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中苏关系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国际关系之一,对苏联体育的报道自然成为中国媒体国际体育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为主要方法,对冷战背景下《人民日报》的苏联体育报道进行了阶段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伴随着中苏关系从同盟加兄弟、到分裂与对抗、走向“正常化”的演变,《人民日报》的苏联体育报道也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在意识形态认同阶段(1949—1965),《人民日报》苏联体育报道侧重报道苏联体育事业发展、苏中体育交流、苏联参与国际赛事、苏联运动员创造世界纪录,并从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理想三方面积极建构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在意识形态斗争阶段(1966—1980),《人民日报》苏联体育报道侧重报道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在体育领域的“勾结”、苏联在国际体坛的霸权行径、世界各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等,以达到批判苏联“修正主义”路线、“霸权主义”政策的目的;在意识形态淡化阶段(1981~1991),《人民日报》苏联体育报道侧重报道苏联参与国际赛事、苏中体育交流、苏联打破世界纪录,呈现出尊重事实、客观报道、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分析和研究从1952年到1984年《人民日报》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结果发现报业媒体《人民日报》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的倾向性发展和变化,表现为亲苏反美、反苏反美、反苏亲美和以我为主4个阶段。从中得出:《人民日报》对奥运会的报道主要取决于中国对奥运会的态度变化,这其中政治方面的考量是其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认同理论、建构理论为依据,以《人民日报》女排"五连冠"报道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女排"五连冠"报道建构国家/民族认同的功能及其方式:《人民日报》不但建构了国人对国家的归属感,还建构了国人对国家的忠诚感和理想感,不但建构了对国家民族——"中华民族"的认同,还建构了对以"顽强"、"拼搏"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认同。这种建构是时代的产物,既具有合理性,也具有局限性,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内容研究,分析媒体对大型媒体事件报道方式的改变及新的报道特点.通过构建<人民日报(海外版)>相关报道的国家形象图谱和分析国内媒体如何提高中国的国家认同的研究表明:我国媒体在奥运报道中改变了过分强调金牌的报道模式和"宣传式"的报道方式,更加注重对奥运精神、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以人为本、以受众为本的报道方式.从而塑造中国积极进步、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加深受众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媒介框架理论对英国《卫报》(网络版)南非世界杯报道特征进行了研究,呈现出以下特征:在议程设置上注重客观性和全球化;在报道方式表现出了较强的专业性;在表现形式上注重"草根新闻"的应用、球迷互动社区的呈现,凸显"网络性"。从中得到以下启示:"议程设置"框架上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专业性不足、边缘性过度;在表现形式框架上"网络性、互动性"严重缺位;报道方式框架上要注重塑造"报格",打造"专业性"。  相似文献   

6.
KBS电视台一频道早九点"体育新闻"及SBS电视台"今日体育"栏目和综合类报纸《朝鲜日报》、《一个民族》及体育类报纸《日刊体育》、《体育世界》等韩国体育媒体有关"2006年德国足球世界杯"(以下简称"世界杯")和"2006韩国足球职业联盟锦标赛"(以下简称"锦标赛")的消息中除摄影、图表之外达2 814篇之多,而围绕这些报道的分析、比较结果之一是消息数量方面"世界杯"明显多于"锦标赛"、消息类型方面"世界杯"和"锦标赛"大多属于柔性消息类型、消息论调方面"世界杯"和"锦标赛"均表露出相似论调、取材对象方面"世界杯"和"锦标赛"属无取材对象报道占最大一部分;分析、比较结果之二是依据Iyengar(1993)的新闻结构"世界杯"和"锦标赛"消息中属故事中心性结构和主题及故事中心性结构报道占多数、依据Valkenburg和Semeko(2000)的新闻结构"世界杯"和"锦标赛"消息中属兴趣结构、责任结构、对决结构的报道居多数、依据ChyiMcCombs(2004)的空间性结构"世界杯"和"锦标赛"消息中属个体性结构和群体性结构的报道占绝对多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1978—1996年的五家报纸:《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中国体育报》的体育信息传播的体裁变化情况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力求全面认识我国报纸体育新闻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文章认为,我国新时期报纸体育信息的报道已经形成了以消息为主,通讯、特写为辅,并以新闻图片为特色形式的多种体裁并举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以国内外极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报纸《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为对象媒体,以两者关于中国武术报道的内容为研究文本,利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中国武术历史文化、中国武术整体认知以及中国武术现代发展 3个范畴。研究发现,《纽约时报》与《中国日报》中关于中国武术的报道,其相同点在于:都对中国武术文化、中国武术认知、中国武术现代发展进行了报道,且呈现的都是正面基调,凸显的是中国武术客观、正面的形象;不同点在于:《中国日报》对于中国武术报道更为全面,而《纽约时报》则仅关注较受欢迎的拳种及其文化和太极拳科学研究。中美报纸对中国武术形象表征的共同点是由于中国武术与海外受众之间存在“意义共享空间”,而不同点是由于受自身文化心理影响而导致的结果呈现。  相似文献   

9.
以《纽约时报》这一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新闻杂志对中国的报道为素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分析其报道中的附加语,揭示《纽约时报》关于中国报道的态度。通过分析发现:《纽约时报》在对中国的报道中存在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不负责的歪曲。  相似文献   

