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波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552-155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天津外国语学院为例,对新课改下普通高校网球课程考核评价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 充分认识考核评价在网球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对网球课程考核评价的研究.2) 在网球课程学习评价中,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建立新型的体育考核评价观.3) 在网球课程考核评价的内容中,纳入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体育理论的评价,使评价内容多元化,并能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提高.4) 在网球课程考核评价方法中,实施不同层次的分层次考核,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形成既注重过程评价又注重效果评价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并研究"PDCA"循环模式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18名学生,实验组58人,对照组60人。实验组将"PDCA"循环运用于《护理学导论》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两组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运用"PDCA"循环进行全面管理,改革了教学过程,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应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并使学生逐渐形成体育健身方案.这实际上是学生长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与进行体育锻炼实践的具体成果,也是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把实施学生体育健身方案列为整个学校体育教育重要目标之一;并把建立学生体育健身方案,作为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是很有意义的.如果这个学术观点能够确立,则很可能对学校体育课程的整体改革,以至于对学校体育的战略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摘要:体育院校中非体专业学生比例不断扩大。与体育专业学生相比,非体专业学生在体育认知上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距已经成为深刻影响非体专业学生学习体育理论效果的客观因素,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使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沈阳体育学院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原理,从教学目标、教学实施、教学情境和教学评价与反馈4个环节提出了非体专业学生体育理论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方案。在教学目标环节,将体育理论知识与体育现象进行匹配设计,提出具象化目标;在教学实施环节,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具象化、操作化的体育理论知识;在教学情境环节,设计出课堂情境、观摩情境和体验情境等复合性教学情境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教学评价与反馈环节,采用体育知识、体育情感、体育认知等综合性评价,并通过将评价结果反馈学生来激发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得出如下结论:基于情境化的教学过程设计所构建的教学模式,对提升非体专业的体育认知水平具有显著作用。因此,本研究可能对改善体育院校非体专业学生体育理论教学薄弱环节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师体育隐蔽课程促成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养成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图从体育隐蔽课程的本质、特征、功能和目标等内容入手,结合对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的现状调查,初步设计了高师体育隐蔽课程促成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养成的具体实施途径.具体方法是:学校领导与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正确认识与重视;优化体育隐蔽课程实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与指导;建立完整的学生学习评价方法;发挥体育社团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主体性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高校体育课程主体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证明:通过更新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尊重差异,优化教学过程结构;实施激励性评价等策略与途径,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主性、能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和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摘要:该研究以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主要立足于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对澳大利亚创意身体教育课程模式实践进行剖析与解读,并从中获得启示。其内容主要涵盖:概念界定、本质特征、实施过程、目标设置、组织规划、评价等方面。研究认为:澳大利亚创意身体教育课程在以身体视角为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新导向、体育课程核心目标与多元目标共生、体育课程学习采用形成性评价、体育教师由“教书匠”到“课程设计者”角色转变等方面为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带来新启示。其研究价值在于:在继承与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 2016年颁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对我国现行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组织、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等进行反思与总结,思考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优化的方向,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与生活中获得身心健康与社会技能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摘要: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可以丰富和完善我国体育课程理论,使课程理论更好地与体育教学实践相衔接。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是体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其内在影响因素较多。通过构建结构模型,可以将复杂的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内在结构清晰化,更直接地为体育教师评价和专业培训提供指导,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体育课程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初步构建了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评价量表,对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结构模型进行了探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由体育课程意识、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资源开发能力、体育教学设计能力、体育课堂教学实施能力、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能力、对体育课程方案的评价能力、自我评价能力8个一阶因子构成;进一步验证了二阶维度由体育教师课程理解、体育教师课程运作能力、体育教师课程评价能力三个因子组成。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8因子结构模型具有最佳拟合度。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程要形成“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形式联合”的一体化完整体系,更好地满足学生对运动与发展的需求,需要建立联动机制,在“生本化”理念、“层次化”目标、“结构化”内容、“多样化”实施和“多元化”评价的基础上联合发力,呈现更富逻辑性,突出完整性,更具科学性的体育课程。