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崇文、丰台、西城、燕山、海淀等区社区居民及其相关社区教育机构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首都市民终身学习的社会现状,探索出了首都市民终身学习的基本规律,提出提供首都市民终身学习支持服务的有关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社区教育实效是指社区教育实施者以促进社区居民的发展与社区发展为目标,运用教育、文化、科技等资源,面向社区全体居民开展各类社区教育活动,并使其富有实际效果。由于人们对社区教育的认识模糊,政府对社区教育不够重视,社区教育办学机构力量薄弱,以及社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够强,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经费来源紧缺,资源与师资配置欠缺,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低。应强化终身学习理念,加速社区教育的立法,扩大筹资渠道,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以提高社区教育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3.
社区教育可以提高全体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促进社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教育能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建设良好的社区环境,促使居民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区教育正在逐渐成为世界性的主导教育思潮。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对于促进我国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提高国民素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立学习化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因特网向宽带、高速、广域、多媒体方向迅速发展及其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为社区民众提供一个打破时空限制的,基于网络的公共学习环境成为可能。社区网络学习室,是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以各种信息设施为支持,以教育资源和软件为基础,以实现社区信息化教育和管理为目的,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应用服务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本文提出了城域社区网络学习室的概念及初步建设构想,并讨论了其资源种类、资源属性及资源共享平衡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社区文化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文化与政治、经济、环境健康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人文环境的过程。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社区居民,核心是社区参与。社区居民和单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参加社区管理、服务、文体等各项活动,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保证。可以说,居民的态度和参与程度,决定着社区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6.
参与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通过对无锡市Y街道社区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发现社区文化建设参与存在认定悖论,社区文化建设者与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成效和参与度的认定截然相反。社区共同体精神缺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居民参与能力不高、政府与社会互信互动有限是社区文化建设低度参与困境的成因。通过重塑社区共同体精神,完善社区文化管理体制,激发居民参与及自组织能力,强化社区民主与信息公开,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社区文化建设体系,有利于破解低度参与困境。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村社区教育正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因受地域和经济的制约,农村社区教育在信息资源整合、职业技术培训、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基层电大作为地区终身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在教学环境、师资力量、学历教育、网络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等方面都具备了参与农村社区教育的条件。基层电大要挖掘当地农村居民学习需求,探索和研究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发挥电大的优势,办好农村社区教育。  相似文献   

8.
社区文化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我国社会文化的子元素。当前社区文化存在科学理论研究滞后、共享价值观尚未形成、社区居民人际交往淡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受到社区居民多元化、社会环境、社会组织滞后等因素的影响。要解决社区文化建设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居民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9.
布朗族传统社区具有构建新时期文化环境的现实基础,其中就包含布朗族文化中的"和"文化成分。我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布朗族传统社区进行精神成果总和的构建,就必须积极挖掘传统文化中,尤其是本土现实文化中的和谐文化,善用"和"文化以构建社区"和"文化环境,为人才的精神创造活动提供和谐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美国社区学院是美国学习化社会建设中的具有影响力的举措。它以社区居民服务为中心,具有教学管理灵活、教育资源开放、课程选择个性化等特点,使其成为社区教育需求与供给的对接平台以及提升人力资本的支持系统,同时又是终身学习文化的引领者,充分发挥了其在学习化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基于问题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网络环境下的PBL与传统PBL相比,主要优点有:网络环境下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问题情境;网络环境利于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网络环境便于学生学习交流;网络环境使学习群体扩大并且思维水平得到了超越;网络环境利于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探索实验证明,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行动研究的过程及结构进行反思,得出以下结论: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比较受学生欢迎;网络环境下的PBL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驾驭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通过行动研究,验证了在网络环境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开展PBL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终身学习理念拓展了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与外延,也为大学参与社区服务工作提供了全新路径选择和发展视角.