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武术对提升青少年体质与文化自信有积极作用,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是让我们的文运、文脉在国民中生根发芽、传承弘扬的载体和助力器。为解决武术传承、传播、发展问题,解码武术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初关联,主要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发生学等研究方法,对武术的产生、发展源动力进行探寻。研究认为:1)武术发展动力的原初关联是军事、强力之事;武举制度的长期存在,助推武术发展、壮大,促进社会“尚武”风气的形成;宋明理学加速了武术的“文化负载”,艺术化是武术发展走向使然,强身自卫是武术发展的时代索然。2)武术克敌制胜的哲学基石是刚柔思想、思维指南是“中和”范式、“轴心时代”是流派思想的原点。3)从基因学视角看,制胜是武术DNA的“启动子”,克敌的“执两用中”思维范式是武术DNA的“σ因子”,二者管控着武术的发展走向。武术源动力的概念厘清对于武术传承、传播和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我国武术文化产生和结合的历史背景,探讨我国武术文哲思想的特征,认为:古代武举制度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日益成熟是武术与文化结合的重要历史背景。武术文哲思想的基本特征包括:阴阳转化技击之道的功法观;内外合一自然之理的修炼观;仁爱宽大忠恕之心的德行观。同时认为武术自身学科理论的建设不断发展,客观上要求赋有深厚传统文哲思想的武术文化发展成为一种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角度探讨古代武官选拔制度失去活力的根源,揭示武人社会地位的低落和中华尚武精神的丧失.通过对武举和武学制度历史纠葛的透视,反映武人背负"原罪"的政治成因.隐合作为一个武人在和平年代如何自处以及国家如何安置这些武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探讨了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认为:《易经》奠定了中华武术文化的基础;儒家思想对武德的形成和武举的实施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思想为武术理论的构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研究法,以跨学科的视野阐释和分析中华龙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从生态适应的角度,纵向梳理了中华龙舟文化的发展历程,认为中华龙舟文化的起源、演变及传承等整个发展过程均是生态适应的结果。主要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3个维度,分析讨论了中华龙舟文化演变过程中的生态适应问题。研究认为:自然生态促进了中华龙舟文化区域性的演成,并赋予其地域性特征;社会生态促使中华龙舟文化服务于政治需要、社会教化和社会整合;而文化生态促进了中华龙舟文化与他文化的横向交流和融合。同时还认为,面对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的不断变化,当前及今后的中华龙舟文化都会通过不断的自我调适来适应所处生态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深对中华龙舟文化发展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摘要:从文化阐释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以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内地出现的一段近十年的“武术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历史回溯,解读其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意义,解释武术热产生的文化根源。研究认为:在“武术热”的文化空间中,武术以“侠”的符号被人们消费,并作为“对自我价值肯定以及自我超越”的信仰潜藏于人的心理空间,而“武术热”又最终体现为社会变迁的反应和社会心理诉求的回应。基于对“武术热”的文化阐释,认为当下武术的发展应:重拾武勇豪情,重塑尚武精神;深化武术教育,回归打练结合;顺应社会变革,适应个体需要;传承武术文化,重建民族主体。重点揭示作为符号文本的武术在武术热中的象征意义,以及武术热中所反映的社会变迁和社会心理诉求,并最终基于对武术热的文化考察观照现实,为当今武术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对武术的精神产生和变迁进行研究,旨为揭示武术精神之根本,兴我中华。为当今物质的社会理智的辨析现代的武术精神,并探寻精神的驱动力,重新激发武术的能量。并得出以下结论:1)从武术本质精神引申出的战争精神,发展为现代社会需要的体育竞技精神。2)从社会大背景影响武术产出的为统治者建功立业的封建政治精神,发展为现代武术的民族精神。3)武德应与社会大背景润泽出的不同时代和形式的伦理道德精神融合创新发展。4)应以古今中外的文化精髓为依托,创新发展武术的民族精神和伦理道德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之所以能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身份标识。然而,随着二十多年来日益加剧的全球化进程,中华传统文化在西方强势文化的“笼罩”下被日益消解,这显然是不符合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以及对于国家安全的文化诉求的。武术是华夏文明长期氤氲滋养而发展起来的传统人体活动方式,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基本精神。但是,综观近半个世纪的现代武术运动发展,因西方体育文化的强烈辐射及自身的主动趋附,致使原本博大深邃的武术文化发生了一场活生生的“和平演变”。以全球化趋势下的国家文化安全为视角,就中华武术的文化意义、历史走向等几个层面予以剖析,旨在呼唤当代武术的发展应在全球化的汹涌浪潮中增强其文化创造力与竞争力,坚持“和而不同”的中华精神,成为自觉构建我国文化安全屏障的一块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9.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冲突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严峻的挑战,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面临外来文化的渗透和挤压,全球化也为中国学习国外体育文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以中国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立足当前文化全球化背景,通过对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冲突进行解析,提出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共生的建议,以实现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和谐发展,旨在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提出新的建议。研究认为:应正确处理武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中华武术要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坚持“和而不同”的武术文化发展战略,旨在为中华武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以形成中国武术大发展、大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10.
