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环境刑法法益观主要包括人类中心法益观和生态中心法益观。人类中心法益观因“治理延迟”致使环境刑法处于被动地位,生态中心法益观因“见物不见人”致使环境刑法走向极端。我国环境刑法的完善应坚持新生态中心法益观的立场,扩大环境犯罪的罪名体系,重塑环境犯罪的入罪边界,优化环境犯罪的量刑规则。这既是风险社会中环境犯罪治理早期化的要求,也满足环境刑事司法修复规范完善的理论需求,更符合世界范围内生态法益独立保护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赔命价"制度是我国藏族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藏区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刑事案件的解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恢复性司法作为一种替代性犯罪处理方式,是以修复社会关系为目的的新型刑事司法模式,二者在基本理念和运行机制上都存在着契合,有着诸多的共通之处。合理地利用"赔命价"习惯法中的积极因素,是藏区刑事法治建设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性侵运动员的犯罪行为频发,成为国际社会聚焦的热点。以此审视我国运动员性法益的保护,虽有强奸罪、强制猥亵罪的刑事立法,却缺乏对该犯罪行为特殊性的深入思考,既不能在惩治犯罪人方面达到理想效果,亦不能在预防犯罪方面发挥良好功能。同时,司法中的“以纪代法”、针对性缺乏、未回应被害人需求等诸多问题,亦使该犯罪行为的刑事规制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该犯罪立法上应有针对性采用附属刑法进行修正,完善犯罪的特别预防与一般预防制度;司法上,积极回应被害人的诉求,努力克服刑事规制过程中的各种困境,让运动员的性法益得到全面而充分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现行环境刑法立法存在诸多问题,如:立法理念"重惩罚轻预防";调控范围未涵盖草原、湿地等重要的环境要素;对环境犯罪的反应太过被动滞后;罪名设置混乱不协调等。这在整体上不利于对环境犯罪的惩罚以及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治理。为有效惩治和预防环境犯罪,必须完善环境犯罪刑法立法:一是优化立法理念,把生态中心主义理念与人类中心主义理念置于同等地位并更加注重生态法益;二是采用广义的环境概念,把重要的草原、湿地等环境要素纳入调控范围;三是增设危险犯,以有效预防该类犯罪的发生;四是协调和统一罪名设置。  相似文献   

5.
英国判例法制度的本质特点在于判例作为法律渊源之一,对后案具有拘束力。鉴于此,我国不宜在刑事司法领域建立判例法制度,而是应恰当的发挥判例对刑事司法的能动和补充作用,注重刑事司法判例对刑法的解释功能以及对后案事实上的说服力和指导力。  相似文献   

6.
学界和实务届已经认识到:科学、合理的刑事政策是反犯罪斗争非常有效的手段。这一点对于税收犯罪也不例外。税收犯罪刑事政策的构建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层次。笔者先从纵向分析我国税收犯罪的刑事政策,得出基本政策有三(:1)防范为重(;2)宽大与严惩相结合;(3)专项打击为主,综合治理为辅。然后,再结合税收犯罪具体刑事政策从横向分析我国的税收立法政策和司法政策。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国税收犯罪刑事法网的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审判实践引发了于定罪中是否要考虑人格问题的讨论。厘清人格的概念,分辨人格与人身危险性以及主观恶性的界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从刑事立法以及司法的现实情况来看,在刑法中导入人格是必要的。作为发挥出罪功能的人格要素,应当归于犯罪主体要件,使平面化的犯罪主体要件鲜活起来,于定罪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电信诈骗犯罪的肆意泛滥与诈骗罪司法裁判标准的不一,引发了学界关于数额加重犯类型判断的思考,并相继形成了"量刑规则说"与"加重构成说"两种观点."量刑规则说"立足于德国刑事立法实践,认为诈骗罪中数额加重犯不存在未遂状态的观点并不可取,对"加重构成说"的指责也无法合理证立.对于诈骗罪中数额加重犯的刑事处断而言,"加重构成说...  相似文献   

