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作物杂种优势基础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作物杂种优势提高产量是 2 0世纪农业科学的重大创举。相对于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来说 ,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研究进展缓慢。回顾了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从遗传差异、基因效应、基因表达等几个方面分析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并对深入开展杂种优势的基础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学报     
《中国科技信息》2011,(1):10-14
中国杂交小麦研究现状与趋势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杂种优势利用显著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水稻、玉米、棉花和油菜等作物杂交种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但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3.
<正>杂种优势利用作为进一步提高作物单产的有效途径之一,已在玉米、水稻等20多种作物上得到广泛证实。但杂交小麦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1962年以来,国内外探索了多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但均因种种原因未能大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6):F002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2年3月,隶属于国家科技部:该室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延伸。瞄准学科研究,将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实验室研究对象为水稻、油菜、玉米、棉花、小麦等主要农作物和果树、蔬菜等部分园艺作物以及其他一些作物。包括基因图谱研究:重要基因分离克隆;功能基因组研究;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基.因发掘研究:育种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新品种选育等。  相似文献   

5.
王娅娜 《科技风》2023,(29):167-169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利用杂种优势培育出适合推广的畜禽品种是现代化畜禽养殖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对乡村养殖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基于此,文章对现代化畜禽养殖业中动物遗传育种展开杂种优势研究,首先阐述杂种优势的研究现状,再从杂交个体等位基因差异表达产生杂种优势、杂种与双亲间基因的差异表达产生杂种优势、印记基因正确表达影响产生杂种优势、杂交品系DNA甲基化程度低于双亲产生杂种优势四方面说明动物遗传育种的杂种优势形成机制,最后提出四种动物遗传育种的杂种优势预测方法,包括遗传距离法、群间方差与群内方差之比、配合力法和分子标记法,旨在为乡村畜禽养殖业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6.
马和驴杂交生的骡子,体格高大,强壮有力。若用不同品种间的作物进行杂交又会怎样呢? 其实这种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同一动植物的不同品种间,例如中国太湖猪和美国的杜洛克猪、籼稻和粳稻间进行杂交,它们的后代在生长性能和生产性能等方面都比其双亲好,这种现象就叫做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7.
稻麦玉米重要基因的鉴定、发掘和高效率利用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国家目标,应用基因组研究的最新成果, 集中探讨与水稻、小麦、玉米3大作物改良密切相关的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上位性遗传效 应,基因效应与环境互作,重要基因的比较基因组分析等重大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袁隆平开创的杂交水稻研究事业至今已历时36年。30多年来,袁隆平不迷信经典遗传理论中“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支持不断创新,既坚信“实践”的权威,又注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使之升华为新的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使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始终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往复循环,攀登着座座高峰,创造着辉煌业绩。  相似文献   

9.
永无止境 科学是永无止境的。袁隆平认为,杂交水稻研究方兴未艾,当前仍处初级阶段,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仅从他所提出的从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再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这一战略目标来看,不是一代两代人就能达到的,而是要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断攀登。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将常规育种方法与分子育种技术结合起来,使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领域,不断登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杂种优势的研究已经有很长历史。直到本世纪末都一致认为是由遗传差异比较大而能互补的雄雌配子结合产生的,公认的有显性学说,超显性学说,上位作用理论,它们都从遗传角度比较明瞭地解释了这种现象。笔者试图以地理、遗传、生态三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来探讨杂种优势现象,提出了生态型杂优学说,并且把它用于农作物育种。通过十余年的努力,设计出了一批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利用,使这一学说得以初步证实。这是在杂种优势利用和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我国爆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这场"革命",突破了经典遗传学中"白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理论,开辟了水稻大幅度增产的新途径;这场"革命"树立了农业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2.
农业技术     
利用基因渗入系研究水稻杂种优势与基因差异表达的关系StudiesontheRelationshipbetweenHeterosisandGeneDifferentialExpressionUsingIntrogressionLinesofRice(OryzasativaL.)摘要:根据以籼稻(Oryzasativassp.indica)品种IR24为遗传背景的粳稻(O.sativassp.japonica)品种Asominori基因渗入系与IR24回交F1在多年、多点杂种优势的表现,筛选出1个强优势组合和1个弱优势组合,其杂种优势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每穗实粒数.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了强优势和弱优势组合在幼穗分化至抽穗的叶片基因表达差异,获得了35个差异表达片段.差异带可…  相似文献   

