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当前,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保护主义"与"超越保护主义"理念时常交锋,使得教育实践停滞不前;在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方面未能形成统一认识;缺乏家庭教育科学理论指导等.镜像神经元研究及其成果不但对家庭教育具有变革意义,而且启示我们,在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中要深入挖掘媒介的教育功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使得现代脑科学研究的成果成为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科学化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儿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技能,是儿童终身发展的关键。然而我国儿童阅读现状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儿童阅读教育的教育者(包括家长和老师)的阅读观念不当,儿童阅读缺引路人、缺资源、缺时间、缺方法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学校因素,也有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只有整合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形成儿童阅读教育合力,才能改变现状,促进儿童阅读素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绿色儿童观的基本理念,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核心价值是要充分发挥特殊儿童自身独特价值,必须实现由"适应"向"支持"转换,建立一个强大的生态支持系统。学校、社区、家庭作为这个支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正在逐步走向生态化,在物质、制度和意识层面上构筑起一个立体的支持网络,并在与特殊儿童的互动和统整中促使个体生命存在的优化。就其实质而言,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的建构正在走向为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需要营造一个生态化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4.
儿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具有相通性,批判性思维是实现儿童媒介教育的桥梁。本文从可能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分析了两者的相关性。通过对儿童赋权,明确家庭、媒介、学校在教育儿童中所承担的责任来培养批判性思维,以更好地进行媒介教育。  相似文献   

5.
范娟 《保定学院学报》2012,25(6):107-112
以太行山区留守儿童为对象,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太行山区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学习成绩等方面存在问题,分析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制度、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集合模型的建立,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特点,对"学校、家庭、社区"体育教育一体化网络模式进行了研究。为广大中小学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相结合的体育教育模式,构建立体的全方位区域性体育教育社会化网络,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亦是体育教育创新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7.
当代教育已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密不可分的格局。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是儿童接受启蒙教育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实现《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倡导“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基本权利”的重要途径。“儿童参与”创建学习型家庭,从小接受终身教育理念,“社校互动”育人,家庭作为实践场所是一种新的尝试与探索,在社区教育中凸显特色和优势,在创建学习型社区中体现其内动力、创新力和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正>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独生子居多,生活条件优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大多冷傲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势在必行。那么怎样在学校里实施礼仪教育呢?一、开展礼仪教育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礼仪教育,基础在家庭,关键也在家庭。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在他的专著中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  相似文献   

9.
论“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问题学生"及其教育的边缘化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长期存在着,已成为制约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瓶颈.转变教育观念,是抓好"问题学生"教育的前提;捕捉教育契机,是抓好"问题学生"的教育关键;建立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是抓好"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内容及发展目标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儿童社会性发展各成分对学校适应的影响,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学校适应各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此外,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讨论了儿童社会性发展对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学“问题学生”的成因及教育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存在着不少"问题学生",他们或表现为品行不端型,或表现为纪律松散型,或表现为学习厌学型,或表现为心理障碍型.中学"问题学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因素.对中学"问题学生"的教育应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应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其自身教育入手来解决,共同配合与支持来转化"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家庭和学校教育理念存在一些误区和偏差。对此,笔者从哲学、心理学和国学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多年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工作经验,提出平衡的教育理念与策略。教育理念:在孩子的培养目标上,人格最理想的状态是平衡,"中和"是各种优良品质的最佳状态;教育策略:"5G"平衡教育策略方程式。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入学准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学准备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幼儿园教育作为与小学教育相衔接的阶段,其环境的创设和教育活动的实施对儿童的入学准备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影响儿童入学后的学校适应,幼儿园要在社会性与情绪发展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加强对儿童的培养,使儿童顺利实现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过渡。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在经济技术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农民进城经商和务工的人数不断增多,进而使农村的留守儿童数量也在增加,随之产生了越来越严峻的留守儿童问题。当前社会,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其中的教育问题是现在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家庭管理缺失、学校教育不当和社会关注不够。所以,针对这些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应该提出相适应的解决措施和策略。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儿童的发展状况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要重点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两方面,涉及儿童性格、心理、成绩、人际交往能力等。相关政策实施的乏力、父母思想观念的影响、临时监护人的监护疏忽、学校与社会帮辅的缺位是问题的主要成因。促进乡镇经济发展,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完善学校教育和监护体系,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一个个学生来自于一个个家庭;孩子是家庭的细胞;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培养出健康向上的学生,固然离不开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和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老师,但和谐、健康的家庭也是不可或缺的。很难想象在一个充满危机和紧张感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能够在学校里成长为健康优秀的学生。当今社会,经济日益发达,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外界诱惑力不断加大,而家庭成长环境却日趋令人担忧,这种教育上的不和谐,单靠学校教育孤军奋战,显然过于势单力薄;因此,构建家、校联手教育平台,已成为学校教育面临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理念仍然以教育者为中心;教育模式的认识上存在狭隘性倾向;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言传身教。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文化传统和时代变迁的影响;思想认识和高校评价制度的偏差。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途径主要有:树立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注重方法的多样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养。  相似文献   

18.
攻击性行为是指基于敌意、憎恨及不满等情绪,对他人、自身或其它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包括言语攻击和身体攻击,是儿童身上常见的不良行为。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有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大众媒体、同伴关系)和儿童认知因素。攻击性行为不仅在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具有明显的不良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庭生活和教师正常的教学工作,深入研究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教育对策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中央教科所组织开展题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协调发展研究》的系列研究,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强调相互结合,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将研究视野扩展为教育网络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的教育功能和育人功能。作为其子课题研究者,本文笔者在此文中结合德胜社区教育学校办学实践,明确提出了社区教育学校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认为社区教育学校对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协调发展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留守儿童"也就越发地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父母及大部分亲人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心理、生活、教育、情感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健全保障留守儿童权利的各项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