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新时期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经济条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农村体育发展的经济条件,可以把握农村体育在现代社会中发展的度,避免农村体育发展脱离实际经济条件,造成农村体育发展的过与不及,同时也可为农村体育发展制订正确的政策提供理论与实际依据。从经济的3个方面,即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改革来分析经济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作用,为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制定正确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启示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以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回顾和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历史.认为建国以来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必须坚持党和政府对农村体育的主导作用;农村体育的发展必须以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前提;农村体育发展的重点在于体育组织网络的健全和体育骨干的培养;农村体育必须坚持多元化的体育价值观;农村体育必须坚持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必须坚持业余、自愿、多样、大中小型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相对落后的农村,节庆体育是我国广大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近年来,农村的节庆体育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节庆体育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不仅被农民乐于接受,而且还给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使节庆体育与农村经济有了可互动发展的双赢可能.探析节庆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对策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农村体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1世纪的中国经济已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已提出了“三集中”模式和“中心村”模式;农村体育工作也向社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发展农村体育,必须以经济为依托,建立农村体育实体,转轨后采用集聚吸纳的方式,投资体育实体,实现双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旅游产业将成为未来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农村体育: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   总被引:55,自引:4,他引:51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是未来中国体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我国群众体育的现状研究指出农村体育是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所在.并且就当前我国农村体育所涉及到的经济、社会、文化、人力资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我国发展农村体育以及群众体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社会环境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当前我国农村体育的社会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闲暇时间的增多、丰富的民间体育项目资源和自然活动场所资源形成了农村体育自身的发展优势;农村体育人口偏低、场馆不足、体育组织管理的滞后等问题则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劣势。新时期农村政治、经济、教育的不断发展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农民体育观念、城乡二元体制、尚未彻底的社会群体分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是农村体育发展所要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经济、文化、教育、政府等视角研究了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改革建议,进而寻求解决新时期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问题的对策,拓展新时期我国农村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关于农村体育的现实困境与发展出路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分析农村体育发展面临的社会问题,提出农村体育的发展出路: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配套农村体育组织;重视"老、少、弱、病、残",调整农村体育的工作重心;正视农村文化生活的多元化,创新农村体育的健身方式;服务农民,依靠农民,提高农村体育的社会地位;立足农村经济,依靠政府扶持,借助社会力量,改变农村体育的落后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体育理论界研究的热门课题,而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布在农村乡镇,体育由于受各方面情况的限制,长期处于落后的状况。其中经济欠发达的农村乡镇在我国还占相当比例,因而,研究探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乡镇体育发展问题就显得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落后地区农村体育的变化,指出新形势下落后地区农村体育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落后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出路: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雪炭工程";改善落后地区农村体育的设施;立足农村经济,依靠政府扶持,借助社会力量,改善落后地区农村体育的落后条件;提高农民的体育意识;调整落后地区农村体育的工作重心;创新农村体育的健身方式。  相似文献   

11.
人本经济学视角下的体育生活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从人本经济学的视角对体育生活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人类现有的生活方式与人类追求的身心健康的目标已经背道而驰,最终损害了人本身的发展;体育生活化倡导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符合人本经济学追求人的身心健全发展的根本目标;体育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节约人的生命成本,从而增强了人们积极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体育的生活化有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长寿,从而有助于实现以人类寿命的延长作为标志的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2.
注意力经济时代媒介奥运传播的方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是注意力经济的世纪,受众的注意力正日益成为媒介争夺的稀缺资源。2008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的盛会,同时也是媒介的"奥运会"。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媒介要在奥运传播的竞争中获得胜利,必须加强奥运传播的运作意识,笔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应用经济学原理及方法,对职业体育中的垄断、季票打折、竞争平衡、城市拥有运动团队的成本和收益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职业体育中存在着明显的垄断现象;(2)季票打折是付出的风险保险金;(3)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4)城市拥有运动团队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及收益都无法衡量。  相似文献   

14.
农村体育是中国群众体育工作的重点,更是中国群众体育工作的难点。然而,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条件落后,农村体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发展十分缓慢。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服务投入少、场地设施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结合客家体育运动项目建设农村社区体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学是民国时期中国农业经济学发展的重要一支,它的建立为近代不断破败的农村经济找到了正确的出路,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社会革命的理论基石。陈翰笙作为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学的先驱,他在民国时期进行了大量农村调查与研究,为此学科培养了一批人才,创建了正确的科学方法论与理论核心。  相似文献   

16.
以个案为例,从经济学的观点出发,分析在利益共享趋动下各方利益的平衡,探讨媒体主办体育赛事的相关动机和经济效益。在举办地区性体育赛事的同时,为媒体和运动队(员)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结果是双赢。  相似文献   

17.
章对1997——200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三年来立项数量和资助力度逐年上升,为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良好条件;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是历年来主要的立项项目。重点项目和自筹基金项目则相对偏少;地处北京的单位立项数为最多,占有较大的地理优势;大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经济学、少数民族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管理、体育概论、体育市场是历年来的研究热点,奥林匹克研究、体育社会学、体育信息学是近三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而西部体育、农村体育、体育法规、社区体育虽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立项数量较少,但确是国家体育关注重点方向之一,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仅靠政策、法规等正式制度所推行的现代体育在农村遇到了水土不服问题,相反,非正式制度在民俗体育活动发展、传承过程中则呈现出了应有的价值。为此,以诺思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就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耦合意义及其实现路径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最后提出:发展农村体育就必须要发现体育,更要挖掘体育,注重农村体育项目资源开发的多样化;发展农村体育,就必须要激活潜在权威,加大对农村体育带头人的发展和培育;发展农村体育就必须要重视民俗体育、现代体育的协调和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空间经济学正处在群雄纷起时期,研究角度不同、形式千差万别,以至于学者们难以在研究方法上达成共识,给初学者带来很大困惑,不利于学科研究的深入推进和推广。本文意在简化前期文献繁杂的理论推导过程,从中抽出一些能为学者们共同接受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规范其研究方法,促使其广泛深入地融入主流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基本研究范式是:设定收益递增和初始区域对称等前提,基于效用最大化和收益最大化原则,遵循产品多样化理论和垄断竞争理论,在D-S框架下运用"冰山"技术分析要素、产业和贸易的空间动态演化过程。空间经济学研究范式可向有空间维度的传统经济学、空间实证经济学、空间福利经济学三个方向拓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体育商品及体育市场内涵的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有关体育商品和体育市场的理论进行了综述,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对体育商品、体育市场的不同认识,并从体育商品概念的界定出发,分析体育市场体系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