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竞技与体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竞技早于体育,但竞技性身体活动一旦具有体育意识,就触入体育,再也不能分开。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相对独立地发展高水平竞技,竞技与体育在管理体制上的裂痕,在20世纪50年代已初见端倪。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体育管理体制,如何认识竞技和体育的弄同,协调关系,以便在新时期调整日标,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体育作为抽象的概念,是人类的一种理性需求、自身发展的功利向往、抵御现代明给我们身体带来负面效应的积极方式。因此,体育就把几乎所有的竞技运动作为它的内容和手段。正因为如此,拿掉丰富多彩的竞技运动,体育就成为空壳;体育与竞技分家,在实践中不具有可行性。至于反对所谓“赖化”(recreation)体育,更是无异与风车作战,因为中国体育半个世纪以来极其缺乏的恰恰就是“娱乐”(recreation)。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与观察法,从竞技运动与竞技体育的概念、结构、功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竞技运动与竞技体育概念、结构与功能混淆的前提下,理清二者特征的差异,有利于人们从理论上探讨竞技运动的生存和发展,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内动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全球化和民族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探讨竞技运动的哲学内涵是体育哲学研究的重要范畴。长期以来,诸多以探讨“体育内涵”为主题的体育哲学研究,往往对体育所涵盖的竞技、休闲、锻炼、娱乐等领域不加区分,笼统地使用“体育”这一总概念进行统摄,使得研究成果缺乏具体而深刻的解释力。文章立足于尼采的身体哲学,结合其关于人性、权力意志、苦乐观、男性气概、审美与陶醉等的论述,聚焦于竞技运动这一主题,阐发了竞技运动的内涵及其教育学意义。认为:作为身体存在方式的竞技运动,彰显了权力意志的表达,是人性发展的内在需要;痛苦是权力意志的催化剂,同样也是运动竞技中的核心体验之一;男性气概是尼采倡导的身体德性,同时是竞技运动中的价值典范;身体之美是竞技运动中的美学核心,陶醉是竞技运动中的最高审美体验。尼采的身体哲学思想为我们深入探讨竞技运动的内涵这一体育哲学主题提供了新的路径和空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警察体育本质内涵及相关概念的剖析,阐释警察体育与警察竞技教育的相互关系,辨析警察体育同警察身体发展、体能锻炼行为、身体运动和其他教育的区别与联系。经过论证,指出当今中国警察体育的教育特性及警察体育活动的教育属性。  相似文献   

5.
论大众竞技运动与精英竞技运动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与竞技运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两者都有普及与提高的问题 ,精英竞技运动的发展不是建立在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基础之上的 ,其发展的基础是竞技运动在全社会的普及。传统的认识存在许多缺陷 ,导致在实践中产生很多偏差。讨论了大众竞技运动与精英竞技运动的异同 ,分析了西方国家管理与发展竞技运动的模式、中国发展竞技运动成功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说明了应如何理解所谓大众竞技运动与精英竞技运动协调发展的问题 ,最后从 5个方面探讨了大众竞技运动与精英竞技运动协调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6.
价值是人类活动中追求的根本目标,人类进行的任何活动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竞技体育在人类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和价值目标中,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竞技体育作为体育大系统中突出的、典型的表现形式,追求的是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相结合的价值理想。从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对价值的认识和维度层面进行探讨,理清竞技体育价值和价值体系的概念。竞技体育价值的内容就是人们开展和发展竞技体育运动指导思想、目标、价值取向、价值评价等。竞技体育的核心价值,是在竞技体育运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在竞技体育价值体系中占据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决定竞技体育运动发展方向的核心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7.
以西方美学理论为视角,对竞技体育的审美属性及其审美价值展开“史论结合”式的研究.依照竞技之美呈现的不同形式,将其分为美的属性与崇高属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竞技体育特点分别对这两种审美属性加以辨析与整合:美的属性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主体外在的身体层面,反映在竞技体育主体及其参与者情感之中展现为一种“美感”;崇高属性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主体内在的精神层面,反映在竞技体育主体及其参与者情感之中展现为一种“崇高感”.美感主要体现为由人类感性层面所掌控的一般性美学特征,而崇高感则主要体现为由人类理性层面所掌控的超越于美感之上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和竞技运动的本质及相互关系的分析,对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说明竞技运动教材化符合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思想,论述了竞技运动作为体育手段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实施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关于竞技体育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和从事竞技体育的对象、目的的不同 ,对竞技体育进行分类 ,提出纯竞技体育和亚竞技体育的概念。根据二者的联系和特点 ,指出纯竞技体育与亚竞技体育并存是推进我国现代竞技运动发展、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必然趋势 ,提出发展不同竞技体育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就当前人们对身体运动、体育运动与竞技运动的模糊认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所提出的新的视角和方法, 对认识身体运动和界定体育运动与竞技运动, 对人们遵循体育与竞技规律行事,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原生态"价值取向与高校体育的"善本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最高教育机构,也是文化发展的中心,引领文化是高校的重要功能.以"原生态"价值取向"再造"民族传统体育,是高校体育的责任,也是高校体育的优势,体现着高校引领文化的应有之义.由于民族"原生态"体育具有自然性、内生性、地方性、民间性、永恒性等基本特性,是我国高校体育"再造"的"善本"资源,当代高校体育的再造不宜模式化,迅速模式化之后带来的后果必然是文化多元的泯灭,文化生命力的消失."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再造应重在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创新,而创新至少应当循着两种发展思路与方向:一个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融入更多的现代科技与人文理念,反映体育运动和体育科学的复杂性;另一个则是以原生态的赤子之心,还原生态的赤子之体.如果将这两种思路与方向融为一体, "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善本再造",将促使我国高校体育呈现中西体育文化珠联璧合局面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从衍生出的“运动化群落”概念出发,以“运动之乡”为典型代表群落,揭示出“运动化群落”存在的深层意义与价值。在运动化发展的多元化、民族化和市场化需要的特殊时期,探索“运动化群落”概念衍生的意义及期发展变化的规律,分析“运动化群落”有序发展的影响因素,对我国运动化的民族性与可持续性发展都起着方向上的引导与理论参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应当“大众体育优先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质内涵是要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强调“体育为人人”,满足参与本人的健身、娱乐、社会交往等多种需要。新世纪发展中国体育的战略举措应是“大众体育优先发展”,并应从完善大众体育的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合理有效的全民健身运作机制、同卫生工作紧密结合、构建绿色体育明等四个方面入手加快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2002年6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体育人类学》的问世给予中国体育理论界许多期待。但该书存在硬伤,使之难以成为体育人类学研究的一部力作,集中表现在结构失衡、内容雷同和观点模糊。  相似文献   

