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论体育新闻价值与价值实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体育新闻的价值研究是体育新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新闻价值决定着体育新闻的内容构成与发展方向,是体育新闻传播过程实现的基本要素。所谓体育新闻价值,即体育运动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及其满足社会需要的总和。体育新闻价值表现为五大价值要素,即即时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与趣味性。其价值实现则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大众的需要和兴趣;体育新闻报道的质量;抓好体育新闻的采编和传播环节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媒体伦敦奥运会报道总体情况为研究对象,从新闻价值要素入手,分析了我国体育新闻价值新取向的表现形式、社会基础及对体育新闻发展的重要性,从体育的独特性出发,拓展和补充了体育新闻价值传统五要素。  相似文献   

3.
当今,网络体育新闻深受受众欢迎,但同时,在网络媒体体育新闻传播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如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人文关怀缺失等媒体职业道德失范现象,这些对网络体育新闻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该文归纳了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并对网络体育新闻报道过程中的职业道德缺失现象进行了举例浅析和反思,力求对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4.
负面体育新闻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永恒的题材,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在重大突发性、负面体育事件中新闻媒体应如何实施新闻传播?体育新闻记者应承担什么样的职业使命?如何报道负面体育新闻才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产生的积极的社会效应,已成为各种媒体的硬件报道任务之一。笔者拟从体育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探讨负面体育新闻报道的策略,提出了正确报道负面体育新闻的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传媒"大竞技体育传播"之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数学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媒体传播内容进行跟踪研究,发现我国传媒大量报道与竞技体育相关的新闻信息,存在着“大竞技体育传播”的倾向。为促进我国媒体体育传播的健康发展,在新形式下把握好发展方向,从竞技体育新闻特征、发展水平及受众、传者的角度对“大竞技体育传播”倾向的成因、产生的影响、带来的弊端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随着媒介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亦需要作出调整和改变。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在分析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的基础上,与美国体育传播传播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各高校体育新闻传播学学科特色不鲜明;各高校体育新闻传播专业模块式的课程结构与融媒体时代的全方位传播不符,呈现明显的滞后性;经由网络平台的资讯创作能力相关课程没有得到有效体现;体育类课程的设置相对单一,且大多不是以兴趣为着落点,学生选择空间有限;通识课程所涉及的面相对较窄,无法满足融媒体时代社会对体育新闻传播专业复合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论体育新闻的娱乐化趋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大背景下 ,体育新闻的娱乐化既是全球媒介娱乐化趋势的表现 ,同时又是体育新闻自身得以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体育新闻娱乐化趋势制约着体育新闻内容的选择和制作方式的改变 ,体育新闻娱乐化应以传播体育文化为宗旨 ,坚持社会效益第一 ,避免庸俗化。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时代体育新闻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数字化和市场化趋势的推动下,当代体育新闻在其性质、传播的速度、信息渠道、信息采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报道深度、报道限制、传播技术、内容和功能等很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探讨数字化时代体育新闻媒体和体育新闻工作者所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为整个体育新闻业,尤其是对于体育新闻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阶段性发展和研究方法运用的变化,认为主要可分为:80年代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起点与经验总结型的研究方法;90年代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展开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2000年以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扩展与传播学研究方法的运用,同时提出了改善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现已成为体育新闻传播的最为重要的媒介之一。体育新闻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互联网时代体育新闻传播具有传播信息多元化、传播时间自由化、传播过程互动化、传播形式全通道、与传统媒体进行广泛合作的特点,并表现出蝴蝶效应和群体极化倾向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体育新闻若干现象的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献资料法,对美国体育新闻若干现象进行分析,揭示了美国体育新产质:为追求发行量和收视率的提高而带来的经济利益,美国媒体过分强调体育新闻的娱乐性,忽视新闻的严肃性和舆论监督功能,有意溻淆报道和报道之是的界限,通过降低道德水准和牺牲媒体的教育功能来制造竞技场上的英雄,可以认为,这些现象正在损害着体育新闻,使得美国体育新闻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新闻报道的意味、体育事实的编辑加工过程、体育事实的恒久性、体育新闻报道的阶段性、体育新闻报道的立场问题进行了阐释,提出了研究体育新闻必须澄清的一个质性问题,即体育新闻与体育事实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中国体育虚假新闻产生的核心理由,即无意识的扭曲事实和有意识的捏造事实,最后简述了中国体育虚假新闻产生的其它理由。  相似文献   

13.
