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媒体日益融入人们的学习生活之中。本文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论述了移动学习中人与媒介的关系,阐述了陷入困境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的现象,并运用一些理论来指导以寻求新的平衡;最后总结了人与媒介走向和谐的"互惠共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时下,媒介移动化冲击下的微时代已经来临。立足移动终端,以无边界、即时性和多元封闭为文化特征的融合传播生态构成了当下传播行为的集合,简言之,微时代就是移动传播的现象梳理。本研究将深入分析微时代影响大学生媒介接触和使用的因素,探讨创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规律性,着力构建赋权主义逻辑中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阐述了媒介素养教育在家庭开展的必要性、途径以及方法,强调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价值取向的分层化,阐释家庭“把关人”的产生,以及“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的确立,论证了儿童媒介接触习惯养成的方略。主张创设互动的媒介接触环境,培养儿童对媒介的批判思考能力,确立对媒介的批判意识,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及广大教师非常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和方向。随着现在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往的传统媒介,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正是利用新兴媒介自主学习最广泛的群体。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大一到大三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学生利用线上资料学习的现状,学生在现代媒介背景下自主学习遇到的困惑以及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方式等角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媒介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之一,是公民对大众传媒认识、利用、参与的素质与能力。合肥作为全国闻名的科教城市,合肥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对合肥8所大专院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析大学生的媒介认知和媒介参与状况,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已从理论研究进入实际实施阶段。起初笔者认为师资匮乏是制约媒介素养教育顺利融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的最大障碍。为此,笔者自2009年起赴全国各地开展了20次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训。然而,通过对参训教师、中小学校长及各级教育管理者的深入了解,笔者逐渐发现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定位、课程形态、教学目标、评价体系等宏观管理问题;学校如何选派师资,如何进行课程管理等中观问题;教师究竟要学习哪些知识,具备何种技能,如何学习,才能讲授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等微观问题,都必须得到解决,才能使媒介素养教育真正融入中小学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互联网和各种便携式智能终端为媒介的知识传播方式——移动学习正逐渐普及。移动学习具有不限制时间和地点学习的优点。目前,职业教育采用的工学结合模式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要在课堂与校内实训和企业实训基地转换、为教学的实施和管理带来困难,本文研究了目前职业教育,探索利用移动学习的方式对职业教育中的相关课程进行教学实施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对人施加影响。因此,我们不仅应关注教育的内容,还应关注教育媒介。本文探讨了教育媒介的发展变迁,着重评点信息时代的教育媒介,并反思信息时代背景下教育的根本仍在于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媒体的兴起与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互联网平台中海量多样的信息内容,在为人们的生活及学习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简要分析网络媒介及网络媒介公信力的内容,并论述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媒介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建设路径。通过本文的分析及研究,旨在促进大学生媒介信任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普及,我国媒介生态发生了结构性的深刻变革。传统报业受到严重冲击,持续低迷,处于行业性寒冬期。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络媒体新贵,党报要坚守新闻宣传主阵地,引导主流文化建设,就需要我们深度挖掘当前媒介环境下党报的独特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从媒介生态学的理论视角来探讨党报所处的媒介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可以论证只有党报能够成为顺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新型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11.
作为媒介事件的现代奥运会,在大众媒介的积极参与和策划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这种参与策划,不仅体现在奥运期间对体育赛事的报道中,也体现在前期的组织筹划以及赛后的宣传利用上。媒介在整个环节的引导,使奥运会在推动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国内外媒介素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分析了女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现代媒介对女大学生的影响,提出了提高女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摘要:体育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方式被大众媒介传播,成为现代人建构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与数据分析法探究我国受众接触媒介体育对中国文化认同的影响程度。基于4个城市的经验研究(N=4 914)发现:受众接触媒介体育中的中国文化内容能够在认知、情感、意向和行为4个层次上正向影响其中国文化认同。受众接触电视和书报类媒介体育类型中的中国文化内容能够预测其中国文化认同,与接触程度成正比;受众接触中国体育明星和民族传统体育类媒介体育形式中的中国文化内容也能够预测其中国文化认同,亦与接触程度成正比。我国受众接触媒介体育中的外国文化内容对其中国文化认同并没有产生负向影响,相反却呈现出正向关系。受众接触不同类型媒介体育中的有关外国文化内容较好的预测了其中国文化认同,但媒介形式的预测能力相对较弱。文章从受众的角度为该类议题提供了经验层面的结论,开辟了一种新的视角和理论分析领域。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众传媒的极大发展深深影响着未成年人的生活和学习,但是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媒介大环境较差,学校教育对未成年人媒介素养的重视不够,家庭教育也简单薄弱.在当前学校媒介素养教育落后,完善还需时日的情况下,加强媒介素养的家庭教育至少可以实现媒介素养短期目标,即提高青少年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家庭教育的具体措施有:限制时间,过滤内容;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变堵为疏,加强引导;拓宽渠道,探寻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与媒介关系中的竞争与控制、争议问题、社会影响、合作与共赢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对体育媒介中的国家观念,诸如国家主义、男权主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媒介再现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体育与媒介关系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提高学界对体育与媒介关系、媒介化体育等理论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媒介的权力及其异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媒介权力是新闻信息传播的基础和隐性的社会控制力量。在社会转型期,媒介生态及其同其他社会权力的矛盾运动,构成媒介权力异化的前提。对媒介权力的异化形态和发生机制的分析表明,在媒介与权力的博弈中,媒介权力主体的失控是导致媒介权力异化的根本原因。从制度层面加强宪政建设,优化社会控制,是防范和减少媒介权力异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地观察与研究分析,日本体育大众传播媒体,指出日本体育大众传播中的协作意识、秩序意识、地域意识、服务意识,对调解媒体与体育团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提高体育大众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媒介意识值得我国体育媒体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数字媒体的不断发展,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作者。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移动数字媒体的广泛应用,让人们能够把碎片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用于学习、娱乐、交流。漫画作为其中重要的一员,在这个新的时代,对创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阅读媒介的变化,漫画故事展开的节奏、长度,漫画形象的设计,是否与阅读者形成交互,都成为新的挑战。本文尝试论述移动数字媒体漫画创作的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摘要: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将媒介生态学理论系统地运用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方面的分析。基于当代人“媒介化生存”的社会现实以及传媒的文化影响,对媒介生态学介入相关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学理性分析,进而阐释了媒介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共生与互动关系,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媒介生态的构建策略。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失范,归根到底在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媒介生态的失衡,媒介体育的信息偏向与符号权利表达与体育文化传媒化、同质化现象互构同生,而媒介体育符号消费的市场逻辑导致的体育文化娱乐化和碎片化也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媒介生态的现实表征。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媒介生态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兼顾市场性与公益性,通过实施审慎的自由与文化保护策略,打造多样的文化传播形态与多元的媒介生态位,推动媒介文化传播的本土性与国际性有效契合。  相似文献   

20.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人类学的视角对大型体育赛事的仪式化传播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体育媒介仪式通过与媒体联接、即时传播、拓展外围文本等方式实现了媒介仪式语义的形成、主体文本的实现和仪式语境的建构;媒体通过先进的媒介技术实现了体育传播方式的变革,加速了传统仪式的世俗化,使体育媒介事件演变为一种分散状态下的现代仪式;体育媒介仪式就是大型体育赛事的仪式化展演,通过这个在当代社会具有典范意义的视窗,表达了体育媒介仪式之于人类社会的意义,传递并倡导着当代社会的公共价值观。研究为学界更深入地探究现代仪式变迁的理论动因与人类学内涵提供了新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