15.
江苏建设"体育强省"是新时期南京体育学院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南京体育学院必须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体育人才,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的历史人文资源,主动、积极地为建设体育强国、体育强省提供理论与科技支撑,并在这一进程中实现我们跻身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体育院校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6.
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区综合管理改革的大背景下,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急待创新。借鉴国外经验和国内文化事业改革经验,将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确定为准公共产品,引入民营化运营理论,构建以社区为核心的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推行政府购买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模式、培育社会体育组织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历经借鉴与初创、探索与推进、改革与创新三个阶段,从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到多专业、多学科交叉拓展,再到多主体、多领域协同融合进行探索实践。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在遵循融合发展基本逻辑的基础上,主动回应融合需求,多元拓展融合主体,不断充实融合要素,着力打造融合空间,并理顺激活融合机制。南京体育学院“三位一体”模式取得辉煌成绩,但仍需做大做强高等教育、做优做强竞技体育、做精做特科学研究,形成“双核双强”发展格局。高等体育院校要树立融合理念,深化政策引领,强化系统统筹,推进递进创新,完成“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所赋予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8.
关于2005年运动与体育国际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分析了联合国确定2005年为运动与体育国际年的原因和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们应该如何深入和正确地理解运动与体育国际年。研究认为,由于运动和体育特殊的功能,联合国在“体育与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确定2005年为运动与体育国际年,帮助联合国创造一个更健康、更稳定的世界,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其价值观念是体育促进发展,体育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体育是促进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目的之一,是继体育为祖国和全民健身这两种影响世界体育发展形态的价值观念之后出现的第三个重要的体育价值观念,将对21世纪世界体育运动乃至其它领域产生深远影响;《马克林根宣言》是“体育与发展”理念成长和确定2005年为运动与体育国际年过程中的里程碑,它以阿马蒂亚.森的发展观为其思想的源泉和实践的理论基础;体育是实质自由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是人的基本权利,它的存在根本无须给出理由,体育本身就是价值,无须借助别的事物来体现它的价值。2005年运动与体育国际年涉及到了21世纪体育发展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安全”体育问题,即可持续发展、兴奋剂问题、公平、尊重和人人参与以及道德行为等。  相似文献   

19.
论普通高校开展体育舞蹈课程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舞蹈在我国属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开展时间不久但发展迅速。研究在分析体育舞蹈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普通高校开展体育舞蹈对大学生身心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及体育舞蹈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旨在为体育舞蹈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日图书馆对馆藏文献的收集整理有较大的差异,其中最主要的不同在于采用了不同的图书分类体系.日本图书馆多数采用<日本十进分类法>(NDC),而中国图书馆多数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由于这两部分类法在分类体系上各具特点,造成日、中两国图书馆在文献收集整理上存在的明显差异.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讨论NDC与中图法的异同,以此揭示日本体育大学图书馆和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在文献整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