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理论基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传统武术包含的民族性、哲学性、文化性等特点与“文化自信”的理论要求不谋而合。研究采用文献、对比等研究方法,对传统武术与文化自信加以研究,尝试通过研究传统武术的文化表征、分析武术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探索于武术现实应用层面的文化自信构建路径。得出发掘武术中的民族元素,创新性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文化,扩大武术在群众中的接受度和实践度;发挥传统武术的实践价值和体认价值,使其应用于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挖掘武术文化中人格道德建构的重要作用,以爱国主义为根基,以武术为推广手段,构建全社会的国家自豪意识三点武术应用于文化自信的具体实践策略,以期更快更好在新时期构建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国家自信、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摘要:为从历史角度寻求中华武术的当代发展之路,主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总纲,具体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民国时期张之江武术思想的主旨进行了历史的分析、具体的分析、发展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张之江的武术思想是在20世纪初无数仁人志士“拯救文化、拯救民族”的思想洪流中形成的;以强烈的爱国热情为精神支撑,由“强健身体,培育精神,拯救文化,复兴民族”组成的“强种救国”,是张之江武术思想的主旨,首先保存武术,其次发扬武术,是实现以上目标的主要举措;张之江武术思想的现实价值在于可以为解决当代青少年“阳刚之气不足”问题、优秀传统武术文化的无法有效传承问题提供参考,可以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文化学、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当代武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现实挑战和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的历史机遇,指出:作为文化符号的武术文化价值和作为文化资本的武术经济价值,是当代武术文化大众传播的价值定位;只有将武术文化与大众传媒、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建设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冲突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严峻的挑战,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面临外来文化的渗透和挤压,全球化也为中国学习国外体育文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以中国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立足当前文化全球化背景,通过对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冲突进行解析,提出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共生的建议,以实现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和谐发展,旨在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提出新的建议。研究认为:应正确处理武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中华武术要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坚持“和而不同”的武术文化发展战略,旨在为中华武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以形成中国武术大发展、大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5.
论中华武术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统一,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认同、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和利用。中华武术国际化是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化的需要。中华武术国际化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弘扬;竞技武术全球化是实现中国武术国际化的一种手段;要维系传统武术文化内核,又要超越传统武术文化;使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更适合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6.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功能,它不仅传达着一种文化,更传递着一种精神,而武化教育的实质就是倡导武术精神。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科研方法,围绕着武化教育的实质,以及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等方面展开论述,其目的是更加全面地了解武术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探讨其在时代背景下如何发挥其自身优势更好地服务当今社会。研究认为:武术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仅成为凝聚民族力量、彰显国家意志的利器,而且对于培养国民的尚武精神,唤醒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应该大力弘扬武术精神中所表达的“忠、义、信、勇”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提振民族精神,团结民众,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对于进一步唤醒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培养国民的尚武精神,更好地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摘要:社会的价值需求是文化存在的依据、发展的动力,当前“中国梦”对各种文化发展提出要求的同时也提供了发展的动力。传统武术作为中国文化一个重要分支,理应承担起一份责任,以自身价值功能助推“中国梦”,当然它也为处于茫然期的传统武术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动力。运用口述史方法和文献资料法对传统武术社会价值与“中国梦”的价值需求主要契合点、“中国梦”视域下传统武术社会价值实施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回归的传统武术是保护自身文化安全的基石,符合“中国梦”文化安全的要求;繁荣的传统武术是中国文化复兴的动力,符合“中国梦”文化复兴的要求;传统武术的多元价值功能能够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符合“中国梦”之“人民梦”的要求。要实现助推“中国梦”,首先,传统武术需要文化自醒,确立主流文化地位;其次,从传统武术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出发,做好传统武术发展的顶层设计;再次,从技术和理论两个层面入手,规范拳种及其内容体系;最后,彰显传统武术的文化、教育价值和健身功能,采用社会普及与精英传承、传播并行的模式。研究结论对传统武术助推“中国梦”及其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以西方体育准则为发展趋向的竞技武术,成为当代武术运动的主体,导致武术的功法练习被置于较低位置,而且越来越不重视。然而武术功法是武术的基础,没有了功法武术就失去了本质。如何保护传统武术功法和传统武术文化并使之能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是一个严肃沉重的话题。传承和发展传统武术功法迫在眉睫,需要用实际行动捍卫传统文化和传统武术的尊严。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精神血脉与文明财富,能够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与丰富的智力泉源。当代文化建设应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与作用,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通过文化自豪感的塑造促成民族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的9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了光明的前景。21世纪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它将成为影响世界发展走向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深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民族复兴积聚宏大的民众力量。  相似文献   

