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出台,无疑是对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改革提供了良机。通过东北财经大学新生连续四年的体质健康测试,从中得知学生的体质状况,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培养、管理等方面都有较为先进的理念,其成功的经验对于广大体育传统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山西省现有八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校办学理念和体育工作目标明确,学校体育普及活动与技能水平提高共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高,比赛成绩突出,输送人才多。山西省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成功发展经验为:学校有科学的办学理念引导,体育管理机制合理有效,体育工作者敬业进取。  相似文献   

3.
对一个年级的部分学生,从入学到高年级的心血管系统机能和身体素质连续三年的追踪测试调查,分析学生自身的体质变化状况,为改革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和大学高年级学生开设体育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学生体质连年下降的现状已引起党和政府还有体育界的极大关注,究其原因:学校体育工作"法治"意识薄弱,学校教育管理者没能依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够重视,发展滞后;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难以保证,这是学生体质下降的关键因素,校方应"依法治体"突显课外体育活动在增强学生体质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校学生体质三大指标10个项目的调查测试,以及通过对测试结果与福建省、全国2000年同类指标的对比分析,具体分析了我校学生体质各指标的状况,寻找到我校学生体质不足之处,为学校各级部门制定各项体育政策以及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2007—2011年连续五年入学的新生,按《新标准》要求进行测试和评分,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图进行各项分析。结论:女生在除立定跳远外其余各项成绩均好于男生;男女生五项平均分逐年下降,说明高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持续下滑,尤其是肺活量和耐力项目形势严峻。建议: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的通力合作,学校体育要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根据学生体质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改革。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加强对学生营养知识的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综览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本文以国内外近几年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为大背景,综合论析了我国学校体育在指导思想、学校体育观念、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素质、学生体质健康研究、高等体育教育、区域性学校体育研究、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吸收国外经验等十个方面的改革与研究进展,梳理了基本观点。指出了近年来学校体育改革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主要以四川省10所高校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分析法、对比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2014年国家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四川高校2015级新生体质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当前四川高校大学新生男、女生的总体体质情况不容乐观,学生体质情况呈现不均衡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特点.建议坚决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制度,提升政策有效执行力;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完善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因地制宜,夯实学校体育社团基础,丰富校园体育竞赛活动;强化社会联动机制,构建"家庭+学校+社区"的体质健康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第三方监测制度,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等.  相似文献   

9.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现有健康标准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了解这些系统在学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标准在学校实施要和学校其他体育工作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和谐系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有机整合体育教学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开发了一套既符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要求,又适用于学校体育工作和管理模式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信息系统》。实际使用情况表明,软件的使用提高了《标准》测试和管理工作效率,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经济成本和人力成本,使《标准》实施更加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文献资料等方法分四个区域收集样本对四川农村150所中小学285名体育教师从其对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理解和诠释;体育与健康课程执行情况;体育教学计划实施情况;体育教师教案撰写和检查情况;体育教材使用情况;体育卫生保健基本知识理论课教学情况;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情况;学生体育成绩考核评价情况等八个方面立足教师层面对体育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力求为四川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改革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贯彻施行提供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实施将对高等学校体育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体育课程建设、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在全面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精神工作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工作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工作的推动下上到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对2013年江西科技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现状分析发现,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协调不够;测试人员与学生的认知不高;测试仪器数量满足需求,测试仪器故障频出以及场地冲突;测试数据及时上报,学生测试成绩无反馈途径等问题。学校主管部门应加强重视,维护好测试器材以及场地的工作;加强对学生测试认知的学习;完善测试期间的监督制度;调整测试时间并建立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网。  相似文献   

13.
对河北联合大学2010级入学新生体质状况进行测试分析,表明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偏低,状况令人堪忧。因此,学校体育设置必须加强对增强学生体质锻炼方式方法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把大数据发展与应用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大数据一词迅速成为各行各业的焦点。本文从教育大数据的视角出发,审视了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现状,认为大数据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提出:大数据应用使传统的学校体育政策制定模式向数据驱动转变、学校体育教育的本质功能得以回归、体育教学评价将重构、学生体质测试日趋完善,但也面临诸如隐私保护、技术人才匮乏、观念固化之挑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和加强学校基础理论教学以来,我国大专院校学生学习任务十分繁重,普遍存在着每日学习时间过长、体育活动过少、学生体质下降的情况,对此,虽然教育部门及有关方面一再强调增强学生的体质,但缺乏有效措施和具体办法.因此,大学体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设法寻求出适宜的体育锻  相似文献   

16.
从学校教育视角对影响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全面素质教育方针与应试教育体制矛盾仍在;体育课程改革观念与实施路径存在模糊性;学校体育教育内在文化驱动力的不足;体育教学理念过于偏重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设置不合理;分层次教学方法实施不力;体育课程课内、外的衔接的不足等是学校体育未能改善青少年体育健康状况的原因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改善我国体育教学,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开展拓展运动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方向和青少年体质问题,从教育目标、体育教育发展、课程体系、学生全面发展四个方面分析学校体育开展拓展运动的意义,提出学校体育开展拓展运动的策略,以使拓展运动尽快走进学校体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民法典》自甘风险条款在学校体育中的适用范围。认为,“自愿参加”并非必然要求参与者完全了解风险且自愿承担风险,“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涵盖了学校体育竞赛、教学、训练、考试等,“其他参加者的行为”不代表自甘风险仅适用于需2人以上参与的同一体育活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中,对一般过失与重大过失的判定应结合项目规则与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学校与学生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特殊关系,学生参与学校体育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也不能完全否定自甘风险的适用。具体来说,体育竞赛、课外体育活动、学生观看比赛以及不同项目间发生的伤害事故建议适用自甘风险,而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体质测试、体育考试等活动发生的伤害事故应按实际情况有限适用自甘风险。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质。身体素质不仅是掌握各项基本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而且还是衡量体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安排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是体育课不可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内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体育与健康》课程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但是健康是一个非常复杂、抽象的概念,在体育教学中要明确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健康起到什么样的重要作用,而不应只是泛泛的全部包含,以至于在体育教学中无所适从。在体育教学中要明确体育的突出功能——对身体机能和结构改善的独特作用,具体反映到学生的体质健康中,这是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立足之本。新课程应该更加强化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在教学理念、方法和实施策略上加大力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