机制联动的完善程度决定着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广度,机制联动效果决定着体育课程一体化有效执行的深度。促进体育课程一体化机制运行,还需要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层面等诸多条件保障。对体育课程一体化联动机制及有效运行的深入探讨有助于破解体育课程关键问题、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优化体育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2015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9 640万人,预计2016年在线教育用户将突破1.2亿.面对如此庞大的在线学习规模,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学习质量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问题.在线教育质量与过程监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线课程作为在线教育的基本单元,整个在线教育的监控和质量保证可以分解为各个在线课程的监控和质量保证.在线课程是否有质量,最终要看课程实施效果,即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过程落实也很关键.通过对实施过程的评估一定程度上也可判定实施效果,并且能够诊断存在的问题.该文将在线课程实施过程评价界定为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被观察的教学和学习行为的聚合,采用演绎和归纳相结合的办法构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课程实施过程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学生行为、教师行为和师生交互等三个一级指标,以及“广度” “深度” “持续度” (或“及时度”)等二级指标.实际应用表明,该文研制的“数据驱动的在线课程实施过程评价指标”可以高度概括且较为精确地表征同一课程不同学期之间以及不同课程之间实施过程的差距,并能够通过具体指标的比较发现差异所在,对于管理者有效而快速的评价大量在线课程的实施过程并诊断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现状进行研究。指出目前所遇到的困难: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实验设施条件缺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课程改革方案:重新修订培养目标,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化课程设置;进一步加强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完善实验设施;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职项目化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出从"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课程评价"三个方面构建高职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体系.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评价,并利用加权的方式量化评估内容.实践表明: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导向和调控功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与教师的内在动力,实现学生、教师和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邱平  张秀芳 《职大学报》2012,(5):114-117
高职院校建立ISO9000质量保障体系之后,如何使高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地实施,把握好教学过程控制下的PDCA循环尤为重要。通过运行PDCA循环,可以达到持续改进质量保障体系、提高质量,使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对高职教育教学服务满意,真正实现对教学质量全过程的监控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传统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和后现代教育思想的辨析,梳理后现代教育思想对课程文本体系开放性的阐释,厘清其对我国体育课程体系中理念、目标、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其在当代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局限性,为中国体育教育范式的视点位移和摆脱现实困境谋划方向,指出后现代教育思想对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干预是有效的,同时也是渐进的  相似文献   

15.
新西兰《健康与体育课程》是一个综合性课程,涉及健康教育、体育教育、家政学三个主题。它是在国家课程标准愿景、目标的指导下,整合三个主题的内容,围绕4条主线、4个基本概念、7个关键学习领域展开,并注重与实施国家课程应遵守的8条原则和8个方面的价值观相融合,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运用语言、符号及文本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以及参与和奉献的能力,使其能成为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的终身学习者,并能为自己、他人、所处的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启发是:我国在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加强传统体育文化的渗透,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标准、教材、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16.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观的批判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课程的健康发展有赖于认识和概念上的飞跃 ,本文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批判性思考 ,指出在课程目标上存在功利性、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存在偏重知识和技术、评价方法上偏重知识的再现而忽视能力等问题 ,并提出了对大学教育和职业准备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VB的IDE环境中,通过构建一个真实的程序调试过程,采用让学生充分思考,教师进一步引导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调试的步骤和常用技巧,并能构建自己的思考问题、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思维方式,拓宽思路,形成较完整的程序调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田径类课程设计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课程设计角度,探讨了田径类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方案、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诸多课程设计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中日两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目标进行比较与分析,旨在为我国体育课程开发提供参考.中日两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目标的相同之处:体育课程目标取向以行为目标为主,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不同之处:课程总目标与目标层次的设定不同以及体育课程具体目标的内容侧重点不同.建议: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需要考虑3个方面,一是社会需求对体育课程的期望,二是学生的体育需求,三是体育学科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推动跨学科素养养成成为21世纪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轴。以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剖析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教学的概念、特征、难点与教学指引。认为,体育与健康跨学科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以问题或项目为内核,让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知识及思维去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其具有依托体育学科、注重身体体认、强调复杂情境与反哺现实生活等基本特征。而教学目标的精准概述、内容创生的融会贯通、教学过程的靶向设计是教学实践难点。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教学的实施要进一步明确跨学科教学主题,遴选大概念群;理清素养发展主轴,制定跨学科教学目标;聚焦目标维度,设计问题链与任务群;紧扣真实生活情境,实施问题导向的探究教学;彰显育人效益,健全多元性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