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是一次大的机遇。从世界许多国家的经验来看 ,对相对落后的地区实施区域性大开发 ,是推进和带动全局发展的有效手段。从我国的情况看 ,实施西部大开发 ,是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西部大开发的 1 2个省、市自治区中 ,包括内蒙古、宁夏、新疆、广西、西藏 5个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 3个多民族的省 ,俗称“民族八省区”。此外 ,还有 2 7个自治州和 82个自治县属于西部大开发的范围。我国有 5 0个少数民族世居在西部地区。从这个意义上说 ,西部大开发就是民族地区的大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是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体现 ,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组成部分 ,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 ,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对于推动各民族走向现代化 ,缩小民族地区发展差距 ,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久远的历史意义。在西部大开发中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一项长...  相似文献   

2.
发展特色农业,振兴西部农村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现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5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56%。1999年末人口约3.58亿人,占全国的28.43%,1999年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4.45%。西部地区是我国农业所占比例最大的地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达24%,个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土地面积有683.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71.2%;人口3.13亿人,占全国28.52%,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6%。开发西部,活跃西部地区市场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的需要;是加速对外开放,连接国内外市场、扩大流通的需要;也是地区间协调发展和保持全国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是我国各民族间团结协同、相互支持、共同繁荣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从行政区划层次看,主要包括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5个自治区和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5个省份。10省区自治地方人口占全国自治地方总人口的87.9%;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6.9%。从地理区位角度看,10省区主要分布在西部,故称西部民族地区。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5.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东部地区实施沿海发展战略创造了高速度增长奇迹之后,按照世界大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性举措。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全部在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这是个现实。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人口6,700万,仅占全国人口的6.7%;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面积十分辽阔,占全国总面积的60%左右。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省(少数民族分布区几乎遍及全省)、贵州省(占50%)、青海省(占50%),甘肃省(占50%),四川省(占56%),共有10个省区。此外,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湖南、广东等省都有较大的少数民族分布区。自解放后实行少数民族地区自治以来,全国共设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72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区人口(包括汉族)约占全国人口的12%。  相似文献   

7.
一、两部旅游开发实质,上主要就是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 1、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最为集中的区域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两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规定,西部开发的政策适应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两、廿肃、宁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市区,电即广义的中国两部。中国西部自古就是我民族集中聚居的地区。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8个世代生活在西部,其人  相似文献   

8.
论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的T·W·舒尔茨提出“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穷的关键,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贫穷的关键”,这一点在我国西部地区体现尤为突出。西部地区是我国的经济落后地区,拥有全国1/2多的国土面积和1/5多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全国1/5多的人口,但所制造的经济价值却只占全国经济价值的1/7,在国家规定的592个贫困县中,有487个分布在这些地区,占贫困县总数的82.26%。1996年有贫困人口6191.6万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76.66%。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除了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从2000年开始正式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准备用50~100年的时间开发我国西部资源,提高西部经济实力。推行这一战略主要出于以下考虑:落实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改革开放前20年,西部地区让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到2000年,国家经济建设重心西移,开发西部是区域发展思想的重大调整,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缩小东西部差距。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1/4,资源占全国1/2,疆域面积占全国1/2,全国3000万贫困人口几乎全部分布在西部,没有西部的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和现代化;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积极配合中央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决策,中国科协面向我国西部新疆、西藏、内蒙古、重庆、广西、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12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了以提高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为主要目标的”西部科普工程”,至今已进入第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和我国西北地区的腹地、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全省土地面积72.12Km~2,占全国总面积的7.5%。全省人口428万人,其中藏、回、土、撒拉等33个少数民族人口合计  相似文献   

12.
实施"三大工程"加速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西部幅员辽阔,包含西北、西南10个省(市、区),面积约为538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2.7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3%;是囊括了大半个中国的大经济带,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重地,在战略上是支撑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该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又是人才匮乏、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缺乏及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但潜力巨大,亟待开发.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人口特点 地域辽阔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10个省区市,拥有土地面积5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8%。  相似文献   

14.
中西部地区发展高新技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西部地区一般为经济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多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尽管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与东部和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发展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以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发达地区一般在10万元左右,而西部不发达地区仅有2万元左右;从城镇人口收入上看,西部地区大约为北京的1/2,上海的1/3,深圳的1/4;而人均财政收入的差距则要更大一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如何缩短中西部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区(以下简称本区)系指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以及天山南北的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等广大地区,总面积约占全国的3/5,农、林、牧业生产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的生息地之一。 本区地域辽阔,气候千差万别,认识这些地区气候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对于进一步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部生态经济脆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和广西10个省(区),现有人口2.85亿,占全国的23%,土地面积5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8%,草地面积占全国的60%,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47%.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全球性生物 巨大多样性"国家,中国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植被类型、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中国的植物尤其丰富,30,0 0 0种高等植物产于中国,其中乔、灌木 7,5 0 0种;中国的动物区系同样丰富。据统计已发现有 6,347种脊椎动物(包括 1,2 4 4种鸟类和 3,862种鱼类),特有植物物种多达 1 7,30 0种;特有脊椎动物 667种;中国西部 1 2个省、市、自治区,包括甘肃、贵州、陕西、四川、青海、云南 6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 5个自治区以及重庆市。土地面积 6 98万km2 ,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0 %;有全国 75 %的植物物种数和动物物种数。中国西部省区人口总数为 4 0 5亿,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相当比重。多民族文化状态造就了中国西部省区成为独特的生物 文化多样性地区;另一方面,中国西部省区面临农村贫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退化和少数民族依然处于边缘状态的现实。本文讨论了中国西部省区的生物与文化多样性及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潜力。急需保护该地区的自然和文化,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部地区石油资源潜力与开发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也赋存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据估算西部地区有石油资源415.9′108t,占全国石油资源的39.33%;西部地区有天然气资源247400′108m3,占全国天然气资源的65.1%。而2000年西部地区的石油产量2805′108t,仅占全国当年石油产量的17.22%,与其资源不相匹配。目前西部地区石油资源平均探明率仅为9.83%;天然气资源平均探明率仅为5.9%,油气资源勘探还有很大潜力。因此,加快西部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部分弥补东部地区的石油产量递减,缓解我国石油需求增长与石油供给的矛盾,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西部地区地面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态系统脆弱,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难度很大,油气勘探效益难以保障。去年中央已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借“西部大开发”契机,在自主勘探开发的同时引进外部技术和资金,加快西部油气资源开发。同时应该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矿权管理法规,规范油气开发秩序,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略论区域科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7个五年计划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东部地区包含:京、津、沪、辽、冀、鲁、苏、浙、闽、粤、桂、琼12个省市区;中部地区含:黑、吉、内蒙、晋、豫、鄂、湘、皖、赣9个省区;西部地区有:渝、云、贵、川、藏、陕、甘、宁、青、新10个省市区.东、中、西部土地面积分别占全国的13.5%、29.6%和57.0%;人口分别占全国的41.2%、35.7%和21.1%.  相似文献   

20.
楼慧新 《资源科学》1992,14(5):39-44
本文的西部地区指广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云南、贵州、西藏、新疆11个省(区)。1990年西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50502.8万亩,占全国的29.67%,粮食总产达1.12亿t,占全国的25.11%,平均粮食亩产221kg,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1kg,占全国平均水平的84.35%。1963—1989年粮食平均增长率为3.26%,比全国的3.88%低0.22%。西部地区1989年尚缺26.89亿kg粮食,粮食供不应求的情况将存在一段时期,粮食生产一直是西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