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摘要:在中西方体育文化中,就“搏斗技击”本身而能上升为艺术乃至哲学的层面,武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征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哲学、艺术学基本理论,对武术发展的全貌从技、艺、道三层面进行系统阐释。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以“技”为根基,形成攻防搏斗的遁形内隐;中国武术以“艺”为演绎,表达一种艺术的展示和审美的诉求;中国武术以“道”为理想,体悟一种对“天道”的认知和“人道”的践行。通过对三层面的梳理和深究,发现技、艺、道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即化技为艺、技艺双修是中国武术技术发展的内在必然;艺通于道、艺与道合是中国武术精神境界的完美转换;道由技生、技道合一是中国武术本体发展的自由超越。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1991-2015年间中国的武术文化研究学术论文,提出了武术文化研究的8个主要方面,包括:武术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背景,中国传统历史与武术文化研究,武术文化的地域、区域研究,武术传播研究,武术文化本体研究,武术教育研究,中外武术文化比较研究,武术发展研究等. 本研究旨在总结中国武术文化研究的方向,以建立中国武术学术共同体和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术范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丰富、深化武术本体的文化内涵,提升对武术本体认识水平,从文化的视角,武术攻防得到了多层面的阐释。研究认为,武术是对人体攻防本能的“人文化成”,武术攻防中隐含了“搏杀”与“搏弈”两种尚武理想,武术拳法的攻与防内涵了中华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4.
论武术本质的层次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提出“技击不是武术惟一的本质,武术的本质具有层次性”两个研究假设的基础上,首先将技击的内涵界定为:“表现或使用攻防格斗方法”,在确定武术概念外沿的前提下,论证了假设。研究认为:武术的本质具有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两个层次,健身本质和民族文化本质是其一般本质,而技击本质是武术区别于其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殊本质;在不同条件下,武术不同层面上的本质体现程度不同,对武术本质的认识,应从整体上进行分析。进而还分析了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武术本质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对武术传播展开研究,运用文化间性的话语逻辑探寻武术传播与间性存在的关联,通过历史爬梳、文化观照、逻辑思考及解析理路“四重维度”的书写范式探讨武术传播的问题、路径及对策。研究认为:传播理念趋同性与传播形式的不完善性削弱了武术传播的文化空间;在武术跨文化传播进程中,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他者意识”中的刻板形象构成了武术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阻碍。中国武术传播的间性思维与路径选择:“互识互补、视界融合”的文化理念彰显了武术传播的间性思维;“求同存异、美美异和”的文化姿态体现了武术传播的间性智慧;与“他者”文化对话共生的互通意识是武术传播与文化间性内在关联的直接体现。武术传播的文化自觉蕴涵着文化间性的初涌,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多元共生文化环境下得以显现和引申。本文通过凝视和构建武术传播的文化间性,希冀对中国武术传播与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下武术本质问题的长期论争,通过运用词源学、逻辑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对现行本质研究的主要症结进行分析,在拒斥形而上学的本质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如何用实践论的哲学范式消解论争,并在此范式下提出武术本质的3个基本命题.认为:武术的本质是以人的需要为存在的存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实践存在及塑造“人”和“自我超越”的存在.只有以人的需要为存在的存在为先决存在,武术才可以以传统文化的实践性存在为存在,只有武术以实践的存在而存在,才可以以塑造人和自我超越的存在为存在.  相似文献   

7.
