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明朱权的《琼林雅韵》,成书于洪武三十一年,记录了元明之际,当北方话语音发生重大演变时,江南方言的实际语音情况,也是第一部南曲韵书。它为研究江南方言,特别是吴方言语音在近古时期的发展变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据《琼林雅韵·序》,此书是据卓氏《中州韵》改订。《中州韵》一书,据赵荫棠先生考订,原名《中州乐府音韵类编》,又叫《北腔韵类》,为元燕山人氏卓从之所撰。比较一  相似文献   

2.
古汉语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切韵》、《广韵》都是这么归的。自金国在北京建都以后,国势日强,宋王朝迁都杭州,偏安一隅。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移向北京。元、明、清三代都在北京建都,汉语的发展必然形成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趋势。元周德清在总结元曲的韵律的基础上写出了《中原音韵》,明确地指出了汉语声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已经变成近代汉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了。其分化的规律是:清声母的平声字归入阴平,浊声母的平声字归入阳平;清声母的上声字仍为上声,浊声母的上声字归到去声里去了。入声的韵尾-b-d-g脱落,按声母的清浊和韵母的不同情况分别归入阴、阳、上、去四声,形成了汉语的新的的声调系统。到了今天现代汉语,这个系统已经相当的稳定了。  相似文献   

3.
文白异读作为汉语历时方言中特有的一类语言现象,在反映北京话时音的一些重要韵书中多有保留,比如《中原音韵》《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李氏音鉴》等.清初韵书《音韵清浊鉴》为大兴人氏王祚祯所编,其成书受《中原音韵》影响较大,韵谱中入作三声的类别里也保留了不少文白异读词.《音韵清浊鉴》作为北音系韵书之一种,所保留的这些文白异读...  相似文献   

4.
中古的入声字。在《中原音韵》(以下简称《中原》)里已经全部收入阴声部内。其中有部分入声字在《中原》里同时收在两个阴声韵类。比如来自中古“屋烛”韵的部分字,《中原》既收入“鱼模”韵,又收入“尤候”韵。来自中古“药译觉”三韵的部  相似文献   

5.
兰茂《韵略易通》声调系统顺应中原汉语声调的历史发展主流,又记录了明代中期云南方言实际语音。平分阴阳,只是前清后浊,前阴后阳次序还不统一;受《洪武正韵》影响,入声独立存在,并配阳声韵,之后韵书则配阴声韵。兰书较好地保存了明代的实际语音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语音的历史变化和差异。  相似文献   

6.
长入说质疑     
王力先生根据中古去、入声字在上古的用韵现象、中古某些字的去、入两读现象及谐声字中的去、入谐声现象得出的上古有“长入”声调的提法值得质疑,理由是:一,根据中古去、入声字在《诗经》用韵和《说文》谐声等材料中的使用比数及入声与平、上声的关系看,长入说的论据并不充分。二、无论是《诗经》用韵还是《说文》谐声材料都表明去声与平、上声的关系要比与入声的关系密切得多,长入说只注重了去声与入声的关系,而没有正确对待去声与平、上声的关系。三、在汉语语音史中,相配的入声韵与阴声韵发展到入声韵消变为阴声韵时,两者对应的韵母中必有一部分不能完全相同;调类相承的同音音节,其韵母的发展结果一般也是相同的。而“长入韵”发展到中古消变为阴声韵后与其原所配阴声韵的中古音韵母一一相同,这说明它在上古不是入声韵而是阴声韵。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关中方言中,古入声字已经消失,其音节结构变得和阴声韵相同,其调值也发生了分化,多数字派入到阴平声和阳平声。根据古入声字在关中话里的分布特点,关中人辨识古入声字可从声韵调的特点、关中话与北京话的比较、否定法以及主谐字等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1 《洪武正韵》成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由乐韶凤等人奉敕编撰。全书十六卷。平上去三声各分二十二部,入声十部,共七十六部,根据刘文锦的考定,《正韵》共有声母三十一。对照三十六母,非敷混,知照混,彻穿混,澄床混(床母一部分又与禅混),泥娘混,共少五母。对于这样一部规模较大的官修韵书,在近代  相似文献   

