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电视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是一届成功的奥运会,这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对这起重大媒介事件,中国的电视媒体是如何报道的,有哪些经验与不足,是人们需要了解的。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前3届奥运会的电视传播进行了历史性的回顾。采用了现场观察、问卷调查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电视媒体在北京奥运会前期、期间和后期不同阶段的传播状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形成了对我国北京奥运会电视传播在传播目的、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相对完整的印象。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北京奥运会电视报道在范围、总时长和质量上超过了往届,得到国内外观众的认可;促进了中国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本土传媒人才的国际化发展;打破只关注本国选手的固有模式,突出了国际化视野;在本届奥运会电视传播工作中秉承了“服务媒体、引导媒体”的管理理念,为中国新闻宣传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体现出人本化情怀,关注人与奥运会的关系,对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应该看到,我国的奥运会电视传播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内容报道的创新性和深加工能力欠缺,节目形式雷同,媒介人士职业素养和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现代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及其营销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视转播权的销售为现代奥运会提供了一条解决奥运会财政危机的有效途径,其收入已经成为国际奥委会的主要经济支柱和奥运会组委会的重要经济来源。采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发展、分类、销售和收入的分配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奥运会电视转播权成功销售的经验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2008北京奥运会电视转播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体育文化和电视文化延伸出的体育精神与体育电视文化进行了阐述,揭示了奥运会的独特历史文化现象、奥运电视转播本土化与现代化、奥运电视转播所面临的问题,以供我国奥运会电视理论研究工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4.
2007体育电视国际论坛以前瞻性、权威性、互动性强的特点,密切关注2008年奥运会的电视转播计划,话题设置与全球体育电视产业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紧密联系,与当前奥运转播的实际运营情况紧密结合,成为独树一帜的国际级论坛。论坛中探讨了2008年奥运会的电视转播计划、韩国首尔奥运会的转播状况、展望了国际媒体对奥运转播的情况。以此实现体育产业的管理者、赛事的经营者、体育节目的制作者对当前奥运转播现状与趋势信息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5.
北京奥运会电视报道概况的解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电视报道概况进行了全景式研究。研究结果:我国观众对奥运会节目收视体现了全民性特征,精彩纷呈的赛事、令人叹为观止的开闭幕式、我国选手的优异表现以及零时差的节目播出时间,共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视热潮。2008北京奥运会转播时长、转播频道数量、收视规模、收视率、奥运会公共信号制作等诸多指标创造了我国电视报道历史新纪录,充分展示了我国电视体育传播的综合实力,将对我国新闻传播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电视转播权销售收入是现代奥运会的主要经济来源,国际奥委会通过立法明确电视转播权的所有权、逐步收回其销售权、不断调整受益各方的收入分配比例等实现了对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控制和管理,并采取分类销售、规范销售行为、区域垄断、捆绑销售、保障转播商的利益和免费向贫困国家或地区转播等策略使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价值得到了保持和提升。  相似文献   

7.
北京奥运会互联网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互联网传播概况进行了全景式研究。研究结果:北京奥运会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首届网络奥运会,央视网建立了世界上最宽广的奥运传播平台,覆盖中国95%以上新媒体用户,奥运会网络传播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奥运会期间,我国网民对奥运参与度高达86.1%,奥运类站点的访问量和页面流量都创了历史纪录。互联网主要接触时段与工作时间高度重合,而电视则成为休闲时间的主要接触媒介,互联网和电视形成了用户空间时间交叉换位、传播第一落点第二落点互补关系。本届奥运报道央视网不仅收获了流量和丰厚版权费,还形成与四大门户并驾齐驱的局面,成为奥运报道的大赢家。  相似文献   

8.
布尔迪厄有关电视体育的讨论是其体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作为符号的奥运会电视转播有独到的见解,这一经过加工处理的文本与真实的奥运会有一定的距离。电视与体育之间的结合被学者誉为“天作之合”,二者之间的神话关系导致体育的电视化生存和电视的体育化生存。在全球化背景下,电视体育跨文化传播和意识形态输出的特点日益显著。电视体育在新媒体的挑战面前保持自我修复和更新能力,因此依然被认为是多媒体和跨媒体文本中的经典介质。  相似文献   

