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等共识危机催生 “更团结”奥林匹克格言的提出,为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与价值。以扩充的奥林匹克格言 “更团结”为研究对象,从格言的中英转译入手分析其核心意义。认为:新格言转译为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较为合适, “更团结”的核心内涵旨在打破群体本位视域下有限团结的桎梏以及构建守望互助的广域命运共同体;借助东京奥运会申办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地位平等化、运动竞技和谐化、和平发展遗产化三大典型特征,提出未来奥林匹克需坚定议程改革路线、拓宽主体协商范围、整合多元文化场域、加大去政治化力度四大路径,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摘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周期中,中国奥林匹克教育取得了丰厚的遗产,并不断探索未来奥林匹克教育的方向和价值。面对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第二个奥运周期,中国奥林匹克教育需要在继承原有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的基础上,形成符合时代和国情的新的教育理念和价值。本文基于新时代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思想,对北京冬奥会周期内中国奥林匹克教育的时代使命及其新方向进行分析。本文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奥林匹克精神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应成为中国奥林匹克教育的指导思想,即新时代中国奥林匹克教育应通过奥林匹克运动平台培养新一代中国青年的世界公民理念,从而树立正确的奥运观和体育观,形成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培养具有全球责任意识的世界公民。  相似文献   

3.
中华“和合”文化蕴含着天下为公、同舟共济、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和合”文化思想特征,针对国际环境新变化新问题,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以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和生态共同体为主要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和合”文化的内在契合性,对于重申“和合”文化心理、整合“和合”文化价值、引领“和合”文化实践,推动“和合”文化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代构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海洋领域的运用和发展。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回应21世纪“人类如何与海洋和谐共生”“人类如何在海洋领域协同合作”的重大时代问题,为人海和谐指明了路径和方向,对推动国际社会深化务实合作、共同维护海洋和平与安宁、永葆人类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且深远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海洋思想的创新发展,具有深厚的唯物史观意蕴。  相似文献   

5.
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奥林匹克运动内外环境均发生重大变化,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国际奥委会积极推出改革措施,呈现出奥林匹克运动改革的愿景,即打造和平团结的人类世界、利用“数字技术”的正效能、助力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加强奥林匹克组织成员的公信力。研究表明:奥林匹克运动最新改革有利于我国制定“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体育对外交往策略、有利于中国虚拟体育蓝海市场的扩大、有利于北京冬奥会遗产创造路径进一步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东南亚来华留学人数众多,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东南亚留学生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助于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传播,加快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东南亚国家与我国长期友好交往,近代东南亚国家与我国具有相似的历史命运,这些因素为增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同奠定了现实基础.推动东南亚留学生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需要改进教材体系,拓展教学内容;把握对象特点,分层有序推进;加强社会实践,丰富学习形式.  相似文献   

