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进福 《青海科技》2009,16(1):17-18
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青海由于山旱地面积大,地形、地貌、生态、降雨、热量条件等类型多样,非常适合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旱作农业。杂交油菜、脱毒马铃薯、优质大粒蚕豆及豌豆、无公害反季节蔬菜、高原特色花卉等特色作物其产量、质量均优于全国其他地区,发展高原特色旱作农业潜力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油菜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青海油菜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1)青海是我国北方春油菜主产区。主要以白菜型油菜为主,在全省20万公顷油菜种植面积中,白菜型油菜面积为14.7万公顷左右,其次是甘蓝型油菜,面积为5.3万公顷左右。总播种面积占我国北方春油菜面积的30%左右。我省白菜型油菜主要种植在海拔2700米以上山旱农区和高寒旱作农区,甘蓝型油菜主要分布在2600米以下川水地区和柴达木绿洲灌区。 (2)青海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特早熟型和早熟型油菜种质资源富集区。我省的油菜具有生育期短、抗逆性好的优…  相似文献   

3.
《青海科技》2014,(4):32-33
<正>在地里位置上,青海被新疆,西藏,四川和甘肃所包围,是一个融合了多元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大省,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青海的农业作物以小麦、青稞、蚕豆、马铃薯、油菜为主。日月山以西为牧业区,属高原牧区,牧区内草原广袤,牧草丰美,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牧区之一。该省还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有野生动物250多种。以青海湖、鸟岛、坎布拉等为主的高原自然风光景区;以土族、藏族、撒拉族民俗、传统文化为主的民族风情园景区;以西宁、贵德的文化、休闲旅游景区;以塔尔寺等为主的宗教文化旅游景区;以黄南热贡艺术为主的藏族绘画艺术景点;以"三江源"生态风光和藏族文化、风情旅游景区;以及青藏铁路沿线旅游景区为特色的高原旅游资源而闻名。  相似文献   

4.
油菜在青海省种植的优势地位和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正科 《青海科技》1999,6(2):27-29
从人类对脂质的需要和油料产品的深加工利用潜势,预测出油料市场广阔。又从油菜在高原的生物优势、适应性和抗灾能力,论证了油菜在青海省农业中的优势地位。提出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发展油菜产品加工,是青海省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西藏在全国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其农业发展也一直受到全国的关注,但是限于现有的气候条件,西藏农业发展面临较大困境。在藏区,热带、亚热带、高原温带气候、高原亚寒带和高原寒带气候彼此交织,对于西藏的农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提出应在气候条件的基础上,发展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6.
《青海科技》2003,10(3):55-56
(本刊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青海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全省经济建设的重点,突出解决优势资源开发、支柱产业壮大、特色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技术“瓶颈”,有效地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2001~2002年,因科技成果转化而新增产值29.3亿元、利税10.9亿元。1.科技创新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1)培育推广了一批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出我国第一个甘蓝型“双低”春油菜新品种和第一个“双低”杂交春油菜“青油331”,使全省油菜的品质、产量和适应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累计推广种植13.33万hm2,平均增产442.5kg/hm2,产…  相似文献   

7.
对青海省油菜产业发展的一些想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德志 《青海科技》2002,9(3):14-16
一、我国油菜生产的基本情况和市场需求 我国的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大豆、花生、向日葵、芝麻,其中油菜是最重要的.我国长江流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和西北地区的青海、甘肃、陕西等省,其食用油主要来自油菜.我国的油菜有冬油菜和春油菜2种类型,其中冬油菜占85%~90%,春油菜占10%~15%.近几年随着油菜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油菜生产发展迅速,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都有较大增加.  相似文献   

8.
《青海科技》2005,12(2):62-62
4月20日,青海省委、省政府在省会议中心隆重举行2004年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多年从事地质找矿并取得重大突破的邓吉牛博士,在热烈的掌声中欣喜地接过省委书记赵乐际颁发的2004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证书和50万元奖金。这是我省继去年首次重奖田正科、杜德志两位油菜育种专家之后,又一次重奖科技界有功之臣.也是我省加快科教兴青和人才强省战略重大举措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桑吉 《西藏科技》2011,(3):6+49-6,49
油菜是我国主要食用油料作物,由于选择品种地块不当、耕作粗放、田间管理等跟不上,所以农牧民盲目种植油菜。根据作者二十多年从事农业种植油菜区域的实验摸索,总结了积累种植春油菜的几种栽培技术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青海科技》2010,17(3):130-131
近日,高云龙副省长在听取省科技厅关于《青海海东高原特色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戈蚣的工作汇报时,就进一步做好我省农业科技园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1.
我国杂种小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杂种及其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多年来一直是农业科学研究中的热点,其研究成果已在玉米、高粱、水稻、油菜等作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量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小麦也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是大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以来,白雪试验站先后从德国、墨西哥、北京、青海、云南、四川等地引进青稞、小麦、油菜、玉米、马铃薯和燕麦6种作物800余份品种,从中筛选出青稞2000(藏青20)、冬小麦品种TA98100、橄榄型油菜品种YB-108、青饲玉米品种北农青贮208和辽源1号、燕麦品种青引2号等5种作物6个品种。其中,青稞品种青稞2000(藏青20)和冬小麦品种TA98100参加了全区品种区域试验,并进行了生产示范。将筛选出的青稞、冬小麦、油菜、青饲玉米和燕麦等5种作物6个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科技简讯     
<正>高云龙副省长对我省农业科技园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近日,高云龙副省长在听取省科技厅关于《青海海东高原特色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的工作汇报时,就进一步做好我省农业科技园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4.
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青海独特的高原生态区位所决定的;高原生物多样性在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系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从青海生态建设的要求出发,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高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青海湖锢囚锋造成的大到暴雪特征,做好降雪天气预报,减小降雪对设施农业生产的灾害。利用常规气象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16年3月21~23日青海东部大到暴雪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此次过程是初春青海东部的大到暴雪,伴局地大风,沙尘天气,降水时间长,范围广,相态复杂,降温幅度小;②此次过程中,高原涡与短波槽是此次大到暴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500hPa蒙古冷槽东移引导槽后冷空气南下,与高原涡东移向北输送的西南暖湿气流在青海东部交汇,产生了此次大到暴雪天气;③西路柴达木盆地冷空气和东路从河西走廊东灌进入青海东部冷空气在青海湖形成的青海湖锢囚锋,是此次过程的主要中尺度系统,地面辐合线起到了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雄踞世界屋脊的青海省是个神秘而诱人的地方,她仿佛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粗拙中透出珠光宝气,平静中显出神奇风采。青海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巍巍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之源在青海,因域内有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青海湖,因而得名"青海"。青海自然风光雄奇壮美,粗壮浑厚的青藏高原散发着独特的原始魅力,孕育了璀璨多元的高原文明。生活在这片高原上的汉、藏、回、  相似文献   

17.
1999年,我国农技推广将围绕抓好“主要作物、重大技术”开展工作,突出粮食生产,抓好主要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的重大技术推广。计划推广的10项重大农业技术是:(1)水稻抛秧技术;(2)水稻旱育稀植技术;(3)  相似文献   

18.
《青海科技》2010,(6):95-95
“青杂5号”是“十一五”期间在青海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资助下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春油菜杂交品种。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既要满足经济的需要,又要不损害今后人类长期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德国于1984年,根据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制定了农业发展目标和战略,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德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同时开辟新领域,发展“工业作物”种植。  相似文献   

20.
焦育鑫 《百科知识》2009,(14):39-41
中国是世界上高原湿地和冰川最多的国家。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湖泊、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河流湿地共有7.47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分布在西藏和青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