10.
文本:文件的某种本子(多就文字、措辞而言),也指某种文件。 解读:①阅读解释。②分析;研究。③理解,体会。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文本”和“解读”的解释,我们不难想象,“文本解读”是一件很需要耐心和静心的事情。这个行为在于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即通过自己的经验去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藏文版和汉文版2010年—2013年每年3月份的涉藏报道进行研究。通过对藏汉文版涉藏报道内容的分析,探索《人民日报》双语传播语境下涉藏报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张抗抗的小说《情爱画廊》以新颖的题材和独特的叙述方式讲诉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其中的图像叙事是一大亮点。从图像叙事来分析小说中文本图像与叙事。界定文本图像的概念,对小说中文本图像进行分类概括。通过分析文本图像与叙事,从另一个角度更好地解读张抗抗的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13.
残奥会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同时也致力于传播新的残疾观念、促进残疾人的社会融入。而媒介作为传播残奥会的重要载体,它对残奥会的新闻话语建构影响了公众对残疾人群体的认知。因此本文以1984年到2018年《人民日报》对夏季和冬季残奥会的报道为研究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其新闻话语的建构和演变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探讨新闻话语背后的不同残疾模式。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对残奥会的报道经历了"伤残""残疾"和"残健融合"三个不同的新闻话语阶段,这些新闻话语受到"残疾人慈善模式""残疾人医学模式""残疾人社会模式"等不同残疾模式的影响。从联合国和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最新议程来看,在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的报道中,需要结合不同的残疾模式以及通过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的社会目标建构更加多元的新闻话语,以便建立一个更加文明和平等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足球世界杯有超越球戏乃至体育的诸多理由,它已演化为全球性的新型节日,成为一种风靡世界的新风俗。世界杯有超强的聚会功能。中国人的世界杯情结具有独立性。融入世界的心态让中国人萌生了打进世界杯决赛圈的信念,类似的信念超越了世俗性的利益唯上范畴,演进至信仰体系。中国一直有踢球者少看球者多的现象,评球人呈现出集群模式。中国的评球人更像是有共同信仰的群体,其评球的共同目的是期盼中国足球进入世界杯,而世界杯为中国观众带来的是狂欢世界的另类理想。足球在中国的传播也遇到了异化的风险。世界杯在中国很难成为一种完全的世俗文化,这也是足球在中国这样的道德至上国家发展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5.
从SARS新闻报道看《人民日报》之媒介真实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RS危机的传播对中国造成了严重影响,媒介的报道迅速减弱了危机带来的恐慌,主流媒体SARS危机的报道成为社会稳定,秩序安好的重要媒介,其建构的媒介真实主流化的意义迅速获得了人们的认同。研究目的旨在了解《人民日报》对于SARS危机报道所呈现的社会建构,分析媒体是如何报道SARS危机的,研究其所构建的媒介真实意象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汤亭亭在《中国佬》中以家史想像的创作方式误读了传统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刻画了吃苦耐劳的华裔祖先形象,追溯了华裔祖先早年来到美国的奋斗史;在《孙行者》中,她又以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美猴王形象为基础塑造了一个融中西方文化基因于一体的华裔形象,借助这一人物传达了她对华裔美国人民族身份的思考。这两则误读都传达了作家对华裔美国人的民族身份认同问题的思考。具体解读小说中两则中西文化误读,深入探讨汤亭亭如何回应主流社会对于华裔美国人民族身份的争议,又是如何在文本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建构了华裔美国人的民族身份认同想象。  相似文献   

17.
尽管《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的报道数量、报道题材、议题内容、情感倾向、消息来源等方面均呈现出较多的差异项目,但两报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塑形方面,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起到积极的作用:《人民日报》强调新生代农民工与政府宏观政策的关系,而《南方都市报》则更关注农民工自身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封面故事是新闻周刊的标志性栏目,也是最能凸显深度报道水准的纸质媒介载体之一。本文以《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为例,解读其叙事方式,分析了深度报道叙事模式构建的途径,即用事实成就深度、用逻辑建构深度、用视野驾驭深度。  相似文献   

19.
申办世界杯对中国有着多重意义:1)促进中国足球的发展;2)重塑中国足球的形象;3)带动体育产业繁荣,刺激经济发展;4)有利于体育强国的构建。中国和南非相比占有的优势条件如下:1)政府的大力支持;2)充裕的体育场馆;3)上座率、收视率有保证;4)成熟的安保组织和设施。南非世界杯的成功举办给中国带来了多重启示,具体如下:1)扫除"固疾":提高足球水平;2)刺激经济:加速经济发展;3)反面教材:那些中途"夭折"欧洲强队;4)发展趋势:足球回归技术+战术流;5);亚洲展望:从稚嫩走向成熟;6)老生常谈:变革需从基础抓起。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法,从《人民日报》1990年"亚运会专版"与2010年"亚运特刊"比较分析入手,探析近20年前后我国亚运报道视角以奥林匹克观发生历史演变的路径。研究表明,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和我国竞技体育实力的增强,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我国官方纸媒亚运报道经历了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呈现出的政治图景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时的多元体育文化图景,从报道体裁的多样化到以体育评论和深度报道为主,从以关注我国优势夺金项目到重视对冷门项目以及非奥项目的报道,反映出近20年前后我国媒介对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