11.
困惑与征途:对21世纪中国传统武术发展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归纳法分析了中国传统武术面对的全球背景下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压抑、国内竞技武术的排挤及其生存内环境的恶化等诸多不利因素,提出传统武术要发展,需要在传承方式、人才后备培养、传播方式及科研力量等方面不断开拓,要与竞技武术和谐发展。理顺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的渠道,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技击性及多样性,实现良性循环,不断拓展传统武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空间,给21世纪的中国传统武术以科学的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12.
文化多元论视角下的中国武术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发展必须是以多元性与多样性的并存为前提的.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因此,武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民族精神,坚持民族个性.  相似文献   

13.
梁山是《水浒传》故事以及水浒文化的发源地和载体,汇聚了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的精华,传承了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光彩照人的一块瑰宝。梁山武术是梁山好汉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为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满足身心需求,经过不断提炼而形成的武术活动。梁山武术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研究梁山武术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武术文化,推动我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摘要:当前,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概念与关系问题已成为武术理论研究的焦点。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界定了竞技武术、传统武术、中国武术的概念,探讨了当代武术发展中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矛盾冲突与规避路径,以及二者的当代价值定位。研究认为,涵盖现代武术和传统武术两大内涵于一体的中国武术概念界定法存在缺陷,而“广义”与“狭义”的分别界定法较为妥当;竞技武术套路源自“舞”的表演属性而非“舞”的练功属性,竞技武术散打、竞技太极推手、功法运动源自传统武术中的练功方法,如此认识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关系,是规避二者存在矛盾和发展冲突的有效路径;竞技武术三个运动项目虽然源自于传统武术的打、练、演三项主体内容,但却算不上是对传统武术真正意义上的继承和发展。竞技武术应该坚定不移地走好体育化道路,发挥体育竞技的价值,传统武术则应该坚持“打练结合”的武技、武道修炼方式,发挥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现代化中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当前武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武术现代化,进而提出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现代化中的价值取向。指出: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时代性与民族性共存,人文精神的体现成为其适应现代化社会,进行价值选择的标准。这一标准的确立,有利于武术的现代化发展,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有利于武术传统文化造福于世界人民,丰富世界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武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发展似乎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竞技武术越来越多地注重表演效果,逐渐失去了武术技击的精华,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大众的关注。相比之下,传统武术以其技击性、文化性和健身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大众关注度,然而由于传统武术主要在民间发展,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使得传统武术在边缘化发展过程中鱼龙混杂,因此,传统武术的发展急需政府出手扶植,同时对内容庞杂的传统武术进行挖掘、整理,创造现代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融合发展,同台竞技的新时代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7.
探寻学校武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研究结论:学校武术的发展历程存在三个时期.从"强国强种"到振兴尚武精神的"活跃"期、从"高调入场"到"名存实亡"的"沉睡"期、从"重新捡拾"到"文化复兴"的苏醒期.通过对三个时期的解读发现学校武术的发展存在众多问题,主要以学校武术边缘化来体现.建议:学校武术发展战略紧随"文化复兴"的发展方向,打造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路径;应该紧抓"文化多样性"的时代潮流,孕育多姿的学校武术文化样式;应该紧握"制度管理"的策略,制定学校武术学科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从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采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历史学等方法对义和团武术活动的史学价值进行研究,旨在对义和团武术活动的价值进行客观、科学的审视和评判。研究结果如下:① 义和团武术活动的三重文化向度表现为:“动以卫国,甘愿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的民族精神和“降神附体、喝符念咒”封建迷信思想。②义和团武术活动的史学价值在于: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拳术、器械在民间的广泛传播,也促使人们对“武术”认识发生了改变。③义和团武术活动的当代启示在于:汲取经验,破除武术“神秘主义”面纱,促进武术科学化发展;牢铸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铸魂,涵养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摘要:在当代民族复兴进程中,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与自觉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强烈共识。与此同时,民族传统体育中“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为进一步理解并探索“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表征、动因、内在逻辑模式以及重建所需坚守的思想理念与可能的实现路径等问题,推进民族复兴进程中武术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讨论的细致与深化,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以及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当代“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与重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梳理国内外关于“文化传统”相关代表性论述,并对“武术文化传统”进行讨论的基础上,研究指出:尚武精神、武术门派、拜师仪式、民俗武术等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与再造,构成了当代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典型性表征;武术主体寻求身份认同与自我启蒙、经济诉求与表征再造、“想象的共同体”的建构是中国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重要动因;对武术文化传统符号的历时性借用与共时性置换构成了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内在逻辑模式。研究最后提出,民族复兴进程中武术文化传统的重建,应秉持自身的传统,抱持一种面向日常生活的动态传统观,避免犯历史虚无主义与复古主义的错误,走“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重建路径。  相似文献   

20.
欲知道中国民族精神的未来,要先考察一下文化之为何物,以及中国文化的特质,因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孕育于该民族的文化当中。在日趋全球化的今天,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文化,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途径,为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