9.
陈澧的今音学研究影响很大,其今音学研究的方法、结论主要体现在《切韵考》一书中.陈澧考证《广韵》反切的方法为“系联法”,通过对历代反切以及《广韵》反切的了解把握,确定了其研究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利于陈澧对声类、韵类的归纳分析,然而在《广韵》中,也还有很多与其原则方法相龃龉的情况.陈澧使用反切系联法将《广韵》切语上字分为40类,反切下字分为311类,得出既不同于中古36字母,又不同于平水韵206韵的声韵类系统,使人们对《广韵》的声韵类系统有了新的认识,对于进一步认识切韵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陈澧在《切韵考》一书中,也提出了许多关于音韵学及音韵研究的重要观点和看法,对于全面深入了解古代音韵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有大量的韵书,据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的韵书当是魏李登的《声类》和晋吕静的《韵集》。但是这两本书早已失传,其原书面貌不得知晓。隋朝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虽有盛誉,但是只剩唐写本《切韵》残卷。本文以《广韵》为依据,通过分析ɡ、k、h,z、c、s,j、q、x之间的变换,来解决声母的类隔切一部分问题,从而揭示这一类古今音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1.
《王三》是抄本文献,伪字累累,且有不少脱漏。而《王三》反切的校勘对考察陆法言原书、开展古汉语语音研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王三》反切的校勘分两步,一是根据《王三》本身反切、《王三》切语字形、音变规律、形义关系以及韵书、字书、韵图的语音材料确定小韵反切的讹误或脱漏,二是根据先贤时哲观点、形近原则以及韵书、字书、韵图的语音材料等改正错误的反切,补充脱漏的反切,尽可能恢复《王三》语音的本来面目,使其更好服务于汉语语音史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丁邦新《与中原音韵相关的几种方言现象》一文认为与影喻对立的疑绝对是极少数的例外,是周氏方言的偶尔流露,中原无η-,这一说法欠妥。本文指出对立的疑并不是例外,这种对立与周氏方言无关;周德清不但未将自己的方言搀入中原音韵,反而把它当作正语的对象,周氏著述《正语作词起例》的目的之一是为操非中原之音特别是江西的作家、习作者、演员创作与演唱元曲提供语言规范、矫正方音;周氏的“音韵无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和“然乎吸言语之间有入声之别”两句话,指的不是同一个语音系统。  相似文献   

13.
《广韵》是北宋早期的一部声韵与训诂并重的韵书,它是在隋代《切韵》的基础上增修而成的。现在《广韵》共收字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个,其中保留了三千八百七十五个反切小韵,对研究古今语音变化和审定古典作品正确读音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重点对《广韵》里零声母与m声母的反切之字的收集与整理,归纳出零声母与m声母的变化规律,为今人阅读古书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4.
闽南话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作为清末的闽南方言韵书——《渡江书十五音》保留了多少古音的面貌呢?本文对书中各韵及其韵字进行了穷尽式研究,并将它的韵母系统与古汉语韵母系统进行比较研究,力图展示前者音韵面貌并探究两者之源流关系,为闽南方言韵书研究者提供一定的研究资料。笔者研究的结果认为,《渡江书十五音》韵母与古汉语韵母有比较整齐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金代的大型字书在我国古代字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转折作用,然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一直相对薄弱。《新修玉篇》的发现和影印发行为这方面研究提供了新鲜而丰富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新修玉篇》收字来源广泛,除照收《类玉篇海》所收之字外,又增收了《广集韵》、《省韵》、《切韵》、《广韵》等韵书所收之字,其广泛搜集诸家篇韵,增加了大量的又音和训释。从收字、注音、释义、引证等方面对其编纂体例进行阐释和分析,为研究金代大型字书的编纂情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唐代长安话有五个声调,其特点:阴平调低平;阳平调低升;上声调高平,音长短;去声调次高平,音长长;入声调为促调,有[-p]、[-t]、[-k]三种韵尾。《切韵序》“秦陇则去声为入”是指因部分去声字在六世纪末的秦方音中还未完全消失[-t]尾而产生的局部相似现象,到八世纪“去声为入”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唐长安话声调间的差异表现在音高、音长两方面,音高和音长共同起着区别声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文学流派,其中一部分是以总集命名的,如花间词派、西昆派、江湖诗派。而《花间集》《西昆酬唱集》和《江湖集》,正好代表了文学流派与总集的三种关系。就总集编者是否有意开创流派而言,江湖诗派界于花间派和西昆派之间:花间派的盟主、谱系和风格,基本上是由总集编者和后世的研究者根据实际的状况概括出来的;西昆派的盟主、谱系和风格,基本上是由西昆作家自己确立的;而江湖诗派的情形则既不同于花间派,也不同于西昆派。  相似文献   

18.
认为《颜氏家训·音辞篇》有我国最早的有关音韵发展史的论述,利于考证当时的一些韵书,考证《切韵》的成书原因及音系,也为后人考证隋代以前各地方言的语音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9.
原本《玉篇》部分抄本残卷中的书证、例证之于传世文献典籍的整理、校读具有重要价值。根据原本《玉篇》残卷所引《尔雅》这条书证材料,并以《名义》《玉篇》《切韵》《广韵》等传世字书、韵书为佐证,结合汉字俗写变异规律,考证出传世本《尔雅》“静也”条之“谥”即“”字之误。同时,在考辨传世本《尔雅》“静也”条之“谥”这一讹文的过程中,利用原本《玉篇》残卷引用《尔雅》的书证材料,校补了传世本《尔雅》的两处脱文。此种研究路径也可进一步佐证版本校勘在文献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12):73+71-73,71
通海女子洞经之源可追溯到元明清时代,据史料记载,元代儒家礼乐在通海兴起,明初江南子弟的西征和北方军队的南下带来的南曲北调以及永乐至宣德年间《大洞仙经》的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