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拼布艺术历史悠久,如同绘画艺术一般,但与西方相比,国内拼布艺术及技术传承与发扬明显不足。结合拼布艺术及其表现特征,融入绿色、审美、协调、工艺等原则,探讨拼布艺术在现代装饰画中的应用手法,旨在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艺术文化,为现代装饰画创作提供灵感。  相似文献   

2.
装饰画发端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出现了战国时期的吊画,汉代的画像砖,敦煌的壁画以及近代的版画、年画、工艺品装饰画等等,瑰丽堆放、多姿多彩。它的艺术传统和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情趣。装饰绘画与写实绘画是一对孪生姐妹,在美术发展过程中并行并存,相得益彰。写实绘画强调“形象美”,注重客观和科学性。装饰绘画则着意“形式美”,注重主观和艺术表现规律.理想生活的典型美,是装饰艺术创作的原则。作为装饰画种类之一,黑白装饰风景画吸收了版画艺术的风格及图案特点,运用黑与白这两种极…  相似文献   

3.
装饰绘画是工艺性质的绘画 ,以其表现形式的特征而有别于其它风格的绘画。装饰画的表现手法 ,也有别于其它风格的绘画。在构思和构图上 ,它不受客观现实的限制 ,它所追求的意境不是身临其境 ,而是心临其境。不同时间、不同情节、不同地域的物和事 ,都可以组织在同一个画面上 ,它表现的是理想的生活 ,它的构图是理想的构图。春夏秋冬的景物可以共处在一起 ,东南西北的事物可以在同一画面上出现 ,它不是停留在临摹自然上 ,而是重新安排自然 ,创造第二个自然。装饰画有着系统而严谨的艺术规律 ,是制约性、局限性很强的绘画。装饰画的制约性就是…  相似文献   

4.
段毅丹 《考试周刊》2010,(29):49-49
艺术反映生活,这是中西方绘画的一种共同因素。但是,中西方在绘画艺术审美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性,中国绘画注重表现自然,而西方绘画则注重再现自然。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审美思想的不同,可以从外在的和内在的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5.
放眼美术教育特色课程——书法、版画、蓝印花布、剪纸等,其不仅独树一帜,也带动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丁绍光的重彩装饰画富有生动流畅的墨线勾勒、绚丽和谐的色彩,它是在现代审美需求和文化条件的催生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绘画表现形式,在基于传统绘画的基础形式上,色彩运用和物象造型上都有很大的自由度。它重色彩、重表现,装饰性强,与小学生绘画时色彩表现力强、造型夸张概括、注重主观感受的绘画特点相契合。  相似文献   

6.
浅谈装饰画     
装饰画是富于装饰意味的一种绘画形式,它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升华自然,是画家主观创造能力的独特体现.本文从如何界定装饰画、装饰画与绘画的区别和联系、装饰画和图案的区别和联系等几方面分析装饰画这种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7.
装饰画是一门重要而复杂的专业课程,要学好该课程就要对装饰画的概念及内涵有所了解。装饰画是归纳所有画种的独特艺术语言风格的画种。它不以材料命名,可以用多种材料来创作,讲究平面和夸张化,运用散点与焦点透视结合的构图方法,独立完整地抒发作者的审美及情趣,更强调艺术的形式感。在装饰画创作中,学生可以广泛参考其他艺术形式和绘画作品,以及特定作者的作品,让学生把心灵深处的感悟充分表达出来,通过"形式美"的表现,展示出其综合与创造的素质。我们应在发展中保护和继承装饰画艺术,创造辉煌的装饰艺术前景。  相似文献   

8.
体育是人类为增强体质和提高修养而开展的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以展现强健的体魄,而体育绘画则是把各种体育活动以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体现活动的艺术内涵,二者融生命、健康和审美于一体。一、体育美术的应用性自远古时期简朴的人体动作绘画,到现代精  相似文献   

9.
周妍 《宁夏教育》2011,(9):60-61
儿童装饰画,又称图案画,是幼儿运用各种花纹、色彩在不同的纸型上对称地、和谐地、有规则地进行美化、装饰的一种绘画形式。儿童装饰画的特点是花纹优美、色彩鲜明、构图均衡。所以,装饰画活动有助于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准确性、灵活性;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绘画兴趣;有助于  相似文献   