摘要:从文化阐释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以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内地出现的一段近十年的“武术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历史回溯,解读其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意义,解释武术热产生的文化根源。研究认为:在“武术热”的文化空间中,武术以“侠”的符号被人们消费,并作为“对自我价值肯定以及自我超越”的信仰潜藏于人的心理空间,而“武术热”又最终体现为社会变迁的反应和社会心理诉求的回应。基于对“武术热”的文化阐释,认为当下武术的发展应:重拾武勇豪情,重塑尚武精神;深化武术教育,回归打练结合;顺应社会变革,适应个体需要;传承武术文化,重建民族主体。重点揭示作为符号文本的武术在武术热中的象征意义,以及武术热中所反映的社会变迁和社会心理诉求,并最终基于对武术热的文化考察观照现实,为当今武术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大传统”与“小传统”理论为主要视角,重新审视近代武术现代化转型的历史事实, 通过剖析近代武术文化生产的时代特征,从权力与知识的角度阐释近代社会精英参与并主导武术文化范式变革的本质。研究认为:在近代“救亡”主题下,社会精英的介入改变了武术原有的权力结构和知识生产的“小传统”形态,使武术在文化范式上进入“大传统”的范畴之内。而武术救亡作为社会精英理念的“顶层设计”,则须经过“知识”的俗世化才能够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并最终形成近代国家救亡全民化的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从 “家”范式概念出发,结合武术发展的现实需要,梳理武术门户历史建构的内在逻辑。指出,武术门户的历史建构始终遵循着 “家”范式共相类推的制度传统,具体表征为 “家”文化传统的武术门户认知观念,“家”代际标识的武术门户技术体系,“家”亲情纽带的武术门户伦理话语,“家” 实践模式的武术门户内在超越。基于 “家”范式,武术门户以其内在的规定性,不仅摆脱了被外来文化同化与强制阐释的命运,而且使得林林总总的武术门户始终具有 “吾道一以贯之”的 “家”范式特征。推动中国武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需要将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双重价值等量齐观,既要尊重个人的自由、权力与尊严,更要肯定 “家”范式传统中 “亲亲为大”的价值理念。在以古鉴今与中西会通中重构武术门户的内在合理性,重塑武术门户的正面形象,促进武术门户文化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从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采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历史学等方法对义和团武术活动的史学价值进行研究,旨在对义和团武术活动的价值进行客观、科学的审视和评判。研究结果如下:① 义和团武术活动的三重文化向度表现为:“动以卫国,甘愿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的民族精神和“降神附体、喝符念咒”封建迷信思想。②义和团武术活动的史学价值在于: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拳术、器械在民间的广泛传播,也促使人们对“武术”认识发生了改变。③义和团武术活动的当代启示在于:汲取经验,破除武术“神秘主义”面纱,促进武术科学化发展;牢铸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铸魂,涵养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形象作为国家形象建设重要范畴的现实意义日渐凸现出来。努力塑造本国的传统文化形象,成为世界各国增强本国文化软实力的普遍选择。运用形象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关理论,对当代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时代特征进行研究,提出重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理论命题。认为:“形象”问题是制约武术国内外发展的重要阻碍之一,其价值特性的弱化、教育意义的泛化、群体认知的固化以及社会功能的虚化使武术文化形象的当代重构具有时代必要性。要破解这一形象难题,其根本路径在于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能否重新拾回武术文化传承中弥散的“根脉情节”,能否重新强化武术文化传播中的“整体观念”,能否在社会武术文化认同中凸显出自身的“功能特性”,能否在未来的发展中规划出契合自身实际的“道路指向”。据此,提出重构当代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可行方法:将中国传统武术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沿着地域武术框架大力拯救村落武术;注重武术文化整体输出化解分化弊端;引入多学科理论增强武术的整体内涵;深刻诠释武术的文化与健康两大功能;努力构建学校武术教育技道共进渠道;实现以他为主向以我为主的道路转变;将本土振兴提上武术发展的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人类学为视角,对地域武术文化在研究方法与视角、实践操作与运用、文化建构与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思考。认为人类学民族志的整体观让我们重新思考何为文化,以及逐步理解“文化”应成为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逻辑起点;“田野中的逻辑”和“逻辑中的田野”告诉我们,学习“地方性知识”以及“他者”文化解读是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实践基础;如何突破地域民族的局限,去寻求人类文化的普遍法则与意义系统则是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最终目的;在文化研究中探寻发现人类实践活动的意义,彰显文化重构是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时代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地域武术的学术研究应更加注重微观的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力图实现武术技术与文化之间学理层面的自由融通以及人类学民族志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从而尽可能的为全面深入研究地域武术文化提供学理启示以及实践层面的学术引导。