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民法典》将自甘风险规则纳入侵权责任编,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法律指南,是立法对司法的有力回应。自甘风险规则的确立虽在实证法角度有了定论,但其背后蕴含的法教义学理论与具体适用方面仍有讨论之余地。鉴于此,应对“一定风险”“其他参加者”以及与自甘风险相关的一些概念作出合理解释。应通过实质判断,明确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参与体育活动自愿的意思表示,实现民事主体行为与其年龄、智力与精神健康状况相统一。与此同时,明晰比较法研究中的“接触式体育运动”与“非接触式体育运动”,为区分我国不同体育活动的责任和义务提供理论证成。根据新修改的《体育法》中体育保险的相关规定,建议为不同的主体提供差异化的体育保险服务,再审慎思考人工智能背景下AI机器人参与体育活动能否适用自甘风险规则,不断丰富该规则的理论脉络与时代架构,方可逐渐形成体育活动下自甘风险规则的体系化认知。  相似文献   

2.
《民法典》第1176条自甘风险规则主要适用于文体活动,是对体育行业诉求和司法实践活动的立法回应。自甘风险规则的构成要件及排除性条件包括:限定在文体活动范畴,适用于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情形,体育场馆经营者、管理者和体育活动组织者的安全保障义务。自甘风险规则不可窄化理解,也不可扩大解释。立法背景下的“文体活动”是指文化和体育活动,“一定风险”是指体育活动中的固有风险;有必要厘清体育意义上的“故意犯规”行为和法律意义上的“故意伤害”行为。自甘风险规则在名义上是一种独立的抗辩事由,属于完全阻却事由,实质上该条款作为独立抗辩事由的法律效力大打折扣。在司法实践中,应当遵循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律,综合考虑各种衡平因素,视具体问题和情形进行具体分析。自甘风险规则对法庭质证环节的客观性、严谨性、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体育专业视角的司法实践内容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近年来58例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司法判例发现,同场对抗类项目发生运动伤害的机率最高,运动伤害事故主要集中在初中阶段,学校存在过错以及承担赔偿的比例均高于其他责任主体.体育运动自身固有风险是中小学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内在因素,学校运动风险防控制度不健全、场地设施缺陷、教师未尽职履责、学生运动风险防控能力不足成为伤害事故发生的外在诱因.事故责任划分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为事故经济损失的分担作了有益补充.提出了15项学校运动风险防控措施,包括学校体育管理5项、体育课5项、课外体育活动2项、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3项.  相似文献   

4.
由于学生体育伤害事故频发以及学校在体育伤害事故中承担的责任过重,导致很多学校采取限制甚至是取消部分体育运动项目的消极措施.基于此,对体育伤害事故从责任主体以及发生原因进行分类,并从风险控制的角度,阐述学校应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控制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风险.最后提出应加强相关立法、构建更为合理的归责体系、建立国家赔偿责任体系完善对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5.
《民法典》第1176条使自甘风险从一般理论上升为我国的民法规则,使体育领域的人身侵权纠纷处理有了更明确的法律依据,也从尊重意思自治的角度保障了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但老人穿越篮球场案的判决与媒体对案件适用自甘风险规则的解读,以及白银事件发生后个别有关参赛选手行为是否适用自甘风险规则的观点,均不符合第1176条对自甘风险适用范围的限定,陷入了主体泛化、混淆损害与侵害的认识误区,对人们准确理解《民法典》自甘风险规则适用产生误导。为使公众树立正确的自甘风险规则法律意识,须通过活动、主体、主观、客观4个方面研判第1176条适用条件,只有同时具备这4个方面的条件才属于《民法典》自甘风险适用范围。活动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则应依据相应条款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自甘风险"的实证研究可知,《民法典》的"自甘风险"规则应明确自甘风险的基本构成与法律定位,即受害人在有预见或者知悉风险能力的前提下自愿参与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遭受损害,其中"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应采取限定解释.当该损害结果没有超出预期风险时,自甘风险可作为一项独立的免责事由.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管理实践的推进,大学生体育伤害事故传统中奉行的过错责任为主体、公平分担损失为补充的二元归责原则不利于高校全面深入开展体育活动.分担损失规则使无过错的高校承担了本应由国家担负的社会保障义务,其适用有悖于价值上的合理性和规范上的有效性.高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应恪守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具体适用中坚持过错认定的客观标准,并正确认识自甘冒险抗辩理由的实质,从而为平衡高校和学生间的利益关系提供准则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简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风险的客观存在与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防止和控制学校体育中学生意外伤害事故风险的发生并降低风险事故所造成的相关损失便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分析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界定、类型和发生原因以及风险的定义、特征及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学校体育中学生伤害事故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简要阐述学校体育中学生伤害事故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内容。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成年学生与未成年学生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责任承担方面的异同,指出大学生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同时针对如何应对和预防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频发已成为学校体育管理非常重视的问题。如何转移学校风险,走出学校所面临的学生体育意外伤害事故之困境,是我们当前学校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目前,我们应该对学校体育保险状况寄予高度重视,建立一种适合学校体育保险发展的学校体育保险机制,并通过各种立法积极推进学校体育保险的实施,减少体育伤害带来的损失,缓解社会与学校的矛盾,有力地促进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青少年体育基础。对近40年来澳大利亚青少年体育促进政策的发展演变历程进行回顾并总结其特点,认为其坚持生活本位的理念导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导向,归类教学的学校导向,亲子互动、情感交流的家庭导向。这为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注重体育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匹配性,保证政策的连贯性、可操作性;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提供多元化的“运动菜单”,成立“体育图书馆”,加强物质保障建设;改革传统学校体育授课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性,注重兴趣培养;充分发挥家庭、社区的作用,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  相似文献   