9.
多家媒体联合报道奥运赛况的报道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运会可以说是竞技体育最高水平的竞技场,它将世界上不同种族、肤色、国籍、宗教信仰的参赛者融合在一起,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冲刺。而竞技场上的拼搏也吸引了众多奥运报道媒体之间的竞争,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在央视电视媒体独家拥有奥运会报道权的情况下,各省级电视媒体另辟蹊径,采用联合报道的新模式,成功地为观众奉上了另一种口味的奥运大餐。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奥运会电视转播模式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总结。通过对BOB的成立过程、性质和使命、职责、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分析,我们可以对BOB有个更深刻的了解。BOB为北京奥运会留下了重要的遗产:为我国电视转播事业培养大批人才;提高了我国电视转播的国际化水平;促进我国电视媒体的科技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雅典奥运会与釜山亚运会赛事收视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雅典奥运会赛事和釜山亚运会收视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大赛事期间体育节目收视率大幅上扬,妇女、儿童等非传统观众群体踊跃参与观赏活动,对两大赛事的观赏呈现"全民性"特征.两大赛事收视状况的区别:奥运会对体育节目收视率的拉动作用远远超过亚运会的拉动作用;釜山亚运会集锦类节目收视领先,雅典奥运会直播类项目收视领先.原因在于亚运会我国选手夺金点众多,亚运会金牌含金量也比不上奥运会金牌,电视观众不可能全都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因此集锦、快讯类节目成为收视焦点.奥运金牌得之不易,通过直播类节目目睹我国选手的"夺金时刻"成为观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对比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历届奥运会项目和全运会项目设置,定义了"新兴奥运项目"、"新兴奥运项目文化融合的含义及其显性特征"。从为这些新兴项目的文化融合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方案,如联合媒体加强宣传、适当开放现有场地、采用免费的方式吸引消费者、官方推动、明确体育社团性质及多办民间赛事等。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规划及后期的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奥运会主办国场馆建设及后期利用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问题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 ,分析了奥运会场馆建设规划及后期利用的一些问题 ,为我国举办 2 0 0 8年奥运会场 (馆 )建设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围绕着2008年奥运会与电视体育传播的核心主题,从内行说话与准确预测、应变思维与恰当表达、人际传播与人文关怀、巧妙设问与点睛评论等四个方面对当代电视体育传播视阈下的出镜记者素养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5.
奥运报道受众需求调查及对我国媒体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6座城市的2400名受众的奥运报道收视(收听、阅读)习惯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国内受众对奥运报道的需求特点。针对调查分析的结论,通过专家访谈和查阅文献,结合各类媒体的优劣势分析,文章提出了我国媒体如何根据受众需求特点做好2008年奥运报道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证现代奥运会在初始年代(1896-1936)的主要特征,是研究奥运会历史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整理,推演有闲阶级主导了当时的现代奥运会.这主要体现在:运作它的行为主体是有闲阶级,包括国际奥委会主席和国际奥委会委员;它是有闲阶级价值理念的载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业余精神、贵族式的礼仪、男权本性.在以上基础上,阐述奥运会所涉及到的不同群体对追求"快乐"的差异,既,有闲阶级从荣誉中寻求快乐,业余选手从竞技中追求快乐,现众从观赏比赛中感受快乐.此时,规模和影响力都有限的奥运会,对相关人员而言,它就是一个追求快乐的载体,这种快乐是闲淡、自然的,这种自然的快乐也是有闲阶级奥运会的真谛.同时也和我国传统的"悠闲"之义吻合,窥知这一点,兴许对北京的人文奥运有些许益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就城市电视台在北京奥运报道期间所面临的现状加以分析,指出其优势在于:1)土生土长深悉本地受众需要;2)精力集中,服务一方;3)本土媒体具有受众亲切感。其劣势在于:1)新闻源:央视垄断,一手资料匮乏;2)互动性:网络当先,互动欠缺;3)经济力:资金不足,难以承担大赛报道的高额支出。研究认为,城市电视台在奥运报道这场新闻大战中确保其一席之地,首先要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要以"平视"的角度看待自己:既不可妄自菲薄,又不可盲目而动。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奥运保险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奥运会存在的种种风险,指出了目前我国体育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北京奥运保险发展的建议,旨在使北京保险业走上专业化、国际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