以新闻传媒理论为研究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结合中国国情以及近年来体育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对体育新闻报道的基本属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新闻报道具有政治、信息双重性、社会性、休闲娱乐性和商业性等基本属性。建议:体育传媒机构和体育新闻记者应该正确分析、把握体育新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基本属性,使体育新闻能够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文本分析、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基于奥运新闻传播的观察分析出我国当前体育新闻传播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传播理念:从"受众中心"向"用户驱动";传播内容:由"赛场聚焦"到"泛奥关注";传播手段:从"单兵传播"到"全息传播";新闻叙事:从"现象新闻"到"数据传播";运行理念:由"新闻主义"到"品效合一".这些特征的演变对体育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更加宽厚深广的专业知识能力,全息立体的技术应用能力,大数据调查分析呈现能力,综合的项目管理能力等.而反观目前的体育新闻传播教育供给侧存在培养目标设定的时代感不强,专业课程"增量"设置,融合欠缺,教学策略实施的实践性不足等问题,无法很好的适应和满足行业对于体育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需求.介于此,提出了体育新闻传播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思路,在教育理念上:宽厚基础,思维融合,从"新闻本位"向"产品理念"转变;课程改革上,打造"进退均衡"、"融合有效"、"数据融入"的本体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上,实施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协同,大力推进实践教学落实;同时不断的强化师资团队的现代性建设.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法,在综合阐述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基础上,较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体育新闻发言人制度发展现状: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定位认识不清",官员意识"较浓;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新闻发布制度;体育新闻发布的专业人才匮乏;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应法律的制约和监督。提出了完善我国体育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面对体育传播研究中的新问题,体育新闻传播教育中的新挑战,来自16个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媒体的21位专家学者于2019年11月在成都体育学院召开了第五届国际体育传播会议。论文将围绕会议的"中国体育新闻传播行业新格局""互联网时代的历史记忆与体育文化""奥运传播与营销的变革与发展""媒介融合下的体育新闻伦理、冲突与新趋势""体育新闻传播教育与体育传播职业化"五个主题进行综述,以与大家共飨会议思想盛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以其方便灵活、快捷高效、实时互动、聚合人气、传播力强、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舆论焦点等独特优势,影响力、知名度、使用量与日俱增,不仅赢得了社会公众的青睐,更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在微博成为新闻传播"主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假微博新闻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微博新闻传播的公信力。本文从微博及微博新闻的内涵和特征入手,对假微博新闻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体育新闻传播态势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我国体育新闻传播态势进行了探讨,娱乐化、大足球化、技术性偏误增多是我国体育新闻转播的主要态势,掌握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的态势,以便使媒介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推动体育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美国高校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高校体育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历史不久,但依托其体育传媒市场的发达与新闻传播教育的成熟,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课程设置体系.通过对美国高校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以期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新闻教育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利用新闻传播的影响力构建地方高校的形象是事半功倍的选择.但是,传媒的“新闻框架”影响着高校的预期新闻传播,媒体对高校负面信息报道的累积形成了社会公众的“刻板成见”,要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地方高校对内要利用媒体资源,建立高效的新闻传播体系、加强特色报道;对外要与大众媒体建立良好的新闻报道沟通合作机制,使二者的关系常态化,以提高公众对地方高校的认可度,使新闻传播成为地方高校良好形象构建的助推器和强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