12.
消费社会下,仅仅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目的,将难以激发青少年学生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为此,在分析身体形象与身份认同文化重塑必要性的基础上,将“体型健壮、体态优美、身体健康”的身体形象视为理想的尺度与范型,并指出体育运动是最经济、安全、有效的身体规训技术。最后提出,利用影像技术和社会化网络媒体促进“新身体形象观”的传播,通过将体育消费意识内化、彰显身体形象身份识别价值、赋予理想身体形象正能量以增进新身份文化的认同,最终激发青少年学生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中小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认知情况较为浅显,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总体情况较为乐观,但其个人自觉、主动性还有待提高。升学压力大、体育活动时间缺乏、体育场地、器材设备不足等是影响中小学生主动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建议在中小学生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积极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加大体育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重视学校一家庭一社会体育相结合,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参与阳光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美国大中小学、学前机构的观察和访问,厘清了美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和运行经验,利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专家访谈法以及对比分析法等对美国学校体育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研究认为美国学校体育的概况及经验主要包括美国体育课程目标科学;体育技能传授循序渐进;体育项目众多,以兴趣为导,以游戏为主线;注重联盟间的竞赛与竞争;体育特长生与体育俱乐部发达;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高度融合与发展。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现状,提出了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意见和建议,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优化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增加体育项目种类,科学设计分项分区的联盟赛事,积极倡导俱乐部建设,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体育活动中并与社区体育紧密结合,大力建设体育项目传统学校,注重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学习,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各级学校体育的改革与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主要调查山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意外伤害事件现状,并探讨学生对体育锻炼安全的认知,研究结果如下:不同性别、是否受伤学生对于自我认知、场地器材设备、体育教学风险因子的认知,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身份的学生,对于自我认知、体育教学风险因子的认知,统计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对于场地器材设备风险因子的认知,统计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者依据统计结果分析,代表队学生因为需要练习以及参加比赛,使用场地器材设备频繁,相对受伤几率较多,因此对场地器材设备的安全需求较为注意。因此我们提出建议,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安全做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减少学生运动伤害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竞技体育过失伤害行为的分类解析与刑法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过失犯罪的研究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未对竞技体育中的过失行为作出类型化的分析。第二,未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对罪亦或非罪作出详细的论证考察。竞技体育过失行为的类型分为:竞技比赛过失行为、竞训监管过失行为。竞技比赛过失行为中纯粹的竞赛过失伤害行为非罪,其符合刑法谦抑性的原理,满足责任能力减弱的条件,基于竞技体育本体的要求;而故意违反竞技规则的过失伤害行为因违反注意义务,不存在责任能力减弱情形,违反竞技体育精神,应当定罪处罚。竞训监管过失行为应当定罪处罚,因其具有现实依据、法律依据、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师范大学学生休闲方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休闲的动机单一;休闲方式的选择不合理,休闲体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休闲体育的参与度受自身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较大。建议加大对健康休闲方式和休闲体育的宣传力度;加大校内免费运动场馆、场地的建设和开放,满足大学生休闲体育运动的需求;加大对休闲体育的资金投入,重视学校休闲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引进社会有资质体育服务公司对学校体育俱乐部进行社会化管理,购买课外体育活动服务的实证研究,探索高校体育俱乐部社会化建设途径.随机收取我院612名学生作为干预对象,实证结果表明:经过一年干预后,学生体质全面增强,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都有明显改善;能调动学生参与锻炼积极性,每周参加锻炼次数、时间都有明显增加;学生对体育俱乐部引进社会化管理后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经验的总结,重新审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育目标,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最终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既有利于高职学生尽快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知识,掌握运动的基本技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需要完善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作为支撑。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存在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分别主办的两套体系。体教融合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的改革路径如下:(1)把核心价值锁定于让学生在参加竞赛中不断追求卓越和超越自我,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构建两个部门有机结合,适合体育和教育发展规律要求,包容所有学生参与的综合性全国青少年(学生)运动会以及全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并与职业竞赛体系有机衔接;(3)应由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负责,统一参赛资格注册、统筹运动等级认证、共享奖励政策激励,谨慎确定初始比赛年龄、年龄段分组、项目设置、比赛数量,更多采取平日校内比赛、周末校际比赛、节假日跨区域比赛、假期全国性比赛的形式;(4)充分发挥单项运动协会、学生体育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前瞻思考、全局谋划、战略布局,整体推进青少年体育赛事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