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比较分析法,对中、日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中、日体育教学目标向着科学化、健康化、终身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体育教学内容越来越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的需要,体育教学评价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和个体评价,评价内容日益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运用比较分析法,对中、日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中、日体育教学目标向着科学化、健康化、终身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体育教学内容越来越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的需要,体育教学评价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和个体评价,评价内容日益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分析法,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体育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提出体育教学以运动技术教育为主线的教育向着强身育人教育、增强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终身体育的需要发展。体育教学评价内容日益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美是当代体育教学研究中的新领域,正在逐渐走进教育学者的研究视野。体育教学美是体育教师和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共同创造的审美元素和美感效应综合而成的意境。体育教学美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存在形态,而且蕴涵着深刻的意蕴。探寻体育教学美概念、形态及意蕴,体悟体育教学美的真谛,让体育教学美之花绽放在教育的百花园。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研究多元化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入手,以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两个视角为主,对多元化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价值和作用进行分析的同时,又对多元化评价主体、教学风格、内容以及方法这四方面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发现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元化评价,一方面可使体育教师明确主体地位、促进自身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可促使学生身心得到协调发展、激发其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而这也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论述美、日两国体育教学评价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体育教学评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按照新的教学大纲构建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依据现代教育理论,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提出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为目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制约体育教育教学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确立、定位是提高、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至关性的因素,如何确立,形成符合实际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日、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与我国现行的指导思想比较研究,试图建构适应我国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以便更加完善我国体育教学与发达国家体育教学同步发展,提高我国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美、德、日、中四国体育教学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美德日中四国体育教学论的研究现状进行比较与分析,发现现阶段四国体育教学论的研究特点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对体育目标、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评价、体育思想、教学模式等六个方面的研究特点进行比较,旨在为我国体育教学论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虽然各国在社会制度、社会要求和体育教学目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体育教学目标的发展则表现出共性,即体育教学目标的发展趋向于健康化、个性化和终身化.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中、美、日、俄的体育教学目标,并对各国的体育教学目标进行对比,旨在为新时期我国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课评估系统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评估将有助于促进学校端正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它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估就是要检查和评价高校体育的条件 ,状态和学生的体质情况 ,促进各级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实现高等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评估是对体育教育活动中事物或人物的价值判断 ,在教学评估内容上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文章以教育学、统计学和系统理论作为指导 ,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设计与研究。从而能够迅速、准确地对体育教学作出评定 ,为进一步在河南省高校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五年来国内中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中外学校体育比较献进行分析,综述了现阶段国内学校体育在学校体育目标、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评价四方面的比较研究现状及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状况,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建国60多年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始终在探索中前行,体育教学改革成为了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不断的改革与完善过程中,我国高校体育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思想与内容体系。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等指导思想的确立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指明了方向,不断创新与发展的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进一步完善了体育教学思想,成为了现代体育教学的中心内容,是我国现代高校体育教学能够实现培养具备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正进行着史无前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一改革热潮中,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对原有体育课程进一步深化的基础上,突出了健康教育的目标。其基本理念,对体育教学改革以极大的启示,使我们不得不对传统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评价、师资培养进行反思与重建,调整中小学体育教学,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体育改革,突出淡化体育教育专业中的竞技化教学倾向,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课程内容、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评价、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而我们普通高等教育体育教学专业所培养的目标主要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如何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实质,更好适应新课程改革方案,这对我们提高体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定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在对英国2013年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英国国家体育课程学习纲要的基本内容及特点进行了解读。结果表明:英国国家课程标准提高了核心科目的难度,突出了体育等基础科目的学习重点;继续扩大学校和教师自主权,并更加重视全纳性教育。体育课程学习纲要呈现出新特点,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逐步精简,传统优势项目呈现延续性;课程实施灵活性增大,学校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强调校本评价,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此外,英国国家课程标准的编写思路及倡导的相关理念,如全纳性教育及课程评价的反馈机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借鉴价值,体育课程学习纲要中对具有特殊需求的学生采用的等级评价对完善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体系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日高校体育教学的比较研究,找出两者的优缺点,旨在更新和科学化我国体育教育的理念,发展和完善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为我国高校体育走向健康和谐发展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8.
摘要: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分析并归纳出我国有效体育教学内涵包含:适宜的教材内容、有效的教学时间、降低教学管理时间、学生高比率的课堂参与时间、良好的师生互动和安全合理的教学环境等6个要素。在此基础上,介绍美国常用的10种体育教学系统观察法,就其类目、用途、特色、记录方式及数据处理方面加以分析。结论是CAFIAS、ORRPETB系统可用于了解师生是否有良好互动;PETAI、 PETCOS 、TEP系统可探求学生课堂参与时间,并可获取教师用于教学管理的时间;了解教学环境是否安全适宜可用FAP、OARS、ASUOI等观察系统; STOP系统可得出有效教学时间;CBRF系统则可作为教师自我评价或同行间互相评价。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体育学院现行专修通用《篮球》教材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的现实,如何恰当地把新成果充实到体育学院教材中去,使教材内容不断更新,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材体系,这是我国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我国体育学院篮球专修通用教材(现行教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生涯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生涯教育的概念引入,提出可结合两者之所长,将生涯体育教育融入我国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探讨生涯体育教学的实现方式,分析阻碍生涯体育在教学中应用的因素,提出在生涯体育教学实践中可供运用的诸多举措,包括:用生涯体育来转变传统体育观、转变教师教学中的绝对主体角色及运用生涯体育的理念合理配置体育课程等。研究表明学校的生涯体育教育在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协助个人体育能力终生发展、适应未来环境变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