10.
装饰画是现代家居室内装饰必不可少的,其营造的形式美和意境美的室内环境,对居住者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提升发挥作用。事实上,装饰画的种类众多,集许多种绘画艺术形式的优点,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取舍,要特别注重对主体风格、主体色彩、空间材质、图案样式和空间文化的设计。本文结合绘画和装饰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给家装设计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装饰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饰画教学在艺术设计基础中有重要地位,它是向专业设计过渡型课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基本点,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及个性能力的展示,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的装饰画教学课程,把实际训练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从而使学生充分表现自我,使其艺术创造才能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都是与其本民族的哲学思想关系密切,绘画艺术也是如此.产生于先秦时期以老庄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道家学派,提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些对宇宙7y物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规律的深刻而朴素的阐释和理解,都在经意和不经意之间对中国画艺术的创作思想、审美取向、表现技法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使其具有了区别于其它民族绘画艺术的特有的中国民族性面貌.[关键词中国传统道家思想;老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朴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介绍装饰画的相关知识,阐述了现代装饰画在西方艺术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影响下的新发展、新趋势与现代装饰画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李双 《职业技术》2009,(12):75-75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已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现代高职高专院校的特点更强调营造一个陶冶情操、促进交流的整体氛围,强调教育与精神等因素所酝酿出的浓郁的人文气息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校园文化即凝聚力和向心力。黑白装饰画与色彩装饰画是装饰画艺术的两个组成部分。装饰画艺术教育的审美本质、审美功能和德育功能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应充分利用校园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丰富的装饰画艺术资源,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来,为高职高专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丽 《中小学电教》2014,(11):61-61
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幼儿艺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创新、审美、表现成为现今美术教育的目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活动有机整合,使孩子们的教育环境更加多元化。下面就我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绘画活动中的运用,谈一些粗浅的认识。本文结合实践,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幼儿绘画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和作用,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出现于19世纪的印象主义绘画,无论在绘画题材、表现手法及光与色的理解与表现等方面均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形成了与古典主义绘画大相径庭的表现思想和审美趣味。印象主义绘画在19世纪传统绘画的土壤上酿成了一场视觉革命,使绘画走出封闭的画室,进入宽广的外光世界,完成了绘画色彩造型的变革。通过对印象主义绘画在表现题材、绘画技法等方面与古典主义绘画的比较,就印象派绘画对光与色的理解及运用方面看,印象主义绘画是西方美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艺术丰碑,为现代绘画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现代素描教学应融入现代的教学方式和教学体验,提倡创造性思维,拓展素描的宽泛性。要把造型的普遍规律纳入艺术规律的个性表现中,使艺术个性自然地渗透到画面中,以昭示绘画者个人的审美精神和创造内涵。美术教学过程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重新认识素苗艺术及其功能,以还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8.
从印象派开始,随着视觉方式的改变,艺术家开始反思艺术的本质,以求新、求异的态度不断地否定自身,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尝试各种表现形式和材料运用的可能性,于是西方现代绘画便呈现出诸多前所未有的视觉图式。其主要表现在强调画面构成的非理性和无意识;制造新奇,追求原创性;打破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强调艺术的行为过程;融自然于一体,打破传统的艺术博物馆体系等。诸多新的绘画形式构成了西方现代绘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中叶随着东西方艺术的交流,纳比派在物质对象上的艺术精神传递与东方艺术的艺术精神表现有着惊人的相似,不再直接表述图像,而是见诸于艺术观念,重视感性,注重客观对象的主观情感的内隐表现。为了突出纳比派艺术形象的主观特性,纳比派画家一般采用了东方艺术手法,使客观物象与审美主体交融后,物化成一种主观的艺术精神形态,不再拘泥于西方绘画艺术的约定俗成的客观真实性。纳比派是一种主观的、表现的、抒情的、平面的、蕴涵东方特性的时代艺术,不仅沟通了人的主观世界,也协调了内在艺术精神和外在物质形式的矛盾冲突。纳比派吸收和借鉴了绘画艺术的东方特性,他们的绘画作品与西方其他画家之作相比更具东方特性,更具现代性,在现代主义艺术中,跨越了东西方绘画艺术的鸿沟,超越了物质世界的种种束缚。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绘画领域以装饰为主的画风已悄然融入了各画种的表现领域,一批作品以装饰意味为尚的表现,使其艺术品的内涵更加深邃,表现技法更加富有新意,它推进了绘画意境、气势和韵味的表现。运用夸张、变形、象征、寓意以及抽象手段作为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给人以所谓现代感.是现代绘画艺术的特点。现代绘画艺术使我们不再只是单纯的去反映、表现具体事物,而是要去创造新的事物,绘画创作中适当地运用装饰效果,认识绘画的装饰性,进而运用装饰,使我们免于陷入自然的束缚,使绘画作品更典型、更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