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燕赵成语是指与燕赵地域或燕赵文化相联系的成语。好气任侠的燕赵文化精神赋予燕赵成语鲜明的文化特征——雄浑刚健的侠义气质。燕赵成语展现的侠义精神与当代社会的正义精神具有内在关联性。侠义精神中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与伸张正义的勇气、意志可以作为合成元素,整合到当代社会正义精神中来。  相似文献   

2.
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侠义文化。这突出的表现在影视作品方面,就像美国的西部片一样,在我国形成了武侠电影这一特色的类型片。在这一我国特有的类型片中,很多的影视作品习惯于运用“刀剑”来抒写我国的侠义精神,展现特有的武侠文化,这也几乎是这种类型片的一种情结。文章正是旨在解读“刀剑”的文化内涵和制度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侠义精神有着相当丰富的内涵,它与法治并非不兼容,侠义精神中的见义勇为、重诺守信等内容在今天的法治语境下,仍然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法治与侠义精神在当下的中国是能够辩证统一的。有必要从侠义精神一类的传统文化中吸取优秀的成分,以更好的推进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侠义精神的演进历程进行了纵向、系统的梳理,指出侠义精神具有重义轻生、万死不辞,重友轻利、两肋插刀,诚实守信、一诺千金,谨慎谦卑、与世无争,舍己为人、意气任侠等精神特质,借以彰显侠义精神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5.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文学著作。它涉及到的侠义精神体现为 :坚持正义、反抗强暴、效死报恩、排难解纷、贵义薄利等。这些思想对后世的文人和文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从"孝悌"、传承、文武双修、"侠义"等武德伦理观及"蔡李佛"拳传授观,修炼之"法"与"术"诸方面对陈享武学思想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陈享作为"继古开今"的一代宗师,其武学思想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与"儒、释、道"思想的融合,具有历史的必然性。陈享的武学思想对审视传统武术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善传统南拳文化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武术的技击技术入手,以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物质追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武术文化所包含的精神文化进行分析,发现:“由技入道”、“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最高精神文化追求,习武者对于传统武术文化的不断追求与宣扬,形成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精神文化特质,即:以“自强不息”为终身教化的刚毅精神;在习武过程中所形成的“侠义精神”;传统哲学环境影响下对“天人合一”的终极追求,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精神特质的突出表现.在当下喧哗不已的表层文化争论不休时,以传统武术文化的物质追求来深入地剖析传统武术文化的精神特质,对今后中国传统武术精神的继承与弘扬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摘 要:研究武术教育和文化传承,研究国民良好性格的塑造不能不对尚武精神及其培养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运用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方法对尚武精神及其培养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针对尚武与尚武精神涵义的理解目前尚存在分歧;尚武精神与侠义精神不同;尚武精神属于武德的内容,更属于习武之人的职业道德;用见义勇为精神解释尚武精神的涵义是比较具体而恰当的;现阶段尚武精神的培养既具有重要性又具有必要性;尚武精神的培养应该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由余事到主导:建安文人立言价值观的演进历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安是"人的觉醒"时期,为此立德、立功成为建安文人价值追求的主导,立言仅为建安文人的余事。但由于建安文人普遍都存在着一种"志不果"、"道不行"的缺憾与苦闷,故立言成为他们补救现实缺失的途径。经过他们的创作实践,立言终于在其价值观中由余事走上主导,杨修的《答临淄侯笺》与曹丕的《典论·论文》则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完成。  相似文献   

10.
一般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文人的隐逸是受老在思想的招引:说老于首发其端,提出了“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在个人修养方面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至虚极,守静笃。”“多言数穷,不如守电”“富贵而骄,自通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随德经》)而庄子将这种思想发挥到了更高层次,提出“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儒以沫,不若相志于江湖”的主张,并以此奠定了隐逸思想的哲学基础。我同意中国古代文人的隐逸原因与老…  相似文献   

11.
张嫣格 《美育学刊》2020,11(1):107-111
在新的文化语境下,作家、艺术家以中国艺术精神为参照系,在文艺创作中探索中国艺术人格的精神建构。在中西文化的对峙中,中国艺术人格立足于传统文人精神,着眼于和谐社会,强调主体审美自觉,追求人格的价值尺度,使中国人格美学思想既具有现实关怀又充满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蒙古民族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这些贡献的动力来源于一种民族精神 ,就是强悍进取精神、尚勇善战精神和包容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支持下 ,蒙古民族曾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进步 ,同时也激励着本民族薪火相传 ,奋发不息。  相似文献   

13.
民国武侠小说对中华武术的弘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传统武术以一种英雄侠义精神为思想内核,民国武侠小说既是时代剧变之际的英雄想像,对弘扬这种精神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是人都有梦,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去实现它。写小说和读小说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有人说,武侠小说是成人的童话。金庸的武侠小说圆了自己的梦,也给中国读者一个美好的梦,一个区别于严酷、琐碎的现实世界的五彩缤纷的梦。  相似文献   

15.
元杂剧中的英雄形象大致有历史英雄、草莽英雄与侠义英雄三种类型。这些英雄形象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大义之勇”、“至爱之仁”和“忠信之义”,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艺术作品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民间从自身的观念出发对伦理道德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在分析了我国20世纪体育的发展后,论述了21世纪中国体育发展的构想,提出:认清国情,量力而行;加快深化改革步伐,为中国体育的发展开辟道路;以灵活、快速、高效的方法和手段,实现全民体育和建设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在它的萌生、勃兴、鼎盛期,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从自身的需要出发,体验品味茶的芬芳,或为生活实用,或为怡情养性。它由文人雅士发掘升华,与儒道释三家思想相结合;又走向寻常巷陌,追求真善美的和谐,主张天地人的统一。在雅俗交融中贵和求真,这正是中国茶文化雅俗共赏的魅力,也是它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贬谪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唐宋时代文人遭遇贬谪的现象十分普遍,但贬谪文人在此期间的文学作品却是光彩照人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将仕途的不幸转化为文学精神的升华,把文学创作看成是他们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以此为动力而进行他们精神世界的定位与重建。  相似文献   

19.
时代精神是时代的本质和主流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是反映时代内在必然性的,并将长期对人们的思想、活动起主导作用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标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她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成为时代精神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弘扬时代精神的奋斗史,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民族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开拓进取,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和当今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邓小平、江泽民关于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加快发展的思想,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新时期时代精神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而奋斗的伟大实践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