清朝康熙皇帝沿袭旧制,在选拔武官方面仍采用武举制度,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其对武举制度进行了变革,这与清初战事频仍、康熙本人爱惜人才及武举制度本身具有缺陷有关。在改革的过程中,对武乡会试兼行事宜进行修改,鼓励士兵参加武举并确定考试用书,仿照科举制度对各省名额进行了分配。这些改革措施改变了重文轻武的传统,并且收到网罗人材的效果。康熙朝武举制度的改革对其统治的稳定起到了积极意义,同时也为后来清代历任皇帝树立了良好的制度典范。  相似文献   

11.
康熙年间是我国清代武举的重要改革时期。康熙皇帝对武举十分重视,亲政后改革了前朝(顺治)武举凭文取中的弊端,使武举朝着文武并重取材的方向发展,为满清建国初培养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军事将官。康熙年间的武举也反映了武功强国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剥笋法研究分析国家行政审批制度与行政体制的概念 ,从多元角度检示欧、亚、北美学者对上述概念的解说 ,并对其作出我国当代意义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我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和体育举得的辉煌成就,同时,我国体育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广泛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确立了建立体育工作评价考核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竞赛、体育设施、综合因素等多方面明确地方体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初步提出建立省(区、市)体育工作评价考核体系基本框架。以期对今后中国体育的改革发展,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成人教育考试中的舞弊现象是目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就如何杜绝各种舞弊现象、加强考风考纪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不断提高对完善学分制下课程标准的认识,建立起科学的课程考评系统,运用正确的考试方法,是使学分制得到顺利实施的几个关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实际学科知识结构的特点,引入人工智能的知识表示理论,分析基于知识的考试评价知识树表示法.在智能考试评价系统中,借助于知识树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当前在学科领域中所处的位置和掌握的情况,并予适当的建议和引导,实现一定的自我积累和学习功能.  相似文献   

17.
唐朝"武科制"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民族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等多种学科原理,结合文献资料、背景分析、综合分析法等,对唐朝“武科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武科”,又称“武举”。创立“武科制”是武则天革新朝政,选拔将帅建立新的军事体育制度的需要,是武则天政权“不惜爵位,以笼四方豪杰自为助”,“务取实才真贤”培植扩大其亲信势力的必然结果。“武科制”创立:为“习武”之人敞开了入仕之门,有助于唐朝社会“尚武”风气的形成和增强全民身体素质;为国家遴选优秀的武术军事体育人才提供方便,提高了将帅军事体育素质;冲破了“贱武右文”的陈腐观念,对唐朝体育的发展,尤其是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武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蒲松龄既批判科举制度,又热中科举考试,而后者往往被人们忽略。蒲松龄对科举制度所持的双重态度。给予《聊斋志异》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众化背景下国外高校入学考试制度的变革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主要是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其高校入学考试制度的变革总体上是在保证适宜质量的基础上,提供均等的入学机会,使考试面向所有高中毕业生,甚至包括有接受高等教育意愿的社会人员,并考虑不同考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