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合成了5-(2-羟基苯基)-10,15,20-三(4-硝基苯基)钴卟啉配合物(HTNPPCoⅡ),利用FT-IR,UV-Vis,XPS进行了结构分析并应用于催化分子氧氧化环己烯反应.结果表明,在70℃时环己烯的转化率达到94%,转化数达到14500 mol/mol,对2-环己烯-1-酮(C=O)的选择性达到73%,并详细考察了反应时间对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气、液、固三相体系中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固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重点论述固载铑催化剂的制备,包括对不同催化剂载体的优选及不同催化剂制备条件的研究。用不同方法进行催化剂制备并考察其催化反应的性能,最终确定了合适的固载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3.
Seoane及其合作者近年来报道了两例新的Rh(III)催化的环加成反应:1)2-羟基苯乙烯与炔烃进行[5+2]环加成生成七元含氧杂环和2)2-异烯丙基苯酚和炔烃进行[3+2]环加成生成五元螺环.这两例反应使用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相同, 底物相似,但产物完全不同.本文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这两例反应的催化机理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以探究造成不同选择性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两反应均由O-H键断裂、C-H键活化、炔烃迁移插入及还原消除4步组成.在还原消除中,当空间位阻影响大于去芳香性影响时生成五元螺环产物;反之,则生成七元含氧杂环.还发现反应中C-H键活化的选择性是由C-H键活化及炔烃迁移插入过渡态中的环张力大小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Seoane及其合作者近年来报道了两例新的Rh(III)催化的环加成反应:1)2-羟基苯乙烯与炔烃进行[5+2]环加成生成七元含氧杂环和2)2-异烯丙基苯酚和炔烃进行[3+2]环加成生成五元螺环.这两例反应使用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相同,底物相似,但产物完全不同.本文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这两例反应的催化机理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以探究造成不同选择性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两反应均由O—H键断裂、C—H键活化、炔烃迁移插入及还原消除4步组成.在还原消除中,当空间位阻影响大于去芳香性影响时生成五元螺环产物;反之,则生成七元含氧杂环.还发现反应中C—H键活化的选择性是由C—H键活化及炔烃迁移插入过渡态中的环张力大小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自从1938年德国的R(?)len发现在可溶性的羰基钴配合物存在下烯烃可与一氧化碳和氢反应生成醛以来.人们不断地从实验和理论上探索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催化作用的机理,先后发现羰基铑、钯、镍、铁、铷、镱等配合物均对烯烃醛化反应、CO/H_2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对这种催化作用的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所谓嵌入反应就是指构成大多数催化循环组成部分的单个步骤,它包括以共价键键合于金属中心的配体与配位于同一金属的作用物分子的反应.为了讨论方便,本文把广义的嵌入反应又分成迁移反应和插入反应两种.其区别就在于原来位于轴上的配体反应后是否仍在轴位置上和反应过程中作用物分子是否插入到金属和配体之间.本文仅对CO嵌入反应加以讨论.1配体R为烷基的羰基嵌入反应1.1实验和机理方面1957年,Coffield等第一次研究了五羰基烷基锰与CO的加成反应:  相似文献   

6.
经改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可用作苯酚与甲醛缩合反应合成双酚F的催化剂。结果表明,负载AlCl3的大孔型低交联度阳离子交换树脂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在反应温度为75℃,苯酚/甲醛(摩尔比)为5:1,反应3小时的条件下,所得双酚F的收率可达80%以上。催化剂可重复使用3次以上,性能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Ribozyme     
Ribozyme一词是由T.Cech1982年创造的,是由ribonucliec acid(RNA)和enzyme复合而成,它是指本质为RNA(可含有蛋白质辅基)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物研.ri-bozyme作为有催化功能的一类物质,它与传统的生物催化剂——酶是有本质的区别的.首先,酶是蛋白质,而ribozyme是核酸或以核酸为主体的核蛋白体.其次,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它本身不作为底物,因而反应前后其性质和数量均不发生变七.而大多数rib-ozyme在催化反应的过程中既作为催化反应的催化剂,又是反应的底物,反应结束时它本身也不复存在.因而ribozyme的发现,是对传统的生物催化剂是蛋白质这一观念的有力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八十年代整个RNA研究领域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涤纶厂废涤纶丝(主要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正辛醇为原料,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了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将涤纶丝用浓氢氧化钠解聚后,用稀盐酸酸化至p H为6,经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与正辛醇合成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当涤纶丝用量为1.8g,正辛醇用量为0.026mol,催化剂用量2.6g时,控制温度在100~110℃,反应105分钟,酯化率可达66.7%。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近年来烯烃的氧化及环化反应研究的绿色化进展,主要包括烯烃的自由基环化、催化剂过氧化氢的催化氧化和环氧化、以及与一些物理技术结合下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对硝基苯磺酰基乙酸酯与芳香醛在六氢吡啶醋酸盐催化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α,β-不饱和砜,研究了催化剂对反应影响,发现DPA是最有效催化剂,可以替代六氢吡啶。在NaCl/DMSO/H2O体系中,缩合产物3b:2-(对硝基苯磺酰基)-3-苯丙烯酸乙酯在185℃反应,得到脱羧物4b.[4b:E-2-(对硝基)苯磺酰基苯乙烯]。用1HNMR确证了缩合产物构型为E。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4种不同取代基的1,3-双(芳基丁二烯基酮)丙烷类新型双共轭链衍生物,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实施了其在可见光诱导Ru(bipy)3Cl2催化条件下发生的[4+4]和[2+2]环加成反应,合成得到了4个四环并五环及4个八环并五环双酮取代化合物. 该结果为合成特殊八员环及四员环类药物分子和多共轭有机光电材料化合物,提供了很好的前体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结合6-31G(d,p)和6-311+G(d,p)基组,研究苯基取代的六元碳链双烯酮阴离子自由基的分子内环加成反应.探讨反应物分别通过[4+2]和[2+2]环加成反应生成六元环产物(i)和四元环产物(ii)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2个反应都是分步进行的,都先经过第1个过渡态得到中间体.然后从该中间体出发,反应(i)经过第2个过渡态得到六元环产物;反应(ii)经过另外一个过渡态得到四元环产物.计算表明反应(i)是主反应通道.  相似文献   