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文化的"慎独"语境中,中国武术的发轫与提撕无疑使"慎独"思想更具独特韵味。其中,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武术之"练"因受到"慎独"的引申而开拓出了广阔的论域空间。就其主导倾向而言,武术之"练"由简单的"内练"与"外练"之别演变为"招熟-懂劲-神明"的逻辑架构。由此,我们认为,对"招熟"之"精"与"通"的追问需要武术人具有"自省自明"的体认之知;对"懂劲"之"辩"与"证"的追问需要具有"慎之又慎"的度己之知;对"神明"之"敬"与"养"的追问需要具有"诚之又诚"的戒惧之知。三维度之间须臾不可分离,共同建构起了武术之"练"与"慎独"的内在逻辑。从实践智慧来看,武术人唯有做到直觉之知的默会体认与向道而思的逆觉体证,才能真正掌握武术"练"之"道枢",从而达致"道通为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摘要:“武术文化”是近30年出现的全新概念,是一个不易把握的词汇或武术现象,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以文献研究法为主,兼用历史考辩法、实例印证法、学术积累法和综合归纳法,从多维度考查和梳理“武术文化”研究的现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武术文化研究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有4方面,即无限放大武术文化内涵、生搬硬套多种学科理论、故弄玄虚偷换武术概念、理论研究与技术相脱节;表现为抽象化、定性化、主观化、人为化、神秘化、玄虚化的突出问题。针对此问题,从实证和逻辑的角度大胆提出了具象化的研究构想和实践,并对一些传统的习惯说法和已定论的重大问题提出质疑及悖论,如特别强调武术与多学科的依附规律在于“结合点”,而不是“面”;用解剖学原理科学解释“丹田之气”就是一种腹式呼吸方法;用物理学方法印证真正的“轻功”“飞檐走壁”等多个新结论。由此将具象化方向确定为:复杂问题的简单化、指标体系的标准化、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学术成果的创新化。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武术文化与当代休闲生活的融合进行分析和研究。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是社会休闲生活的一种主要选择。武术既是具有体育属性的运动项目,又蕴含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是其他运动项目所没有的。武术文化的整体观、泛道德观及鲜明的娱乐性是与当代休闲生活的价值选择相符的;同时,武术社会生活休闲化也是它今后发展的一个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16.
人的教育不仅需要科学知识塑造下健全的理性,更需要文化氤氲下完整而丰满的感性.然近代以来武术教育却在西方体育范式的裹挟下注重以技能为主的知识理性培养,更在科学与民主思维过滤下边缘了武术文化中固有的非理性熏陶,致使其教育性不足.采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非理性典型——武术教育仪式的内涵、流变和当代重构进行了梳理,认为,武术教育仪式作为一种示人规范的教育手段,内蕴宗教信仰、伦理、情感等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以降的反传统使传统武术教育仪式内涵发生了祛魅化的文化流变,原初的教育效果被破坏;回归传统之际,提出一般流程及象征性、教育性、表演性、地方性等武术教育仪式重塑的基本原则,以期为提升武术的教育性提供参酌.  相似文献   

17.
摘要:口述史以口述的形式追忆历史,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述历史,以口述者的经验与学识讲述历史,让后人能从“人”的角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聚焦武术家这一武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群体,为中国武术史补充口述历史史实,使武术史“见事更见人”,这是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路径。以新中国武术发展和个人经历为主线,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经制订提纲、初访交流、正式采访、文字整理、史实考证等步骤,访谈整理了武术家夏柏华教授的武术经历及其参与的武术史事,旨在推进新中国武术史研究与建设。内容包括:竞技武术训练、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与执裁、武术散打试点与规则制定、撰写与主编武术教材、电视剧武术指导工作、武术研究院工作、武术交流活动、师徒传承、职业经历总结等。  相似文献   

18.
摘要:口述史以口述的形式追忆历史,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述历史,以口述者的经验与学识讲述历史,让后人能从“人”的角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聚焦武术家这一武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群体,为中国武术史补充口述历史史实,使武术史“见事更见人”,这是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路径。以新中国武术发展和个人经历为主线,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经制订提纲、初访交流、正式采访、文字整理、史实考证等步骤,访谈整理了武术家张山先生的武术经历及其参与的武术史事,旨在推进新中国武术史研究与建设。内容包括:国家级武术裁判员的产生、学校武术开展情况、武术外交工作、散打运动的试点、1980年武术座谈会和1982年武术工作会议、武术科研工作、国际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武术段位制、主编及参编武术教材、武术研究院成立、文革时期的武术、武术挖掘整理工作、竞技武术工作等。  相似文献   

19.
武术从业者是武术的创造者与实践者,也是武术文化的使者与言者,武术从业者的生存问题就是武术的生存问题。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围绕武术从业者这一概念,以武术从业者群体的历史存在与现实发生为研究基点,提出武术从业者是武术发展研究的一个新视角。首先,对武术从业者的概念进行界定与分类;其次,从古代、近代和当代三个历史时期,对武术从业者及其群体进行初步考察;最后,在武术从业者生存的视角下反思武术发展研究现状,明确武术从业者这一研究主题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