本文旨在研究在终身学习背景下,欧美大学如何履行其社会服务职能、准确定位及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的路径.基于欧美一些主要国家的实践做法,研究发现,在终身学习背景下,大学社区参与更加注重包容和尊重、信任与合作、沟通与交流,为社区发展和满足社区居民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的需求提供支撑条件和技术手段.大学通过整合社区资源、营造社区文化、社区教育课程和成果认证、创新社区学习形式等方式进行社区参与.通过研究欧美大学社区参与实践,对促进我国大学完善社区参与机制、满足我国居民终身学习需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常常会面临需求与供给不对应、互动交流空泛、缺少成就体验与归属感等问题。为此,北京开放大学结合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开放大学的办学理念,为在线学习者提供以教学实践能力发展为主线,构建混合式课程规划、学习制度与质量保障。本文以自身参与规划并实施的一系列实践为基础,探讨为基层教师创设有益于教学实践能力发展学习社区的基本理念、方法与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在区文明办的指导下,石景山区成立了文明市民学校,总校设在社区学院,各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市民学校中心校,居委会成立了市民学校基层校,初步形成了以社区学院为龙头,以街道市民中心校为骨干,以居委会市民学校为基础的三级市民教育网络.十年来,市民学校蓬勃发展,教育功能不断延伸,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展,已从最初单一的社区文明教育载体逐渐发展成为目前集文明传播、科技和知识普及、思想道德教育、家长教育为一身的社区教育实体网络.市民学校根据社区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培训和学习活动,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满足居民学习需求,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文明素质.市民学校已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区的重要依托.然而,市民学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惑,这些问题和困惑势必会影响市民学校社区教育功能的发挥,从而不利于社区教育的发展和学习型城区建设.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和石景山建设首都CRD的目标对市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市民学校肩负着更加艰巨的任务的使命.因此,全面了解和把握市民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状况,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石景山区139所居委会层面的市民学校基层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深入了解石景山区市民学校现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办法,从而推动石景山区社区教育的发展,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学习型新城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社会表象理论关注整个系统中个体和群体对旅游的利益观、价值观、态度和解释,是人们关于旅游的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是认识旅游的工具。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意识薄弱、参与能力低下、参与广度深度不够的根源在于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旅游社会表象认知的缺失。要构建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旅游的社会表象,需要从社区、居民、企业、媒体、学者等多维度同时展开,每个维度的构建内容各有重点,但目标是一致的,即促成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旅游积极正向的社会表象,推进社区参与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加速和和谐社区建设的推进,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其中的薄弱环节——居民社区参与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西北地区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社区为个案,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该社区居民民主参与的现状、基层居民民主参与存在的问题、影响居民意愿与行为的原因,以及加强居民参与的途径、构建和谐社区文化主题下社区参与制度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是集社区居民文化生产、消费的互动场域,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载体。一般来说,青年社会组织具有文化先进性与开放包容性的特点,并且更具改革和创新精神,是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激发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构是基层文化治理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一环。基于“大鱼营造”这一青年社会组织的具体案例,尝试在其经验中梳理出基层中青年参与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的内在动力与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在社区中的青年社会组织可以借助社区外部专业力量,建立起内部社区自组织协作网络,挖掘社区空间潜力,实现物理空间与网络社群的双重营造,激发出基层社区中青年参与文化生产与消费的意愿,从而构建完善的社区公共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市社区建设是我国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体育文化作为新型社区建设中的一部分,对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以及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从新型社区文化以及体育元素的概念出发,有助于厘清体育元素与新型社区文化间的关系,阐明体育元素的重要价值.研究认为:体育元素在新型社区的主要表现为宣传、倡导、展示、活动、体验、学习、警示等形式;新型社区体育元素具有服务性,同步性、顺应性的特点;体育元素具有提高居民身心健康、丰富社区文化内涵、塑造社区文化品牌以及营造良好社区环境的作用.最后,研究提出新型社区中体育元素植入的主要内容以及多样化途径,以期为更好的为新型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视角,研究提供信息、发现学习以及建构主义教学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构建外语学习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从媒体网络技术中学习知识和使用媒体网络技术学习知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观。在创造外语学习环境中,媒体网络技术是一种改变传统教学的契机,是一种认知工具,是一种交流平台,更是一种发现系统。  相似文献   

20.
开展社区教育是高职院校办学宗旨的体现,也是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良好选择。高职院校应以适合院校实际的模式,有计划、有步骤的选取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课程、为驻区企业开展"量身定制"式的人才培养等几条路径,开展满足社区需求的社区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