13.
利用传统固相烧结法制备功能介电陶瓷材料CaSrTiMnO6 (CSTM). 里瓦尔德精修结果表明,该陶瓷具有单钙钛矿结构,属于pnma空间群. 在CSTM陶瓷的介电谱图中,只出现了一个介电弛豫峰,本文利用混价结构机理和归一化键长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种现象. 在333~453 K的温度区间内,介电常数在低频下稳定地保持在4 000左右. 这种性质说明该陶瓷材料在高温低频下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烯丙基乙炔与乙烯基乙炔的亲电加成反应的探讨,阐明了对于亲电加成反应双键比三键有较大的活性。当两者可生成共轭体系时,应具有共轭二烯烃的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同步辐射光和反射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丙烯酸甲酯9.0~15.5 eV能量范围的真空紫外光电离和光解离.实验测量丙烯酸甲酯的光电离质谱和解离碎片离子m/e=86(C4H6O+2), 85(C4H5O+2), 59(C2H3O+2), 58(C3H6O+), 55(C3H3O+), 42(C3H+6), 31(CH3O+), 27(C2H+3), 和15(CH+3)的光电离效率曲线.并利用量子化学从头算(G3),计算碎片离子的能级,推测它们的解离通道.计算的电离能和出现势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结果表明,丙烯酸甲酯的光电离解离通道以单键断裂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16.
利用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的方法研究了甲基丁烯醇(C5H10O)在9.0~15.5eV的真空紫外光电离和光解离过程.通过测量光电离效率曲线,得到了C5H10O的电离能和主要碎片离子的出现势.通过对实验和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了母体离子可能的光电离解离机理.母体离子的解离通道可以分为2类:由C5H10O+直接发生键断裂的解离和经由过渡态的解离.确定了C4H+5 和C3H+5离子的过渡态和中间体,其反应势垒与实验解离能是符合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层状双氢氧化物(LDH)合成原理,提出了即时合成LDH处理染料废水的新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其基本原理是,在废水处理中,由于Mg2+、Al3+水解共沉淀形成LDH,阴离子染料优先进入LDH结构层间平衡结构电荷,从而使阴离子染料以LDH沉淀的形式被去除。这一原理已通过模拟废水实验和沉淀物结构分析证实。文章探讨了反应时间、pH值、Mg/Al比值、温度对染料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下,最佳pH值为9.0,反应时间为2小时,Mg/Al比值为3:1,对活性艳蓝染料的去除率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单链DNA连接酶可以连接单链DNA的性质将小片段DNA自连成环,随后利用phi29 DNA聚合酶进行恒温滚环复制,将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得到扩增后的小片段DNA.实验结果表明,单链DNA连接酶能有效地将30bp的小片段DNA自连成环,以phi29 DNA聚合酶扩增出大于10kb的DNA片段,产物经酶切后可进行第二轮扩增,并证明其成环方式为自成环.该方法能有效扩增小片段DNA.  相似文献   

19.
γ 丁烯酸内酯是一类具有重要潜在活性的化合物。发展了二价钯催化的 2,3 联烯酸和 (ω 1 ) 烯基卤化物的偶联关环反应。反应经过了二价钯催化的氧钯化 碳钯化,重复的去钯氢化 钯氢化及 β 脱卤钯化反应。同时还发展了两种联烯之间的二聚环化反应,两分子 2,3 联烯酸的反应生成二丁烯酸内酯,2,3 联烯酸与 1,2 联烯酮反应则生成呋喃基取代的γ 丁烯酸内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