朋友成群结队地相约在一起,比谁的铁环跑得快。我第一次滚铁环时,真是狼狈。我右手握住铁钩,左手将铁环放在地上向前一滚,铁环还没等我把它钩住,便一头栽倒在地上,还砸到了我的脚趾头。  相似文献   

19.
教小班幼儿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其目的是为了对幼儿进行对应感的训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比较能力,激发他们数数的兴趣,为计数活动做准备。我曾用“我为娃娃服务”的游戏方法,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分清了两组物体的多少。教师先出示4个布娃娃,让布娃娃向小朋友问好,然后准备3把椅子请3名小朋友给娃娃找座位。用这  相似文献   

20.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幼儿进餐、集体活动、游戏活动时都有搬椅子的环节,我曾经观察过幼儿搬椅子的情形,可谓形形色色。有的一只手拉着椅背拖着走,有的抓住椅子像推小推车,有的抱着椅子让四只椅脚朝外横冲直撞,有的将椅子顶在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