9.
宽严相济作为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其现行适用标准却并不科学。虽然有不少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但迄今为止仍无人能提供一个合理、科学的新标准。为此,笔者以刑事司法人格化作为切入点,结合犯罪心理学对犯罪人的分类研究,在新的视域内对“宽严相济”的合理化、科学化进行了实证分析。从结果来看,对行为人是从“严”惩处还是从“宽”处理,应当取决行为人是具有危险人格还是因危险心结而犯罪。应该说,这一标准不仅更加合理、科学,同时也因为与刑事司法人格化的实践高度契合而更具操作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由于刑法的僵化性、消极性和刑事立法的滞后性,以及刑事政策的灵活性、动态性、开放性等内在属性和刑事政策是作为国家或执政党对犯罪做出的一种有组织的反应,那么,刑事政策对类似于"非典"这样非常时期的相关犯罪就具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兰迪 《职大学报》2011,(5):72-78
滥用职权罪属于渎职罪中的一种。在现代社会中,滥用职权罪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不仅会造成国家、社会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害,而且破坏国家机关形象,影响国家职权行使之效能。因此,世界各国、各地区均对滥用职权行为给予严惩。通过对滥用职权罪的犯罪构成进行比较,本文着力说明本罪在犯罪主体与犯罪客观方面两地的规定存在不同。大陆地区立法者有必要借鉴澳门地区立法,力图使滥用职权罪犯罪构成更加明确化,以实现处罚范围的妥适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从恢复性司法看我国刑事自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恢复性司法是当今世界各国正积极探索的一种新的刑事司法模式;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对现有的与恢复性司法程序最接近的刑事自诉制度进行改造,既能达到实现恢复性正义的目的,又能完善我国刑事自诉制度。  相似文献   

13.
犯罪论体系改造,是我国刑法学界近年来争论的热点。与大陆法系“三层次”犯罪论相比较,我国传统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确有改进和发展的必要。但是,“三层次”犯罪论体系的指导意义仅具有局部性和阶段性,并且它排除了“犯罪客体”要素,在司法实践中与中国的政治体制相悖。而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与中国刑事诉讼法中各诉讼环节的证据要求总体是相适应的,也与分案处理模式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随着犯罪形势的不断变化,确立于70年代的我国刑罚体系已逐渐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司法实践中凸显其不足。为建设和谐、法治的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发生,就必须重新构建我国的刑罚体系。在目前刑罚体系相对合理性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刑罚体系的优点,考虑我国的特殊国情,在科学合理的刑罚价值理念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刑罚种类,确保刑种彼此间的可分配性和可执行性,以此重新构建科学合理的刑罚体系。  相似文献   

15.
赵晶 《保定学院学报》2011,24(5):60-63,82
在征诸传统法文化以论证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正当性的研究中,存在一些对史料进行片面解读与过度诠释的情况:如未妥善解决中国古代的刑事与民事的区分问题,从而有混淆民事调解与刑事和解之嫌;又如过度诠释保辜制度,因为无论是从该制度见诸记载的最早文献出发,还是立足于作为传统法典代表的《唐律疏议》及吐鲁番出土文献所见的案例,皆无法推出保辜制度与刑事和解之间存在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16.
检察机关的刑事不起诉,对于节约司法资源、减轻人民法院审理压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不起诉行为的不当使用又会破坏法制、放纵犯罪,所以实践中对其进行制约是很有必要的。与国外较为成熟的不起诉制约机制相比较,我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不起诉制约机制,但不完善,特别是在人民法院的作用、被害人的自诉条件及不起诉善后事宜的处置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讯问告知是刑事诉讼中告知系列的一部分,讯问告知的完善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护及对侦查人员滥用权力的适当限制有着积极的作用。讯问告知的有关内容、程序及违反告知规定的法律后果都应该在刑事诉讼中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正处于腐败犯罪的高发期和多发期,为应对严重的腐败犯罪态势,应充分发挥刑事政策在预防和惩治腐败犯罪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此需构建防治腐败犯罪三层级的刑事政策体系,包括总刑事政策、基本刑事政策以及具体刑事政策.防治腐败犯罪的总刑事政策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主,防治腐败犯罪的基本刑事政策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而坚持腐败行为的适度犯罪化以及“抓大放小”则属于防治腐败犯罪具体刑事政策中的重要内容.为构建科学的防治腐败犯罪刑事政策体系,更好地实现预防与惩治腐败犯罪的目标,我国还需设立负责反腐败工作的专门机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时代普遍呈现出当事人刑事诉权扩张的现象。但是,当事人刑事诉权扩张又会同侦查权运作产生相互影响,必须实现它们二者彼此间的平衡协调。私人刑事调查作为古老的自我保护与私力救济重要手段,从这样一种制衡视角出发,进行法制化就具有着强烈的现实必要性。一方面,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能够使当事人刑事诉权扩张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另一方面,推行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还有助于侦查权运作维持在正常范围之中。  相似文献   

20.
行政权是国家权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对公民权利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对公民权利存在着巨大的威胁。通过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分析,提出建议修改我国的国家赔偿法,在赔偿范围上,不仅赔偿物质损失,也应赔偿精神损失,不仅赔偿直接损失,也应赔偿间接损失。尽快完善赔偿程序,最好能直接立一部行政赔偿程序法,以便进一步完善对行政权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