7.
合作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社会心理蕴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心理适应机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合作在内涵上体现了中国“和”文化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关系的本体论理解,在目标上超越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下的利益分配与资源共享,指向了德性伦理下的情感共融与价值包容。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经济全球化为牵引的国家与地区合作面临严重威胁和挑战,这不仅折射出西方社会有关群际恐惧的思想传统,也是现代博弈论与自恋文化的精神产物。立足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理论范式,以中国叙事、交流互鉴与沟通接触擘画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社会心理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既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一脉相承,又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在我们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要想提高其广泛性和深刻性,首先要科学地认识它的内涵,准确地把握它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和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不同特点,更要认识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带来的时代价值。因为把这两者相结合将会重组文化基因,焕发出新的文化活力,形成更适应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大环境,从而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演绎等方法,分析了我国体育外交的价值和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体育外交是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传播和平与发展理念的平台,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载体,实现各国民心相通的桥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路径。当前,我国体育外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体育外交组织体系不够完善,体育外交价值挖掘不够充分,国际舆论挑战日益加剧。为此,应不断健全我国体育外交组织体系,积极调整和创新体育外交战略、思路和方式,着力改善体育外交国际舆论环境,深度挖掘和充分释放体育外交的价值功能,使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奥林匹克运动会与政治关系密切,其公共外交的功能和价值不容忽视。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公共外交的基本概念入手,梳理奥运会的公共外交历程,认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树立更加开放的国家形象、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构建国际交流新机制,从而实现其公共外交价值的完美表达。但是这一过程也面临着西方国家将冬奥会政治化的巨大压力,以及新媒体承载的西方主导舆论的挑战。为此,应推进奥林匹克精神与新时代公共外交理念的契合,用冬奥会之火照亮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体育传播的国际化,旨在实现北京冬奥会公共外交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摘要: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奥林匹克运动同样是由思想、组织、活动三大体系所构成。以体育可持续发展系统理论为切入点,把可持续理念置入三大体系的维度中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三大体系各司其职,贯彻可持续理念进行发展建构。思想体系应强调进一步践行奥林匹克主义,吸纳东方思想,强化公平公正;组织体系在确保独立性的基础上,提升其透明度;活动体系则更加强调与环境的和谐互动和“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价值。冬季奥林匹克三大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是在保证奥林匹克主义基本精神的前提下,针对冬季运动项目的独特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它是未来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冬季奥林匹克三大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对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筹办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主要是以多样的产品体现冰雪运动项目文化,并将中华体育精神要素融入其中,使其成为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载体。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的内涵、“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的内涵与文化价值,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北京2022年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路径:促进“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品牌化;充分开发北京2022年冬奥会文化衍生的无形产品;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融入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展,扩大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影响力;加强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间的关联性,形成产业链。以期从理论层面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开发路径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我国已经进入继2008年夏季奥运会之后新的办奥周期,应继承和发扬前一办奥周期的宝贵遗产."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并推动全民健身立法是北京奥运的宝贵遗产,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面推进依法治体过程中,依法推进"全民健身与冬奥同行"成为更为迫切的现实需求,进而从制度安排、贯彻规划、推进立法、加强实施、保障安全、舆论宣传等方面,提出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22年冬奥会物流规划管理创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2022年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冬季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盛会,成功举办冬奥会需要庞大复杂各系统的协调和统一,而物流系统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为了成功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必须对奥运物流管理做全面、详细和系统的规划。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从建立2022年冬奥会物流规划管理的必要性入手,借鉴国内外奥运物流成功经验,根椐冬奥会体育赛事大型项目物流的集中、复杂、阶段、短期的特点,坚持冬奥筹办四大理念、从廉洁奥运、高效服务出发,对北京冬奥物流规划管理内涵进行了界定,对北京冬奥会的智慧物流平台、外包物流服务、安全应急、绿色回收、冬奥不同阶段组织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冬奥会物流规划管理创新策略。创新策略的研究为京张冬奥物流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有助于高效、智慧、安全、生态的北京冬奥会赛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奥运遗产成为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重点领域。2015年北京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办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运用文献研究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奥运遗产研究概况、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奥运遗产概念内涵及作用进行分析认为,冬奥会遗产研究有待深入。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遗产的学术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为中国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建议;探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向其他冬奥会举办地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遗产的学术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理清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的作用与价值;扩大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研究对象,扩充奥林匹克文化内涵;丰富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的研究内容。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遗产的学术研究的政治意义在于:彰显中国竞技体育实力,坚定"四个自信";展现中国发展成就,助力中外民间友好交往;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建设,助力中国经济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对2018年平昌冬奥会举办愿景、举办效应进行分析,并提炼举办效应特征,以期为我国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顺利举办作理论参考。2018年平昌冬奥会举办效应特征是:1)建设“代替森林”,对平昌新建冬奥会场馆进行“绿色建筑”认证;2)促进朝韩和解与世界和平;3)从精神层面到物质层面传播韩国传统文化;4)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得到启示:1)以“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2022年北京冬奥会效益;2)坚持和平与发展理念,将中国塑造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3)以多种形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融合;4)发展体育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7.
《奥林匹克 2020议程:奥运会新规范》(下文简称《新规范》)是当前国际奥委会系列改革的前沿指导文件,对 2022年北京冬奥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文章对《新规范》进行了文本解析,归纳了《新规范》的 5个改革关键点:降低办奥成本、优化遗产举措、促进组织善治、提升品牌影响、改善服务水平。 鉴于当前北京冬奥会的筹办进展与现实需求,探讨北京冬奥会后续系列工作对改革关键点的践行策略: 规划场馆后续运营、能源消耗与资金利用的行动方案;不断完善遗产发展方案,确保遗产与城市协调发展;促进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参与,提升赛事治理能力;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制定本土文化教育战略;围绕服务体系的核心领域,不断提升赛事水准。  相似文献   

18.
体育和音乐,是人类社会中独特而又极具魅力的文化现象,二者共生共进、相互依托。2019年8月8日,在张家口举办了2019年度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音乐作品征集活动的启动仪式。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明确了奥林匹克会歌、奥运会主题歌、奥运会歌曲的概念;分析和讨论了奥运会主题歌的特点与文化内涵,探讨了北京冬奥会主题曲创作的基本构想和要求,以及对北京冬奥会主题曲做一个展望。期望为正在创作北京冬奥会主题曲和音乐作品的人们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也可以为北京冬奥会主题曲和冬奥会歌曲的遴选提供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9.
如何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国家形象危机,成为当前我国亟需解决的现实政治问题。2022年北京冬奥会作为后疫情时代我国最大规模的主场外交活动之一,成为助推中国国家形象化危为机的重要机遇。依据国家形象形成与变迁的相关理论,分析疫情背景下冬奥会与国家形象塑造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认为:影响北京冬奥会塑造国家形象的主要因素可归结为本源性、主观性和中介性3类;3类影响因素的组合变化,构成冬奥会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外社会环境;不同社会环境状态下冬奥会提升国家形象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有所不同。为有的放矢地推动冬奥会塑造国家形象,应该从国家高度进行主动战略规划;把握冬奥会主场外交优势,充分展现多元国家形象;优化传播体系;加强智库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