13.
籼型杂交水稻60年代以来,受玉米、高梁杂种优势利用的影响,美、日、印、苏、意等国家都先后开展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我国于1964年开始进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先后发现雄蕊退化不育稻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系——“野败”。利用“野败”育出不育系和保持系,后又找到恢复系。1973年实现了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与高产亲本和同类常规良种比较,具有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产量高等优点。1974年又突破制种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4.
能源作物资源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能源作物是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基础环节,本文就国内外能源作物研究现状与前景进行综合述评。分析了能源作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作物概念,归纳了当前淀粉与糖料作物、油脂作物和木质纤维素作物三类能源作物研究与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当前几种受国内外重视的新型能源作物甜高粱(Sorghum bicolor)、木薯(Manihot esculenta)、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芒属植物(Miscanthusspp.)和柳属植物(Salixspp.)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从土地的承载能力和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分析了中国发展发展能源作物的存在的问题与前景,明确提出,中国要坚持利用边际性土地、与生态恢复相结合发展能源作物的原则。指出中国能源作物种类筛选及品种改良至关重要,选择目标上应重视高光效、多年生、以收获营养器官为收获对象和高度抗逆等特征,以期形成具有地区适应性且收获季节多样化的系列能源作物种类与品种。  相似文献   

15.
《云南科技管理》2023,(3):65-67
<正>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依托单位建设的云南省作物生产与智慧农业重点实验室于2020年12月获得立项培育,2023年3月通过验收。该重点实验室依托云南丰富生物资源特别是作物资源的禀赋,以云南农业大学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基础,以水稻、玉米、马铃薯、甘蔗等主要粮经作物和云菜、云果等高原特色作物为研究对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云南经济发展重大需求,围绕“作物资源数字化与智能育种、作物生长模型与大田智能控制、产品安全与专家智能决策、  相似文献   

16.
他是我国著名旱地农业与作物抗旱生理学家。长期致力于作物抗旱生理和旱地农业研究,开辟了旱地农业研究的生理生态领域。在提高半干旱地区农田降水效率综合技术途径、有限水高效利用的生理生态基础、不同作物抗旱机理、逆境成苗机制及调控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他提出了作物  相似文献   

17.
培育抗病品种是应对作物病害威胁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广谱抗病资源发掘、抗病基因鉴定和抗病理论解析等是培育作物广谱抗病品种的基础。二十多年来,植物免疫反应及抗病研究取得了系列重大进展,主要粮食作物广谱抗病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克隆了系列广谱抗病基因并揭示了部分基因的抗病机理。本文对作物广谱抗病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综述,提出了该领域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对作物广谱抗病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作物广谱抗病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主一,1991年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9.0%,而总产量却占总产量的42.2%,单产比整个粮食作物高出45.7%。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水稻杂种优势的广泛推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从研究到应用于生产,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研究始于1964年。当时在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的年轻教师袁隆平,首先在国内提出,通过培育水稻“三系”来利用杂种优势的设想。随后采及逐穗检查的办法,从栽培稻洞庭早籼、胜利籼及矮脚南特等品种中找到了一  相似文献   

19.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小麦育种一直徘徊不前,育成品种丰产潜力无突破性进展,主要原因是种质资源匮乏和遗传基础狭窄。目前小麦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达0.8以上,造成杂种优势幅度降低,缺乏强优势组合,因此,迫切需要拓宽小麦遗传基础和扩大基因多样性。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小麦单产的重要途径之一。分析了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承包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30年前。1970年的一天,袁隆平的助手在海南岛一片沼泽地的小池塘边发现了雄性败育的野生稻——“野败”,袁隆平利用它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